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初入浪潮
南方的六月,潮濕的空氣裹著燥熱撲面而來。林嘯攥著皺巴巴的簡歷,站在“盛通集團”氣派的玻璃幕墻前,指節因用力而泛白。口袋里的手機震動了兩下,是母親發來的短信:“家里都好,別太拼。”
他深吸一口氣,將短信刪掉。三個月前,父親的小工廠資金鏈斷裂,留下一屁股債。作為名牌大學金融系的應屆生,他放棄了保研名額,一頭扎進這座以快節奏聞名的沿海都市。
面試室里,部門總監推過來一份財報:“說說看,這家公司的問題在哪?”林嘯掃過密密麻麻的數據,指尖在“應收賬款周轉率”一欄頓住——連續三個季度下滑,卻對應著營收的反常增長。“虛增收入,可能用了關聯交易做手腳。”他話音剛落,總監眼里閃過一絲意外。
三天后,林嘯收到錄用通知,崗位是風險控制部專員。入職那天,他在電梯里撞見個穿香奈兒套裝的女人,對方香水味像帶刺的玫瑰。“新來的?”女人挑眉,“我是市場部的蘇晴。”林嘯點頭問好,卻沒注意到對方瞥向他工牌時,嘴角勾起的玩味笑意。
第二章:暗流涌動
盛通集團的內部會議總彌漫著硝煙味。林嘯列席旁聽時,總看見副總裁張啟明和董事長千金趙雅琪針鋒相對。張啟明主張激進擴張,趙雅琪則堅持收縮戰線,兩人爭論時,空氣仿佛都能擰出水來。
林嘯的第一個任務是核查西南區的經銷商賬目。他在一堆發票里發現蹊蹺:某經銷商半年內進貨量翻了五倍,倉庫卻始終空蕩蕩。深夜加班時,蘇晴端著咖啡進來:“查張副總那邊的人?”她往他電腦上瞥了眼,“小心點,去年有個審計想較真,最后被調去了后勤。”
林嘯沒當回事,直到他去西南區實地調查。剛出高鐵站,就被兩個黑衣人堵在巷子里。“年輕人,別多管閑事。”為首的亮出把折疊刀,刀刃在路燈下閃著冷光。林嘯攥緊公文包——里面有經銷商和張啟明的轉賬記錄,他猛地推開對方,撒腿就跑,皮鞋跟跑掉了一只。
回到公司,他把證據匿名發給趙雅琪。三天后,張啟明被暫停職務,理由是“個人健康原因”。慶功宴上,趙雅琪敬他酒:“林專員很有膽識。”林嘯碰杯時,看見她手腕上戴著塊百達翡麗,表盤里的碎鉆像藏在暗處的眼睛。
第三章:利益棋局
張啟明倒臺后,趙雅琪開始推行改革,林嘯被破格提拔為風控部副經理。他搬進獨立辦公室那天,蘇晴送了盆綠蘿:“趙小姐這步棋走得妙,用你這個新人當刀。”林嘯澆水的手一頓,“我只看數據。”蘇晴嗤笑:“在這公司,數據是最會騙人的東西。”
果然,他發現趙雅琪主導的新能源項目也有貓膩——合作方是家剛成立的空殼公司,負責人竟是她遠房表哥。林嘯拿著調查報告去找趙雅琪,對方正對著落地窗打電話,語氣溫柔:“爸,您放心,我會處理好。”掛了電話,她轉身時眼里已沒了溫度:“林經理,知道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嗎?”
桌上的咖啡涼透了。林嘯想起父親工廠倒閉時,供應商堵在門口討賬的場景。他走出辦公室,撞見蘇晴在走廊抽煙:“想清楚了?”她吐個煙圈,“要么同流合污,要么卷鋪蓋滾蛋。”林嘯盯著她指尖的煙,突然問:“你為什么總提醒我?”蘇晴掐滅煙蒂:“我討厭看聰明人送死。”
第四章:絕地反擊
林嘯最終選擇把證據交給董事會。但第二天,他就收到解雇通知,理由是“泄露商業機密”。更糟的是,他發現自己的銀行賬戶被凍結——有人偽造了他收受賄賂的轉賬記錄。
他在出租屋里翻出所有資料,突然想起蘇晴說過的話:“盛通的軟肋在海外賬戶。”林嘯連夜聯系上大學時的導師,對方幫他查到趙雅琪表哥的空殼公司,資金最終流向了加勒比海的一家離岸公司,受益人赫然是董事長趙宏遠。
當林嘯把離岸公司的注冊文件甩在董事會桌上時,趙宏遠的臉色第一次變得鐵青。趙雅琪尖叫著否認,卻被林嘯播放的錄音打斷——那是他上次見她時,悄悄錄下的對話。
散會后,趙宏遠單獨留下他:“年輕人,想不想留下來做副總裁?”林嘯看著窗外的車水馬龍,想起父親常說的話:“錢再多,睡的也是一張床。”他搖了搖頭:“我想自己做點事。”
第五章:新的航程
一年后,林嘯在科技園開了家小型投資公司。蘇晴成了他的第一個合伙人,兩人租了間三十平米的辦公室,墻上貼滿項目計劃書。有天下午,趙雅琪突然來訪,穿著簡單的白T恤:“我爸進去了,公司被收購了。”她遞過份文件,“這是我用私房錢投的,算天使輪。”
林嘯接過文件,發現金額足夠公司撐到下一輪融資。蘇晴沖他擠擠眼,他突然明白,當年那些提醒,或許不止是好心。
傍晚的陽光斜照進來,落在三人交握的手上。樓下的創業大街正堵車,鳴笛聲此起彼伏,像一首雜亂卻充滿生機的交響曲。林嘯望著窗外,覺得這商海的風浪再大,只要掌好自己的舵,總能駛出一條航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