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文官的反擊
書名: 大明:朕躺平了,你們自己看著辦作者名: 這恒河貍本章字數: 2039字更新時間: 2025-07-28 12:05:48
另一邊,乾清宮。
聽著遠處山呼海嘯的萬歲聲,朱厚照站在大殿門口,眼中閃過一抹笑意,這親軍的掌控權算是初步拿到了,只要他能按時發放俸祿,那些文官就別想再影響到親軍了。
不過他也得準備好迎接文官們的反擊,估計他明年內帑的收入得掉到百萬兩以下,國庫也得空到能跑老鼠,甚至那些文官還可能找他哭窮,讓他拿內帑的銀子出來救濟。
歷史上的崇禎皇帝就是這樣,無論朱由檢想要做什么,那些文官就哭窮,今天報天災,明天報流寇,后天報邊患,反正就是換著法子哭窮,讓崇禎皇帝從內帑中拿錢出來。
那些文官想要拿捏皇帝,這手段簡直不要太多,比如地方征稅后,找借口拖欠上繳,拖個一年半載的,還有讓邊疆鬧一鬧邊患,那又是大筆的銀子沒了。
只要這樣搞個一兩年,皇帝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也沒用,畢竟皇帝也變不出銀的話,除了向文官們妥協,也沒有其它辦法了,崇禎皇帝就是這樣被玩廢的。
當然了,現在那些文官還不敢玩這么大,因為他不是崇禎那個蠢貨,崇禎那個蠢貨不但開局就把東廠和錦衣衛給廢了,連魏忠賢這個唯一能鉗制文官的人都給宰了,那些文官不把他往死里欺負就有鬼了。
而現在他手下還有東廠和錦衣衛,那些勛貴也還沒有徹底成為吉祥物,如果那些文官敢將事情做得這么絕,那就別怪他掀桌子了。
歷史上魏忠賢都能搞得那些文官欲仙欲死,更別提他了,只要他肯放權給劉瑾他們,劉瑾他們絕對能搞死朝堂上大部分文官。
不過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可能放劉瑾他們出手的,因為朝廷制度的原因,劉瑾他們本身并不能直接掌握權力,他們只能通過拉攏其他文官,給其他文官好處,來間接掌握權力。
而這種辦法實際上也同樣是將他手中的權力交給文官,只不過現在掌握權力的是劉健他們,以后換了一批文官罷了,本質上并沒有太大的區別,對他而言,完全是有弊無利的做法。
當然了,真迫不得已的話,他也不會手軟,他之所以奪張氏的權,收回親軍掌控權,就是為了不讓那些文官隨意拿捏他。
現在他已經掌控了皇宮和親軍,也不用再擔心哪天會突然一不小心就易溶于水,那些文官真想要死斗的話,他也可以奉陪到底的。
不過能夠局勢受控制的情況下博弈的話,那就再好不過了,畢竟劉瑾他們這些宦官用來政斗還行,可想要讓他們去治國的話,那就有點強人所難了。
因為這天下說到底還是文官的天下,治理天下靠的是那數萬從科舉中搏殺出來的進士、舉人,從最底層的縣令縣丞,到最頂層的閣老尚書,這些人都是歷經千辛萬苦從科舉這個修羅場廝殺出來的。
他們最看不起的就是劉瑾他們這些宦官,真的要靠劉瑾他們治國,那可就是直接從正德朝轉變成天啟朝了,連他都會成為天下讀書人的敵人。
畢竟老話說得好,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那些讀書人辛辛苦苦讀了十幾年的書,又辛辛苦苦考了十幾年,好不容易才考上進士,準備大展拳腳。
結果到了官場,他們發現自己苦學三十年還不如那些宦官切下的二兩肉,而他們苦學三十年的結果就是去給這些他們從小就看不起的人當狗,這個誰能忍?
這也是為什么文官們如此抵制劉瑾和魏忠賢的原因之一,畢竟誰也無法接受自己辛辛苦苦幾十年的寒窗苦讀和科舉,卻不如宦官們咬牙挨了一刀。
到時候就不是官場斗爭了,而是階級斗爭了,在階級斗爭之下,他這個皇帝也不過螻蟻罷了,就像是路易十六一樣,直接摸不著頭腦了。
…
另一邊。
兩千多個宮女太監聚集在箭亭前,所有人都在交頭接耳,雖然他們都在皇宮里,不過也不是信息閉塞之地,他們早就聽說親軍的俸祿翻了一番,而且還不發寶鈔。
他們和那些親軍一樣都是伺候皇帝的,皇帝也不能厚此薄彼,不說糧餉翻一番,總不能繼續給他們發寶鈔吧,要知道他們的糧餉本來就比親軍要少,再加上一些管事的克扣,日子真的很難過下去了。
“想必你們也知道咱家為什么召集你們所有人到這里了。”
這時候,劉瑾走到箭亭上,掃視了所有人一眼后,揚聲道:“皇爺有旨,宮里所有人的糧餉全部翻一番,而且以后都用銀子撥付。”
“皇爺萬歲萬歲萬萬歲!”
聽到劉瑾的話,所有宮女太監紛紛跪下磕頭,這個結果比他們預料得要強得多了。
等宮女太監們喊了一會后,劉瑾才讓人敲鑼,示意所有人安靜。
“皇爺的恩典已經降下來了。”
等所有人都安靜下來后,劉瑾才接著說道:“不過咱家也丑話說在前面,從今天開始,誰要是再敢收宮外的銀子,那就休怪咱家心狠手辣了。”
“陛下有旨,以往之事,既往不咎,但自今日起,無論是誰收了外人的銀子,只要向咱家舉報,一律賞銀千兩!”
賞銀千兩!
聽到劉瑾的話,在場所有人的呼吸都瞬間沉重了幾分,看向周圍人的目光都多了幾分敵意,都是宮里的人,誰不知道誰的底細啊。
之前宮里發放的糧餉一直都是不足額的,基本上都只發了一半,大家都過得緊巴巴,但有幾個人的日子卻過得很好,要說這些人沒問題,那就有鬼了。
可惜皇爺說了既往不咎,要不然他們現在就能舉報這些人,拿到那千兩賞銀了。
………
時間一天天過去,轉眼間,四個月的時間轉瞬即逝。
乾清宮。
“皇爺,這是內閣遞上來的奏本,想要調二十七萬銀子修繕黃河堤壩。”
劉瑾拿著一份奏本來到朱厚照的面前,躬身道。
“這半年來,國庫那邊多支了多少銀子?”
聞言,朱厚照頭也不抬道:“還剩下多少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