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低調(diào)行事
- 重生84,從倒賣翡翠開始起家
- 春入南塘
- 2294字
- 2025-07-09 07:30:00
“蛋面,小平安扣,水滴,馬鞍,隨形,一共兩三千顆!五天時間內(nèi)就要拿到手?!”
水滴,馬鞍,隨形都是翡翠小料常有的雕刻形狀。
水滴顧名思義長得像落下的水滴,適合拿來做吊墜和耳墜。
馬鞍是長得像馬鞍的中間有弧度的圓潤長方形,一般適合做男款戒指。
隨行,則是視料子情況為保色或留料雕刻的不規(guī)則形狀。
李家堂屋內(nèi)魏子義和李誠一人一邊坐在方桌旁,桌上擺著兩搪瓷杯熱茶。
李誠一臉不可置信的看著魏子義,像是聽天方夜譚一樣聽他說完合作要求,忍不住重新重復(fù)起魏子義先前的話來。
重復(fù)完,他以一種重新看待小白的眼光看向魏子義。
“小魏兄弟,你是不是被人騙了,小東西不好賣也不值錢,你拿這些錢好好的買一件像樣的料子雕一個掛件,肯定要比做一堆小東西周轉(zhuǎn)得快,還不容易留貨尾。”
“小東西不值得加工,工費,料子雖說都是小錢,那也不都是錢嗎,你說的沒錯,小個的東西,利潤率更高,但你不知道市場行情,咱們這行賣的是什么,是翡翠,是高價值物品。”
“這玩意說白了就不是賣給一般人的,咱們?nèi)鸪堑挠衲鞘且偷綔校偷绞锥迹旁诎儇洏抢镤N售的。”
“你說的那些小東小西的,根本就沒有市場,我認(rèn)識的玉商就沒人愿意收這些小東西。”
“你那料子和誰買的,聽哥一句勸,能退就去退了,退不了你找他換塊料,哪怕虧點也比留一堆垃圾在手里好。”
大約魏子義的做法在這個時候的確太不符合主流市場需要,因此在他說完想法后,就連精明的李誠,也勸他放棄這個打算。
聽著李誠的勸說魏子義并不生氣也不反駁,而是輕輕點附和著他。
魏子義之所以重生回來還愿意和李誠合作就是因為這人精明歸精明,但太喪良心的錢他寧可不掙也不亂來,有著自己的道德底線。
但魏子義心中自有打算,不可能聽了李誠這幾句話就改變主意,等李誠說完,魏子義笑著看向他。
“李哥你說得沒錯,我很感激你能提醒我,不過我有自己的門路,這堆東西我有去處,想來應(yīng)該不會壓在手上。”
“雕刻的事我就認(rèn)識你,也只信任你,還是得麻煩你和那兩位大哥幫個忙,務(wù)必這幾天內(nèi)就幫我雕出來。”
李誠……
他見勸不動魏子義,自覺該說的能說的都說了,也不再多啰嗦,點頭應(yīng)道。
“行吧,既然小魏你自己心里有譜,我也就不多勸了,只是五天三千顆實在辦不到,我們只有三個人,每人每天就算趕工最多也就磨個六十來顆……”
在魏子義的建議下,李誠分析,師徒三人采用魏子義說的流水線工作模式,一人打胚,兩人精磨,不用換頻頻換坨頭,熟練加工步驟后,樂觀估計加工進度應(yīng)該能提升百分之四十左右。
兩人最終商定,不約定具體時間,李誠盡量給他趕工,每天至少保證三百顆,雕到哪天算哪天。
工費按一毛錢一顆結(jié)算,等雕刻完成一半時給一半的工費,剩下一半等完成后再統(tǒng)一結(jié)算。
這個結(jié)果其實在魏子義的預(yù)料之中,他之所以沒有在一開始就提出這個方案,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后一條,
工費完工時再行結(jié)算。
他沒錢了。
去供銷處掛靠前她身上還有四百八十二塊三毛,這兩天,買煙,買魚,租單車,給老楊的好處費,租房的費用,外加已經(jīng)交付工藝美術(shù)廠的那三百塊,一共花了三百九十五塊。
這期間的開銷沒有哪一筆能夠省得下來。
也就美術(shù)廠拿貨的那三百塊,他其實一開始并不需要這么多廢料,百來斤已經(jīng)綽綽有余,但他以集體單位名義收購廢料,如果一開始連一千斤的廢料都吃不下,工藝美術(shù)廠未必能相信他的實力,也就未必愿意合作。
一千斤聽起來雖多,換成翡翠原石也就四五麻袋的事。
現(xiàn)在他身上只剩下八十七塊,這些錢他留著付拋光費和預(yù)留部分人情打點費用。
拋光師傅那邊以前沒打過交道不好欠人工錢。
這就導(dǎo)致李誠這里,他壓根沒錢預(yù)付工費,按天結(jié)算也會讓他捉襟見肘。
但這種話他不好明說,于是干脆一開始就提一個對方不太可能達到的條件,然后在后期商量過程中,慢慢提要求以便順其自然的達成自己的目的。
和李誠口頭達成商量后,時間也就下午兩點左出頭。
事情忙到這一步,魏子義今天剩下的時間其實已無非做不可的事。
可即使這樣,即使他時間緊迫,急于拿到原料,他也并不打算那么早去工藝美術(shù)廠拉貨。
他此前特地和周帆約定下午六點才去拉貨,并不是因為他今天真的太忙,事情太多,非要等到那個時間才有空。
讓他決定非要等工人下班后才去拉貨的最主要原因是這個時間點,工藝美術(shù)廠里沒什么人。
所謂人多眼雜,他目前所做的事雖合法合規(guī),也不曾損害任何人的利益。
可一旦他的事情做成,其后隱藏的巨大利益被人看到,未必沒人動歪心思,從中作梗。
因此,他的本意是能低調(diào)便低調(diào),盡量不引起任何人注意的將這件事做成。
不止今天這一批料子,以后他從工藝美術(shù)廠拉回來的每一批貨,他都打算挑選工人下班的時間去拉。
將貨拉出工廠前,他還計劃在上頭鋪上稻草之類的東西作偽裝。
此時無事,魏子義先去小吃攤上,花三毛錢要了碗鮮肉餌絲。
相比起米線面條,餌絲其實才是瑞城百姓吃得最多的煮品。
它是用蒸熟的米飯敲打成膏后再攤薄成片狀,卷成巴掌寬兩掌長的餌塊卷。
吃的時候?qū)⒕砬谐善瑺罨蛘呓z狀,煮熟后澆上骨頭湯,鮮肉末以及蔥花、香菜,辣椒油,麻油等各種調(diào)料。
口感吃起來,鮮、香、甜,口感柔軟卻不失韌勁。
魏子義坐在簡陋的餌絲攤前,竹筷穩(wěn)穩(wěn)夾起一束浸潤豬油的白糯餌絲。
蔥花翠綠如碎玉,油辣子紅得潑辣,顫巍巍掛在絲縷間。
他垂眼將餌絲送入口中。
麥芽糖似的米甜,混著豬板油熬化的葷香,蔥花的清辛,曬場曬透的干椒在口中一起轟然炸開。
一口餌絲入肚,讓他饑腸轆轆的腸胃瞬間得到慰藉。
吃過餌絲,魏子義暫時無事,決定趁現(xiàn)在空閑去醫(yī)院看看他爸。
都說六月的天小孩的臉,說變就變,七月的天也不遑多讓。
魏子義吃餌絲的時候,天上還是艷陽高照,但等他走到醫(yī)院樓下,天邊一團烏云滾滾而來,已經(jīng)遮住了半邊天空。
他站在醫(yī)院樓下,微皺眉頭看向不遠處的天邊,那處已是墨云翻涌,眼瞅著一場大雨即將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