第71章 年級前三,不會寫作文(求追讀)
書名: 剛準備高考,過氣頂流逆襲什么鬼作者名: 這是一朵云本章字數: 2334字更新時間: 2025-07-27 00:02:00
天色剛蒙蒙亮,古鎮便被一層清冷的薄霧籠罩。
濕漉漉的青石板路,倒映著黎明前那片深邃如海的藍色天光。
巷子里空無一人。
許琛和沈星苒一前一后地走著,空氣里只聽得見兩人輕微的腳步聲,以及壓在喉嚨里的呼吸聲。
高三學生的生物鐘,比瑞士鐘表還要精準。
即便是在假期,身體的記憶也會在固定的時間,將他們從溫暖的被窩里無情地拽出來。
兩人沒走多遠,就在鎮子口找到一家還掛著“營業中”牌子的青年旅社。
前臺小哥睡眼惺忪,頂著一頭亂發,在看到這兩個大清早跑來打印試卷的高中生時,眼神里瞬間充滿了敬畏、同情,以及一絲“學霸的世界我不懂”的迷茫。
“幫忙打印一下。”許琛將U盤遞了過去,語氣沉穩,“麻煩快點,趕時間。”
打印機發出規律的嗡鳴,一張張承載著知識與命運的試卷,被緩緩吐出。
油墨的香氣,在清晨微涼的空氣里彌漫開來。
兩人順路在街角買了熱氣騰騰的包子和豆漿,這才心滿意足地往回走。
等他們回到“云深小筑”時,院子里已經有了動靜。
路嫻起得最早。
她已經換上了一身干練的運動服,正在院子中央那片空地上,一絲不茍地做著拉伸。
晨光為她緊致而優美的身體線條鍍上了一層淡金色的輪廓,額頭上滲出的細密薄汗,在光下閃閃發亮。
整個人,像一株迎著朝陽生長的白楊,充滿了蓬勃的生命力。
孫佳和王浩也陸陸續續起了床,兩人頂著同款雞窩頭,睡眼惺忪地趴在桌上,對著院子里的花草發呆,靈魂顯然還沒完全回到身體里。
“吃早飯了。”
許琛將手里的袋子往桌上一放,食物的香氣瞬間成了喚醒靈魂的號角。
孫佳和王浩立刻活了過來,歡呼著撲向食物。
路嫻做完最后一組動作,擦了擦汗,也走了過來。
她拿起一個包子,面無表情地咬了一口,視線卻像躲避瘟疫一樣,固執地不與許琛交匯。
許琛敏銳地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
今天早上的路嫻,氣壓低得有些反常。
那張漂亮的臉上,像是籠罩了一層肉眼可見的寒霜,渾身都散發著“別惹老娘”的危險信號。
自己昨天……沒惹她吧?
許琛心里犯著嘀咕,但眼下不是深究的時候。
早飯過后,昨晚的提議被正式擺上了議程。
“今天,咱們來一場全真模擬。”
許琛將打印好的試卷分發下去,表情嚴肅得像個真正的監考老師。
“一天之內,考完語數外和理綜。所有科目,嚴格按照高考時間來,做不完就收卷。”
“啊?”
王浩的臉瞬間垮了下來,嘴里的包子都忘了咽。
“哥,不帶這么玩的吧?國慶節啊!一天考四門,這是人干的事嗎?”
孫佳也苦著臉,小聲附和:“這強度,比在學校還狠啊……”
“我覺得挺好。”沈星苒推了推眼鏡,語氣一如既往的平靜,“綜合檢測,才能最直觀地發現問題,查漏補缺。”
路嫻只是冷冷地瞥了許琛一眼,從他手里抽過那份文科試卷,丟下一句硬邦邦的“隨便”,便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許琛被她那一眼看得莫名其妙,摸了摸鼻子,決定暫時忽略這姑娘突如其來的壞脾氣。
他要全身心投入到即將到來的戰斗中。
上午八點半,模擬考正式開始。
院子里那張寬大的木桌,瞬間變成了沒有硝煙的戰場。
英語聽力那標準而清晰的播報聲,通過小小的藍牙音箱在院中響起,所有人都下意識地屏住了呼吸,神情專注。
筆尖劃過紙面的沙沙聲,成了這方小天地里唯一的主旋律。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氣氛緊張得仿佛凝固。
中午,許琛抽空訂了附近一家小飯館的外賣。
六菜一湯,味道乏善可陳,純粹是為了填飽肚子,補充能量。
大家扒拉著飯,幾乎沒什么交流,吃完便又立刻投入到下午的考試中。
一直鏖戰到下午五點,夕陽西斜。
“停筆!”
沈星苒清冷的聲音響起,她已經放下了筆,面前的理綜卷子答題區域被填得滿滿當當,字跡工整得如同印刷體。
其余幾人這才如蒙大赦,紛紛丟下筆,發出一片疲憊的哀嚎。
許琛也剛好寫完最后一個字。
他甩了甩有些酸脹的手腕,看著正準備拿紅筆核對答案的沈星苒,腦中靈光一閃。
“別自己改了,沒意思。”
他站起身,提議道,“咱們交換試卷,互相批改。這樣既能發現別人的問題,也能反思自己的思路,一舉兩得。”
這個提議立刻得到了所有人的贊同。
一番混亂的交換后,許琛如愿以償地拿到了沈星苒的全套試卷。
他首先拿起的是數學卷。
卷面整潔干凈得令人發指,每一道題的解題步驟都清晰明了,邏輯嚴謹,仿佛是一件精心雕琢的藝術品。
許琛拿著標準答案,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竟找不出任何一處可以扣分的地方。
一百五十分,滿分。
許琛心里贊嘆一聲,又拿起了理綜卷。
物理、化學,選擇題全對,大題的思路和過程也堪稱完美。
他抱著雞蛋里挑骨頭的精神,仔細地審查著每一個步驟,最終,也只在生物一道關于實驗設計的闡述題里,因為用詞不夠嚴謹,勉強扣掉了兩分。
二百九十八分。
數學加理綜,四百四十八分。
許琛拿著紅筆的手,在半空中頓住了。
他摸了摸下巴,在心里飛快地盤算著。
以七班的平均水平,語文和英語普遍在一百一十分左右。
沈星苒這種級別的學神,再怎么說,這兩門也不可能低于一百三十。
四百四十八,加上兩個一百三,那就是七百零八分!
這個分數,別說江南大學,就是燕北的王牌專業也可以上了。
可為什么她平時的總分,總是詭異地穩定在六百八到六百九這個區間?
別看690和700多之間就差10幾分,但這就是狀元和其他學生的差別。
許琛皺起眉頭,帶著強烈的好奇,翻開了她的語文試卷。
前面的基礎知識題,無論是字音字形,還是詩詞默寫,依舊是毫無懸念的滿分。
閱讀理解的答案也踩點精準,邏輯清晰。
問題出在了最后一道,也是分值最重的大題——作文。
當許琛看清楚作文題目和沈星苒的“大作”后,他的眉頭,深深地擰成了一個川字。
今年的作文材料,給的是一段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困境的描述,比如“打鐵花”、“剪窗花”等傳統手藝,正面臨著后繼無人的窘境。
題目的要求很明確,是讓考生就“如何更好地傳承與弘揚傳統文化”發表自己的看法。
立意很正,也很常規。
沈星苒擬的題目《論文化信息的有效傳遞與迭代》,看起來也沒什么大問題。
可當許琛看到正文的第一段時,他的表情,就從疑惑,變成了錯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