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休沐
- 家族崛起:從每日推演開始
- 宅心魚
- 2153字
- 2025-07-02 08:05:00
這日清晨,天光未亮透,
陳時早早就被孫婉催促著去明河縣將小南鶴接回家,
頭一回讓孩子離開自己這么久的孫婉已經無比想念兒子了。
陳時沒辦法,只得無奈應承,
匆匆扒了幾口尚溫的米粥,便在孫婉那幾乎要把他推出家門的殷切目光下,穿好衣服上了路。
抵達明河縣城時,日頭已攀上三竿,暖洋洋的金光灑滿喧囂的街道。
甫一穿過厚重的城門,聲浪便撲面而來,
貨郎抑揚頓挫的吆喝,驢車轱轆轆碾過青石板路的聲響,食肆門口蒸屜掀開時裹挾著誘人香氣的白霧,還有各色店鋪門口琳瑯滿目的雜貨,
陳時無心流連,步履匆匆,擠過熙攘人流,來到金刀武館門口,
此時外面已經有不少大人在駐足觀望,等待自家孩子出來。
不多時,武館大門打開,
休沐的孩子們像是前世放學的小學生般一涌而出,
陳時看到小南鶴也在其中,
“鶴兒!”
陳時揚起手,臉上不自覺地堆起笑意。
正和身邊兩個孩子比劃著說著什么的小南鶴聞聲猛地抬頭,目光對上父親的一瞬,小臉上的光彩瞬間綻放,像初陽穿透薄云。
他脆生生地喊道:
“爹!”
話音未落,人已如離弦之箭撲了過來,一頭撞進陳時寬厚的懷抱,雙臂緊緊摟住他的腰,小腦袋在他胸前蹭了又蹭。
陳時撫摸著兒子的腦袋,也是笑得微蹙的眉心都舒展開來。
此刻,他才注意到跟在兒子身旁的兩個少年,一個是王虎娃,正咧著嘴沖他笑,
另一個少年他不認識,看年齡應該和鶴兒差不多大,手里拿著一把木刀。
“虎娃,”
陳時朝王虎娃點點頭,語氣里帶著長輩的親切,
“你爹囑咐了,讓我順道接你一道回村。”
王虎娃撓了撓扎手的寸頭,有些不好意思地嘟囔:
“唉,我爹真是操心太過,我都說了好幾遍,這進城的路我熟得很哩!又不是小娃娃了。”
雖是抱怨,但眉梢眼底卻掩不住被家人掛念的暖意。
“哈哈,”陳時朗聲笑道,“你爹也是擔心么,兒行千里母擔憂,做爹的也一樣!”
他隨即又把目光投向旁邊那個抱著木刀的少年,帶著幾分溫和的探究問道:
“這位小少年是?”
小南鶴反應過來,急忙從父親懷里探出小腦袋,熱情介紹:
“爹,這是關浩!我在武館住一個屋子的兄弟!我們關系可鐵啦!”
舍友?
陳時點了點頭,對上關浩的目光。
這少年的眼神很亮,卻像古井深潭,有著與年齡不符的沉穩,甚至是一絲不易察覺的孤清。
“伯父好。”
關浩禮貌地打招呼,
陳時點點頭:“你家人呢?可有人來接你么?”
而出乎他意料的是,關浩搖了搖頭,神色淡然道:
“我沒有爹娘了,是叔叔嬸嬸管我吃住,我認得路,能自己走回去。”
陳時一怔,下意識看向兒子,發現鶴兒也是一臉懵懂,
看來在武館里,兩個孩子并未提及這些家事。
沉默了一息,
“這樣啊,”陳時聲音不自覺地又放柔了些,“你住哪個村,要不我順路送送你?”
“爹,耗子哥他就住在白丁村。”
白丁村?
離他們青石村不遠,回去的路上正好經過那里。
“那不遠,咱們一道回去,如何?”
“這路上結個伴,也熱鬧些。”
陳時面帶笑容地看向關浩,
這平日里眼中似乎只有木刀的少年明顯一愣,眨了眨眼,目光在陳時、小南鶴和王虎娃三人身上掃了一圈。
嘴唇翕動幾番,終于低著頭,輕輕“嗯”了一聲。
無人察覺到,當他把頭側過去假裝打量遠處樹梢時,似乎有什么溫熱的東西無聲無息地蔓延上了他的眸子。
路上,陳南鶴終于釋放了在武館里壓抑許久的活潑,
一路蹦蹦噠噠,和陳時講了許多自己在武館里的所見所聞,
“爹,我跟你說,虎娃哥可厲害了!連那些富家子弟都不是他的對手!”
“這次擂臺賽,他可是贏了五兩銀子的獎勵呢!”
“還有耗子師兄!他的刀法已經達到熟技關了!”
“比他大五六歲的師兄都敬佩他的刀法!”
陳時聽著,時不時地夸贊幾句。
不多時,
幾人來到了關浩所在的白丁村外,
關浩家就在村口,遙遙望去便看到一個婦人在做著農活。
想來那就是他的嬸嬸了。
剛走近,那婦女看到了關浩,便尖聲呵斥起來:
“你個敗家玩意兒還知道回來!看看都什么時辰了!”
“家里活兒堆成山,就曉得在外頭野!養你有什么用,白眼狼!”
“哼,就不該花錢讓你去什么勞什子武館!還不如拿去給寒兒買些紙墨筆硯呢!”
女人的一頓說教給陳時聽得愣住,他完全沒料到關浩口中的叔叔嬸嬸會是這般態度,一旁的陳南鶴和王虎娃也是一臉錯愕。
而同時,女人也發現了陳時等人的存在,氣焰總算收斂了一些,
陳時和其打了聲招呼,說自己兒子和關浩是舍友云云。
這時,一位身穿布長衫的少年從屋里走了出來。
他五官和關浩嬸嬸有五分相似,看起來十五六歲的樣子,
手里捧著一卷書,眉宇間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優越感,
顯然,這正是嬸嬸口中的兒子,關寒。
剛剛在路上關浩也向幾人說了這位表兄的存在。
那婦人一見兒子出來,臉上的刻薄瞬間被一種夸張的驕傲取代,聲調也拔得更高了,帶著刻意讓在場所有人都聽清的炫耀:
“哎喲我的乖兒子!出來啦?書念累了吧?快歇歇!”
她一把拉過兒子,指著他對陳時和兩個孩子道,
“陳兄弟瞧瞧,這才是我家的好孩子!
我們村百年難遇的讀書種子!
縣里明文書院的先生都親自夸過,說他天賦出眾,文章做得極好,將來必定能金榜題名,光宗耀祖!”
陳時聽著,嘴角抽了抽,
他哪想到還能遇上這么一出戲,
想著,他看向關浩的眼神不免帶了些憐憫,
被這種嬸嬸撫養,這孩子也是受罪不少。
而關浩的嬸嬸越說越得意,同時眼神瞟向旁邊低著頭、默默攥緊手中木刀的關浩,鄙夷不屑地冷哼一聲,語氣刻薄地補充道:
“不像我們家某些人,沒爹娘管教,不識得幾個大字,只知道舞刀弄棒,一身粗鄙武夫的莽撞氣!
送去武館也是白費米糧,能有啥出息?能給我家掙回半個銅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