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年輕人!節制為要!
- 玄幻:悟性逆天,我以萬法證長生
- 魚萬水
- 2129字
- 2025-06-29 00:02:00
隨著蕭長恭的話音落下,大殿中立時鴉雀無聲。
翻天了!
張會之本是要參蕭長恭,沒想到最后將自己給搭進去了。
而在一眾官員之中,有一人卻是已經冷汗津津。
此人正是大理寺左少卿吳亮。
張會之是如何得知,蕭長恭手中案件詳情的?
還不是他吳某人的手筆?
現在張會之暴雷了,他吳亮又能落得什么好下場?
這種泄密的案件,一貫是繡衣衛接手。
而人一旦進了繡衣衛,還能指望張會之能保密?
那簡直是癡心妄想!
繡衣衛一旦撬不開嘴,必定會向欽天監求助。
一張問心符下去,抖露得比面對法家修士還快。
想到泄密者的下場,吳亮已經是魂飄天外。
搞不好這次滿門都得進去,最后落個流放已經算是仁慈。
而此時的大理寺卿王伏嘉,臉色卻是陰郁至極。
大乾律為何制定各衙的保密條令,為的就是保證案件的公平、公正。
畢竟自古以來,以權謀私干涉案件的例子可不少。
這是民怨的集中點之一。
為了打破以權謀私的局面,大乾定國之時,就將保密之事寫進了大乾律中。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回避等等條令。
立國以來,泄密之事就被當做各衙的典型查處。
現在他大理寺,這個最該講法的地方,卻有官吏堂而皇之的將條令束之高閣。
這哪是不講法?
這分明是將他王某人的面皮,給扔地上來回摩擦。
這種事情沒人點破,大家還能勉強糊弄過去。
可現在卻被當眾點破,那事情就不得不展開細說了。
果然!
不出王伏嘉所料。
上面龍椅上的皇帝,在聽得蕭長恭的話語之后。
當即眉頭皺成了川字。
他也沒想到,原本是張會之在彈劾蕭長恭。
可事情到了現在,居然牽扯出了泄密之事。
這事情還真不能,再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了。
正如蕭長恭所言,今日敢泄密案件信息。
來日是不是就敢泄露軍機?
或者,干脆把神都城防圖,拿去換了錢?
想到此處,劉羽的臉色也不太好了。
這種事情只能防微杜漸。
所以,平日里一旦抓住。
那就是往重了罰。
沉吟片刻之后,劉羽朗聲道:“來人!”
劉羽話音落下,殿外立時便有幾名繡衣衛走進大殿。
見繡衣衛的人到來,劉羽一甩袖袍,道:“將張會之帶去昭獄,好好審審泄密之事。”
劉羽話音落下,張會之已經抖若篩糠。
被繡衣衛架起之后,更是高喊道:“吳少卿救我!
我可是聽了你的,才彈劾蕭長恭的。
你不能不管啊!”
吳亮一聽這話,立時雙目一閉。
渾身力氣仿佛被抽干,無力的癱軟在地。
劉羽見此情形,哪還不知其中原由?
當即厭惡的揮揮手,示意繡衣衛將吳亮也給拖下去。
待到二人被拖走。
劉羽這才對蕭長恭道:“蕭愛卿!
朕便當你去花柳之地,是真的為了破案。
案子的事情,要放在心上。
爭取早點給百姓一個交代。”
說到此處,劉羽忽然話鋒一轉,接著說道:“不過,你還年輕。
還是要知道節制啊!
當年你爹,可是出了名的不近女色。
你...”
沉默片刻之后,劉羽擺了擺手手道:“罷了!
年輕人正是春心萌動之時。
這事兒也是不能自已的。
這樣,待會兒禮部那邊給你開個條子。
你自己去教坊司,領兩個女子回去吧。
以后就少去那些地方了。
年輕人,節制為要!”
聽得劉羽的話語,蕭長恭整個人都麻了。
不是!
蕭某真讀過春秋!
節制個鬼啊!
我那真是去查案的。
只是掃了一眼周圍,一眾武勛臉上莫名的笑意。
蕭長恭也知道,今日之后。
他蕭某人要節制的名聲,怕是要在神都傳開了。
隨即蕭長恭也破罐子破摔了。
朝著劉羽拱手道:“陛下既然都開口了,怎的這般小氣?
兩個怎么夠?
蕭某不才,要打十個!
節制?
年輕人要是節制了,那還叫年輕人嗎?
陛下放心!
臣血氣旺盛得很,區區十個還是能輕松拿下的。”
看著蕭長恭一臉認真的模樣,劉羽面上不由微微失神。
當年蕭絡,在他面前也是這般自信。
玄武門前的表現,也配得上他那份自信。
單人獨騎,便堵住了玄門整整兩刻鐘。
讓他們,能從容將太子等眾擊殺當場。
想到此處,劉羽不由將目光看向蕭長恭。
越看心下越覺得滿意。
年紀輕輕的,就已經是第六境的修為。
來日修為定是不可估量。
眼看三十年后,就是千秋大劫之期。
那時候估計他也成長起來了。
到時候,又是一個國之棟梁。
不過,這小子年紀輕輕的。
不去軍伍中磨礪,跑大理寺去干嘛?
看來回頭還得給他弄邊疆去。
不去軍陣之中見見血,怎么能成長起來?
心中琢磨著事情,劉羽口中卻是說道:“你小子還真是會占便宜。
開口就要十個。
罷了!
依你就是!
你家就你一個獨苗苗了。
子嗣之事,是該重視才是。
好了!
你自己去教坊司領人吧!
滾蛋!”
蕭長恭聞言拱手道:“那臣就多謝陛下賞賜了!
臣告退!”
說著話,蕭長恭便向殿外退去。
至于彈劾之事?
原告都已經被送進去了,誰還管什么彈劾?
而且,就皇帝的態度來看,也沒真要追究蕭長恭的意思。
現在若是繼續提及,那不是自己找抽嗎?
然而在一眾大臣之中,作為吏部尚書的張無妨,此刻卻是心中一沉。
就剛才劉羽的表現來看,蕭長恭明顯已經入了他的法眼。
或者說,皇帝對蕭長恭青眼有佳。
如此情形之下,他張無妨想要動手腳。
就不太可能了。
也就是說,將蕭長恭調到大理寺,就已經是是他目前唯一能做的。
若是后續再繼續出手,那事情恐怕就會走向無法預估的方向。
之前蕭長恭的事情,就已經讓皇帝對他張某人非常不滿。
雖然這份不滿,并沒有從口中說出。
可是通過實際的情況,卻不難看出。
時至今日,他張某人身上唯一掛著的實職,只剩一個吏部尚書了。
吏部尚書?
此職看似很重,實際卻沒那么重。
重大的人事調動,是由皇帝決定。
大事上,他張無妨就做不了主。
小的人事調動?
也就只能滿足一下,他張某人培養黨羽的目的。
看來今后在大乾內部,暫時是別想動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