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你們仨!
- 1978:我的電影時代
- 人懶覺大
- 2150字
- 2025-06-30 18:00:00
“咔嚓、咔嚓……”
隨身攜帶著照相機的曾唸平和劉大梁連忙記錄下了這一刻,也不管用不用得著,全是職業經驗!
“我不是,我沒有,不是我……”
否認三連脫口而出,胖青年一臉茫然,他剛才碰著了嗎?好像手指剛擦著衣領子,人就倒地了……
“干什么,干什么!”
站崗士兵和保衛科干事沖了過來,控制住胖青年。
“你是哪個單位的,都跟你說了下午電影廠組織學習會,有事情明天再來!”
“再惹事別怪我們不客氣!”
好說歹說不如真理管用!
面對兩把烏泱泱的真理,胖青年梗著脖子,目光躲避,一連退了好幾步。
“好好好,北影店大欺客,我要向上級單位寫信舉報你們!”
胖青年撂下一句狠話,撒腿便跑,剛邁出三兩步就踉蹌倒地,像極了一條瘋狂逃竄的狗。
學院師生和鐵路局兩位同志撓著腦袋。
這都什么事兒啊!
兩名同學和火車司機將陳兵拉了起來。
他拍拍屁股,大喊道:“你別走,我現在腦袋暈要去檢查,你得負責,得賠付醫療費和精神損失費!”
胖青年一聽這還了得,趕忙從地上爬起來,隨即不見人影。
在場眾人的注意力集中在陳兵的腦袋上,生怕他再出意外。
分局領導和火車司機剛生出的問責之心已被撲滅,他們打量著陳兵,關心道:
“小陳同志,你確認頭暈?要不要去醫院檢查檢查!”
“應該是上次的后遺癥,沒啥大礙,我晚點自個兒到衛生所看看!”陳兵捂著腦袋,這一刻的演技比誰都真。
眾人看他能吼能動,生活還能自理,便沒有多言。
這時,一輛淡藍色的老上海牌SH760型汽車停靠在大門口。
車門打開,四個人走了出來,陳懷愷和汪揚陪同著兩個白人男子,他們注意到了陳兵一行人。
陳懷愷走了過來,笑道:“陳兵,老鄭、謝非,你們聚集在我們廠門口干嘛?”
汪揚注意到站崗士兵和保衛科干事手上拿著的真理,樂道:
“你們電影學院師生不會是想攻占我們北影的地盤,被保衛科和士兵同志給攔下來了吧!”
嘿,這玩笑開的!
陳兵也樂了,“這可是您說的,到時候我們學院學生就尊您為廠長,咱們再造北影廠輝煌!”
“那我這個舊北影司令,在你們學院的追捧下,搖身一變成了新北影司令,這不還是北影司令嘛!”
“不一樣,北電培養人才,北影負責創作,強強聯手就是發動機,將中國電影推上世界巔峰!”
“好好好,年輕同志心思活絡,志氣高!”
眾人都笑了,汪揚嗓音嘹亮,笑得比誰都大聲。
倆老外中的白人小伙多看了陳兵一眼,覺得他說話有趣。
陳兵也盯著他的腦門看,總覺得頭發太多,不太順眼,好像又是一個被頭發封印住的“熟人”。
鄭囯恩擺擺手,道:“我們早向文化部申請了對面那塊荒地,用不了多久北電北影都是鄰居。”
玩笑過后,大家都走進廠里。
兩幫人馬在主樓前分開,汪揚和陳懷愷帶著外賓往大禮堂方向去,陳兵領著眾人到處參觀北影。
兩個鐵路局的同志看陳兵沒有大礙,開始老神在在地跟著閑逛,顯然對電影廠的環境充滿好奇。
謝非跟鄭囯恩說著話,問道:“對了,剛才那倆老外,其中一個是尤里斯·伊文思吧?”
伊文思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曾多次前來中國拍攝紀錄片,《愚公移山》就是他的作品,少有的展現了運動時期的中國面貌。
他在抗戰最激烈的時間點毅然前往中國,用鏡頭記錄下了一系列寶貴的歷史影像,揭露了軍國主義日本的暴行。
當時由于戰爭原因,他本人難以前往,便把一臺“挨姆”攝影機和膠卷贈予延安。
由吳印咸和袁牧之前往延安拍攝記錄,這也是當時延安根據地的第一臺電影攝影機。
吳老后來成為北電攝影系的創始人,其實雙方早已有了淵源。
鄭囯恩點著頭,謝非接著道:“這可是紀錄片大家,我看新學期不如把他請過來給本科新生們上一課!”
“不錯,我回去跟吳老說說,他倆交情不錯。”
在場三個工農兵學員雙手一攤。
本科班還沒入學就安排世界名導講課,對比之下76級的工農兵學員簡直是爹不疼娘不愛!
劉大梁道:“我是學新聞攝影系的,可以的話也想旁聽伊文思的課程!”
“有機會的,不過你們仨做為76級成績最好的學員,現在最緊要的是把學院交予的任務給完成了!”
鄭囯恩簡單地介紹了三人之后一段時間的任務:先擬定大致題材,然后上報一份主要由學員們組成的拍攝人員名單,交由學院領導審核。
過幾日他還會補上手續,讓謝非帶著曾、劉二人住進北影廠的招待所。
謝非手上有電影《火娃》的拍攝任務,這部是由北電剛重啟的實驗制片廠和北影的合作項目。
但劇組還在籌備階段,籌備期間謝非會指導他們三人完成短片的拍攝,故而留給他們制定計劃的時間并不充裕。
嘖!
堪稱時間緊、任務重,一件頭疼的差事。
但事關畢業分配,又是一件不得不重視的事情。
鄭囯恩把一個短片拍攝的指標丟給他們,除了人員配置要求多塞幾個學生以外,連劇本選題都要自己擬定……
自主權下放了,但沒有方向。
謝非道:“你們三人可得重視,尤其是陳兵,你現在在北影寫稿,不會影響了自己的畢業作品吧?”
經典他們仨!
陳兵無奈地解釋道:“放心吧,劇本其實已經寫好了,只不過由于技術問題,還需小作調整,不會浪費太大功夫!”
嗯,北影廠的技術問題,不是他陳某人的技術問題!
不好冷落了同行的工人同志。
陳兵帶著眾人先往西面的小桃林逛了一圈,陣陣桃花的清香使得眾人陶醉。
所幸沒有遇到前來幽會的職工,避免了一場尷尬。
他又圍繞著主樓和北面的攝影棚好一通介紹,引得鐵路局的兩位同志感慨連連。
“人杰地靈啊,難怪北影出了這么多好藝術家,拍出這么多的好電影!”
分局領導問道:“小陳同志,既然你那部劇本已經寫完了,聽說又是跟咱們京原鐵路有關,不如拿來讓我們看看!”
“那敢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