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回響
- 子不類父?愛你老爹,玄武門見!
- 席揮毫
- 2114字
- 2025-07-21 12:02:26
宮外的風挾著幾片雪花飄進承明殿大殿,但里面的中、外兩朝群臣顯然不畏寒冷,也顯然喜歡這片片飄進的雪花。
沒有人不喜歡熱鬧,看出殯的時候,只希望殯越大越好。
中大夫莊助在時,為制衡太子宮,故意派出酷吏前去北軍查察,以致于儲君不得不日啖萬豬,又掏出了萬金,才將虧空給補上,解了危難。
但是,漢家將領,何人不喝兵血?
北軍存在的問題,南軍必然也存在,甚至問題更大,作為不會輕易上戰場的長安衛軍,陣亡將士撫恤少了,那就只能在吃空餉上多下幾分工夫,如此一來,南軍的貪墨,由來已久,且觸目驚心。
孝惠帝、呂后、孝文帝、孝景帝,甚而是當今陛下,都有過清查南軍的想法,出于眾所周知的原因,最終都未能成行。
但今日不一樣了。
陛下去了甘泉宮,儲君當國,人在北軍之中,南軍膽敢抗拒查察,上君便能以據城謀反為由,攜正義之師進攻長安。
南軍、北軍,兩軍的實力差距,不止是一點點。
南軍禁不起查,三大將領李廣、李敢、韓說也不敢讓查,那么,李家、韓家,又會以怎樣的理由,多少錢財,來彌補軍中虧空呢?
莊助射出的箭,竟在此時正中李、韓兩家的眉心。
御史大夫枚皋、光祿大夫侍中吾丘壽王,在揣摩大農令顏異、少府卿趙禹,和太子宮究竟有什么勾當?
亦或者,二人已經倒向了太子宮?
廷尉卿張湯站在原地,既興奮又驚疑,這什么情況,怎么治粟內史官署、少府先斗上南軍了?
“衛尉卿。”
“光祿勛。”
“光祿勛丞。”
公孫弘依次點了李廣、李敢、韓說,平靜道:“請做出解釋。”
解釋?
這解釋什么啊?
要么承認南軍重大貪墨,接受由當國儲君主持的大清洗,要么李家和韓家補上虧空。
一萬金啊!
李家是隴西望族,韓家是世幸之家,是有錢,但要拿出這么多錢,不說傾家蕩產,也相差無幾了。
是人活著錢沒了,還是人死了錢還沒花完,世間少數的大難題,擺到了李廣的面前。
“南軍不存在貪墨之事。”
李廣長氣長出,穩住了心緒,緩緩走出了朝列,“所謂的貪墨,不過是南軍預備軍演暫時調動了萬金,錢是準備用在正途。”
“這么說,錢還在?”
“在。”
“那軍演呢?”
“南軍接管長安防務,預設軍演便取消了。”
“這么說,那萬金就用不到了?”
“是。”
一個字。
仿佛耗盡了李廣所有的力氣。
家族幾世的積累啊,連朝代都換了,這一下,直接給清空了。
李敢臉色煞白,這位最年輕的卿大夫知道適才對少府的冒失進攻,為南軍、家族招來了怎樣的大禍。
就站在李敢身后的光祿勛丞韓說,殺人的心都有了,自己什么都沒干,一句話都沒說,身上無故多了幾千萬錢的債務。
冥冥之中,他似乎感應到了因果循壞,作為韓王信的曾孫,韓家在弓高侯韓頹當時,重新歸順大漢,在七國之亂時,功冠諸將,才得以再次顯貴。
為了消除曾祖的不良影響,韓家錢灑出去了無數,根本就沒存下幾個錢,這次過后,怕是要窮的尿血了。
公孫弘長長的白眉抖了一下,“那就請衛尉卿在議后如數向少府上繳萬金。”
“下官遵命。”
“大農令、少府卿,還有異議嗎?”
“無有。”顏異、趙禹齊聲答道。
這是之前商量好的。
如果李敢當做沒有去過覆盎門,就當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你好我好大家好。
萬萬沒有想到,李敢竟然真的敢說,還在廷議上說。
想必過不了多久,甘泉宮就會獲悉并派人前來訊問,屆時,國庫、少府之金移交太子宮的事,也就瞞不住了。
將要倒大霉的顏、趙二人,當然不會放過李家,至于韓家,順手的事。
“諸公呢?”
“無有。”
四位卿大夫斗法,公卿、列侯、宗室大臣們看的津津有味,接下來的太仆卿換馬、大行令異族紛爭、宗正卿的皇族坐法,就有幾分無趣了。
朝堂之上,爭吵、沉默,都不代表平靜,所有的人都知道,這是暴風雨前的沉默,該打的雷終會打出來,該下的雨也會下下來。
當廷尉卿張湯走入大殿中央時,所有人心中暗道:“來了。”
“廷尉署無事。”
張湯的嗓音清亮簡潔,“但卻有幾道新政,要請諸公公議。”
“講。”
“一,白鹿幣事,陛下有感列祖列宗之德,而增祭祀之物,堪稱孝誠,然……”
張湯享受著萬眾矚目的感覺,略頓了頓,從容道:“我朝列侯親貴多有不易,無力承擔,以致渭水刑場,中山王攜子、杜衍侯與九侯,自戕而證,甚至陛下心生愧意,自放離宮,將國政交托少主,今上有意,撥亂反正……”
巨石落幽泉。
濺起層層巨浪。
誰是反?
誰又是正?
吾丘壽王按耐不住出口駁斥,卻被枚皋拉住了,搖搖頭。
這是大勢。
白鹿幣事,就是陛下的一個誤……錯,兩朝官吏哪怕是為了自己,也會支持張湯。
誰也不想忽然吃著鼎肉,唱著曲,突然被陛下給劫了。
“是以,有上意,消白鹿幣、白金三品,以為陛下祈福頌德。”張湯郎朗而言道。
為了陛下好?
兩朝公卿、列侯、宗室大臣心有驚雷而面如平湖,張湯啊張湯,陛下是不是要對你說聲謝謝?
“諸公,可有異議?”公孫弘打破沉默。
袞袞諸公立刻說道:“無有。”
枚皋、吾丘壽王等中朝官吏不語,但公議已成,只能憋著。
“二,鹽鐵專營事。”
不少朝臣一凜。
張湯會心一笑,不急不緩地繼續說道:“鹽鐵專營,即日而行,所有鹽鐵之官重新選拔,以為萬民便利……”
治粟都尉桑弘羊幾乎是蹦出的朝列,“不可。”
“有何不可?”
“鹽鐵之官,已有欽定,陛下不在,誰人也不可改。”
“哦?”
張湯冷冷地望著他,指著大殿外說道:“治粟都尉說的,是那些人嗎?”
順著手指的方向,殿門外不知何時多了幾十個被捆住跪在地上的人兒,所有人汗毛都炸了,在每個人身后,站著一個莊重肅穆的劊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