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最后一個周末,臺風“山貓“即將登陸的消息讓整個城市嚴陣以待。就在這樣的暴雨預警日,櫻花汽修社卻收到了一封沒有署名的委托信——請求他們去海邊修理一臺“會唱歌的自動售貨機“。
五個人頂著已經開始呼嘯的大風來到廢棄碼頭時,那臺被海水腐蝕得面目全非的機器正在暴風中發出詭異的“叮咚“聲。張野第一個沖上去檢查,結果被突然彈出的硬幣口夾住了手指。大志用扳手輕輕敲擊外殼,里面立刻傳出了走調的《海濱之歌》旋律。
“這不是普通的售貨機!“蘇晴的胰島素監測儀突然瘋狂閃爍,她發現機器內部有異常規律的電流波動。林小滿從防水便當盒里掏出特制的防銹噴霧,結果噴上去的瞬間,整臺機器突然亮起了彩虹色的燈光,在灰暗的暴風雨中顯得格外魔幻。
修理過程比想象中艱難十倍。每當閃電劃過,機器就會不受控制地吐出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1975年的船票、生銹的鑰匙扣、甚至還有半融化的巧克力金幣。陳墨在控制面板后面發現了一張泛黃的照片,上面是五個穿著舊式校服的年輕人,站在同樣的位置對著鏡頭大笑。
最危險的時刻發生在午夜。當張野試圖修復短路的主板時,一道閃電直接擊中了碼頭燈塔,整個機器突然開始以最大音量播放《友誼地久天長》。就在五個人手忙腳亂時,一個渾身濕透的老人突然出現在雨中——原來他是三十年前在這臺機器里藏了畢業紀念物的學生之一。
臺風過境的清晨,修復一新的售貨機安靜地立在碼頭邊。陽光穿透云層照在重新亮起的顯示屏上,上面滾動播放著三十年來不同年輕人留下的訊息。林小滿把大家的名字也加進了這個特殊的“時間膠囊“,而陳墨則寫了一首新詩刻在機器內側:“當暴風雨過去/留在貝殼里的/不只是潮聲/還有永不褪色的/青春頻率“。
回程的路上,五個人擠在張野那輛漏雨的摩托車里。蘇晴突然發現監測儀上粘著一粒海鹽結晶,在陽光下閃爍著細碎的光芒。大志悄悄把那臺售貨機的坐標記在了筆記本最后一頁,旁邊畫著一朵小小的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