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武侯祠

轉眼五六天過去,陳昭后背已經徹底結痂,日常活動已經無礙。

踏入臘月就是年,臨近年關,民間各處社祭不斷,絕大部分都是去往城東的大慈寺上香供奉,祈禱來年風調雨順。

母親楊氏卻沒有讓陳昭去大慈寺,相比尋常人家祈求的風調雨順,楊氏更加關心陳昭的功名仕途,有一處地方更適合陳昭前往。

那便是位于成都南郊,即便在后世也是香火鼎盛的武侯祠。

說起來,陳昭的名字和這昭烈帝廟和武侯祠還頗有淵源,陳昭的“昭”取自昭烈帝“其德昭昭,其志烈烈”,而字“明遠”則是取自武侯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宋問之還沒有消息傳來,陳昭閑來無事,便遵從母命,帶著奴兒來到武侯祠拜祭。此時的武侯祠在漢昭烈帝廟西側,諸葛武侯像還未搬入昭烈帝廟之中。

無論是昭烈帝廟還是武侯祠,均是香火鼎盛,祭祀的人群絡繹不絕,其中儒生和官員占比最大,多是來祈求仕途突破或者科舉高中。

武侯祠毗鄰南郊集市,商販沿著種滿柏樹的道路將攤位直接從南市擺到了武侯祠外,好不容易出門的奴兒徹底放飛自我,拉著陳昭四處閑逛。

“昭哥兒,你快看,那里好多人圍著。”

順著奴兒所指方向走去,一群如陳昭一般身著儒生長衫的讀書人正在桌案前揮毫潑墨,賣弄著文采風流,其中數人,陳昭更是熟識。

只見已經寫好的詩文懸于一處,任由來往的儒士官員品鑒,以此在文壇中唱響聲名。

被奴兒拉著走到近前,陳昭瀏覽諸多作品,多的是氣勢恢宏,建功立業之作,文風磅礴,詞句工整,但通篇讀下來卻是乏味,并無驚世醒人之語。

這是唐朝文壇一直以來的風格,雖然有韓昌黎和柳子厚倡導的古文運動,強調文以明道,但還是充斥著大量駢文對仗,辭藻華麗,但卻內容空洞的作品。

原主陳昭便是深受古文運動的影響,強于經綸策問,但卻弱于華麗詞章。

陳昭本想低調地陪奴兒逛完,但他高大的體格在人群中極為顯眼,很快便被人認出。

“明遠,想不到在這里見到你,前些日子傳言你傷重垂危,我還感嘆我西川文壇痛失一位大才,如今見你康復如初,真是可喜可賀啊!”

“原來是你啊,德昭兄,想必這武侯祠前舉辦文會定然是你的注意吧。”

出聲之人乃成都縣縣令之子崔文璟,字德昭,與陳昭同為盧師門下,據傳其為清河崔氏遠支。

與后世的酒局舞會一樣,文會的參與者皆是期冀于一篇佳作,打出自己聲名,而文會的舉辦和倡導者,則是展現自己在文壇的號召力,以此突出自身地位。

在巴蜀文壇中,崔文璟不僅是成都府學生,更是成都府縣令之子,其出身更是清河崔氏,種種因素疊加,堪稱是成都文人的領軍人物,更是有望科舉正途,博一個進士出身。

“知我者明遠也,相請不如偶遇,明遠既然來了,不妨一同參加,留下墨寶如何?”

在府學中時,陳昭也曾多次參加崔文璟舉辦的文會,此時雖然已經從府學畢業,但日后若是在節度使幕府任職,少不了與崔文璟以及他爹打交道,此時便也不好駁了他的面子,略微沉吟后便答應了下來。

崔文璟鋪開一張上等的蜀地麻紙,親自給陳昭研磨,如此特殊的待遇讓眾人不由得對陳昭側目,加上陳昭如此年輕,個頭高大相貌俊朗,連帶著人群中的諸多女眷明眸秋波暗遞,惹得奴兒一陣跺腳。

陳昭摒棄外界干擾,凝心靜氣,細思之后,一手端正楷書便躍然紙上,崔文璟輕聲念道: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

崔文璟以及在場儒生則是反復捻讀,短短兩句,但結合此時的西川與南詔戰亂不斷局面,越琢磨越感覺其意無窮,不由得深陷其中,良久之后才回過神來,諸多女眷雖不知陳昭所寫何意,但只看陳昭行云流水風流倜儻,便覺其才高八斗。

“明遠兄之才,我等自愧不如,果然如盧師所說,明遠向來強于以文明道,僅僅兩句,便讓我等沉思良久。”

陳昭心中暗道,這可是后世寫在武侯祠楹聯上的詩句,自己搬運過來,豈會是爾等所能比擬的,不過面對崔文璟的贊揚,陳昭也不會愚蠢到應下來,反而謙虛說道:

“德昭謬贊了,只是偶得四句,難登大雅之堂,昭一向弱于詞章,還需向各位多多請教才是。”

與崔文璟告別之后,陳昭在奴兒的帶領下從一群女眷的包圍中擠出,陳昭感受到多雙纖細玉手在其胸膛摸索,不由感嘆唐朝女子真是膽大。

走入丞相祠堂,外界的嘈雜為之一靜,陳昭肅穆地在武侯像前虔誠叩拜,跨越時空,陳昭此時的心境與后世拜祭武侯祠心境卻是全然不同。

柏樹森森中,來自21世紀的陳昭在唐朝與諸葛丞相產生了思想上的共鳴,此時的唐朝與東漢末年何其的相似,同樣的農民起義、同樣的宦官干政、同樣的藩鎮割據,彼時有諸葛丞相六出祁山,一生為匡扶漢室鞠躬盡瘁,而自己從后世穿越而來,雖無心王朝更迭,但也不忍泱泱華夏進入重文抑武的宋朝,在這片土地上上演屈辱的靖康之恥。

或許真有武侯在天護佑,拜祭完武侯祠的第三天,宋問之便差人送來了消息,陳昭心心念念的隨使的差遣也終于落聽,一直擔心陳昭前程的母親楊氏聽到后激動萬分,說著一定要帶著陳昭去武侯祠還愿,陳昭得節度使相中的消息也在母親楊氏的刻意傳播之下在十里八鄉不脛而走。

宋問之來過陳昭家里后,高厚和高簡兩父子忌憚于宋問之的身份,變得安分許多,現在看到陳昭成為了隨使,惶惶不可終日,便背著荊條,上門負荊請罪。

陳昭心中清楚,這是他們忌憚于節度使的威勢不得不低頭,陳昭也沒有抓到他們的把柄,而且他的隨使之位還沒坐穩,若是因為報復他們而在節度使那落個睚眥必報的惡名,就得不償失了。

楊氏雖然不想放過他們,但礙于陳昭已經言和,只能一直拿言語擠兌,高厚與高簡也是能屈能伸,無論什么樣的話都賣著笑臉應和。

雙方都清楚的知道,所謂的化干戈為玉帛只是權宜之計,一旦被拿到把柄或者一方失了勢,依舊是不死不休。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茂名市| 织金县| 保山市| 巫溪县| 前郭尔| 长沙市| 红桥区| 化州市| 定安县| 洞头县| 稻城县| 迭部县| 盐池县| 玉林市| 公安县| 常州市| 廉江市| 福建省| 阿合奇县| 德格县| 栖霞市| 家居| 喀喇| 德清县| 千阳县| 道孚县| 呈贡县| 苍梧县| 襄城县| 巴林右旗| 忻州市| 和田县| 资溪县| 高台县| 于都县| 云阳县| 驻马店市| 阳城县| 钟山县| 永济市| 华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