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圣旨到:奉旨殺人
- 我當軍師五千年
- 流云飛渡
- 2357字
- 2025-07-20 00:15:00
東京,皇宮,福寧殿。
宋徽宗趙佶屏退左右,獨自展開那封來自“仙師”的密信。
隨著字句映入眼簾,他臉上的表情從最初的期待,到看到“道心難肅清”時的微慍,再到看到“借江湖之劍,斬貪腐之根”時的驚愕與沉思……
最后,化為一種難以言喻的狂熱和……冷酷的算計。
他放下信紙,在殿內緩緩踱步。
燭光將他的身影拉長,投在繪有仙鶴祥云的屏風上。
“肅清道心……滌蕩乾坤……”
他低聲咀嚼著這幾個字,眼中閃爍著奇異的光芒。
“仙師此言,倒也不虛,看來想要長生,真要肅清道心,斬殺貪腐之輩方可!朕雖為天子,這天下之大,犄角旮旯里的污穢?那些蛀蟲,吸食民脂民膏,敗壞朕的江山,可不就是侵蝕朕的仙緣嗎!”
他走到窗邊,望著外面沉沉的夜色和象征皇權的重重宮闕,一股凌駕于眾生之上的漠然涌上心頭。
“借刀殺人……好一個借刀殺人!用那些江湖草莽的手,去替朕清理門戶!殺些貪官污吏、土豪劣紳……哼,不過都是些螻蟻罷了!若能換來仙緣穩固,長生有望,莫說殺幾個,就是殺他幾百幾千,又有何妨?!天下是朕的,萬民是朕的,他們的生死榮辱,自然也該為朕的長生大道讓路!”
“至于這把刀是否有罪,是否該遵從律法,全無所謂!”
一個冷酷而自私的邏輯在他心中迅速成型:
犧牲部分貪官污吏的性命,換取自己道心澄澈、仙緣凝聚,這是一筆無比劃算的買賣!
而且,由他暗中主導,既能清除障礙,又不會損及他“仁德”的明君形象,更無需他親自沾血!
“妙!仙師此策,甚妙!”
宋徽宗猛地轉身,臉上是壓抑不住的興奮和決斷。
他不再猶豫,立刻回到御案前,提筆疾書:
“敕令:
南華仙師所奏“借劍滌穢,肅清道心”之策,甚合天意。朕準其所請!
一、特賜:王倫為‘巡狩不法大將軍’、魯達為‘護國蕩魔大禪師’、林沖為‘翊圣保義大將軍’,密旨一道,允其“代天巡狩,暗誅不法”。
二、行事需絕對隱秘,所殺者限于:地方為禍、證據確鑿之貪官污吏、劣紳惡霸!務必一擊必殺,不留后患,不擾地方。
三、鐵律:凡涉及三品及以上官員,無論其罪證如何,必須先行密奏于朕,待朕親裁!不得擅自處置!
四、梁山泊可為彼等暫時棲身、整備之所,然需謹守本分,約束部眾,不得行劫掠百姓、對抗官府之事。替天行道,當以誅殺指定目標為要!
五、所需錢糧、情報支持,可通過皇城司副指揮使密奏申請,朕酌情撥付。
此乃關乎朕道心仙緣之大事,亦是爾等戴罪立功、重沐天恩之機!望爾等不負朕望,戮力同心,滌蕩乾坤,共襄仙業!
欽此!”
玉璽重重蓋上,象征著至高皇權對這股“暗夜正義”的背書。
………………
梁山泊,聚義廳。
白啟將宋徽宗的密旨和御封的敕碟鄭重地交到三人手中時,廳內只有王倫、朱貴等核心幾人在場。
當魯智深展開那寫著“護國蕩魔大禪師”的敕碟,看清上面的御印和賦予他的‘代天巡狩,暗誅不法’的權力時——
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花和尚,先是愣住了,隨即爆發出震天動地的狂笑!
“哈哈哈哈哈哈?。?!”
笑聲在聚義廳里回蕩,充滿了難以置信、荒誕不經,以及最終化為的沖天豪情!
‘灑家!灑家魯達!一個打死了鎮關西、大鬧了五臺山、流落江湖的逃犯……如今竟成了‘護國蕩魔大禪師’?!哈哈哈哈!皇帝老兒親封的?!還要灑家替他殺貪官?!哈哈哈哈!痛快!痛快??!’
他猛地一拍大腿,聲若洪鐘:
“仙師!您這招真是絕了!灑家這口惡氣,總算有了正大光明的去處!殺那些禍害百姓的狗官,本就是灑家想干的事!如今奉旨殺人,替天行道,還有比這更爽利的嗎?!哈哈哈哈!”
林沖看著敕碟上“翊圣保義大將軍”的名號,心中亦是波瀾起伏。
這身份洗刷了他“逃犯”的污名,更賦予了他復仇之后新的使命——
用手中槍,去清除那些如高俅般盤踞地方、魚肉百姓的蛀蟲!
他對著白啟和東京方向,深深一揖,一切盡在不言中。
震驚最大的還是王倫,作為一個造反上山,對抗官府的土匪,今日不但得到了皇命告身,甚至還有了專項資金輸入——
時間最離譜的事莫過于此,直叫王倫瞠目結舌,一時反應不過來。
白啟肅然道:
“魯大師,你性情剛烈,武藝高強,更適合游走四方,依旨誅殺目標;林教頭,你沉穩多謀,槍法絕倫,坐鎮梁山,輔助王寨主;王寨主,現山寨一則訓練精兵以備后用,二則掌控山寨明面,約束部眾,三則隨時策應魯大師。朱貴兄弟,你身份特殊,負責東京與梁山、與魯大師之間的秘密聯絡,傳遞旨意、情報、錢糧,責任重大!”
王倫等人聽得目瞪口呆,心中對白啟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手段更是敬畏到了極點!
仙師竟能讓皇帝下旨,將梁山好漢收編為“暗夜欽差”?!
魯智深興奮地摩拳擦掌:
“仙師放心!灑家這‘護國蕩魔大禪師’,定叫那些狗官惡霸聞風喪膽!王寨主、林兄弟坐鎮梁山,灑家在外砍人,一明一暗,這才是真正的替天行!痛快!比在五臺山念經痛快一萬倍!”
白啟看著斗志昂揚的魯智深和沉穩堅定的林沖,又望向山下浩渺的水泊。
宋徽宗為求長生的狂熱與自私,成了他撬動大局的支點,一條由皇權默許甚至支持的暗夜正義之路,就此鋪開。
這水泊梁山的故事,將徹底走向一條迥異于招安與毀滅的、充滿未知與可能的新航道。而魯智深那狂放的笑聲,仿佛吹響了滌蕩乾坤的前奏。、
事情既然了結,白啟不在多言,飄然下山。
林沖、魯智深等人送至金沙灘,望著那扁舟遠去,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以及對那位神秘仙師更深的敬畏。
蝴蝶的翅膀繼續扇動,不僅改變了武大郎、潘金蓮的命運,更試圖為這水泊梁山,注入一股迥異于宿命的清流。
而“及時雨”宋江這縷原著中最大的“天命”,其前路,已被悄然設下了第一道無形的閘門。
熟悉而無可奈何的過山車翻滾停止,白啟睜開眼,熟悉的景象映入眼簾——
是他啟禾俱樂部主席辦公室的實木辦公桌,窗外是錦城傍晚華燈初上的流光溢彩。
時間,僅僅過去了一天多。
桌上電子臺歷顯示的數字,印證了一直以來的時間流速:
現實中的一小時,基本等于穿越后的一天。
當然,還要加上趕路的時間。
白啟深吸口氣,打開了手機APP的界面,迫不及待查看由自己動手修改后,整個水滸世界后續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