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強對流天氣
- 說好民用火箭,殲星艦什么鬼
- 獵鷹九號
- 2205字
- 2025-07-31 17:43:34
落地烏市之后,眾人兵分兩路,李顯輝負責引導甘霖衛士的運輸車隊,分批趕往預定的增雪作業地點。
而陳鼎則領著魏助理、隋波、耿彪等人,去酒店放下行李后,外出閑逛。
烏市地處西域的戰略要沖,古時曾被稱唐輪臺城,唐代詩人岑參曾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如此描寫——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魏助理聽后,一臉驚訝的說:“原來這首詩是寫的這里呀,我從初中就在背,一直沒搞明白是哪里的白雪呢……”
陳鼎吟完詩,饒有興趣的講道:
“其實這首詩最早并非寫烏市,當年這里只是一片土城,直到乾隆時期,兆惠奉命平叛、把車輪放平滅了準噶爾族。”
“后來這一帶的軍臺、墩塘、驛站等土城,就像毛細血管一樣連成一片,構成了一座嶄新的城池,也就是烏市。”
“紀曉嵐、林則徐等人都曾來過此地,至于岑參作詩的唐輪臺城,舊址應該就在烏市境內,總之不會太遠……”
大家溜達在烏市的街頭,人潮涌動中是令人眼前一亮又一亮的西域美女。
各個鼻梁高挺、眼睛靈動、唇形上揚、體態豐腴,簡直與盛產美女的江南不相伯仲。
隋波不由得一聲感嘆:“左公千古啊!”
魏助理點頭:“老祖宗收復西域,哪能只是為了那點哈密瓜嘛。”
跟在身后的耿彪立馬耿直的說:“哈密瓜算啥,美女算啥,重要的是160萬平方公里國土啊。要是阿古柏真把這里奪了去,咱們現在來烏市恐怕就得要簽證了。
而從戰略意義上講,整個大夏除了防北邊、防東邊、防南邊,西部邊疆的防線就得退守到距離京州、僅僅一步之遙的張家口一帶了……”
耿彪是退伍老兵,話一出口就很直男,動不動就攀扯到軍事、戰略上。
雖然話糙理不糙,不過大家正談論著西域美女呢,這老小子忽然扯到國土防御上,確實挺煞風景。
好在眾人的注意力,很快被街上的各種美食轉移過去。
美美的吃了半條街,所有人都撐著圓滾滾的肚皮,回到酒店里休息。
等到次日,李顯輝開車載著陳鼎和歐陽靖出發,繞烏市附近轉悠了一圈,提前踩點。
第13屆冬運會的比賽場地,比較重要的兩處,是天山天池滑雪場和絲綢之路國際滑雪場。
分別鄰近天山博格達峰北坡、天山北麓的平西梁峰。
因而增雪火箭的增雪范圍必須要覆蓋這兩地。
歐陽靖作為公司最懂氣象的專家,在分析了氣象局給的云層數據和雷達回波后,判斷道:
“1月中旬的最后幾天,會有一股西伯利亞南下冷空氣和高原低渦東移形成的強對流天氣。”
“從雷達回波來看,云層厚度不低于8千米,大氣相對濕度超過了70%,滿足增雪的水汽條件!”
車子停在天山博格達峰的北坡腳下,耿彪伸頭望了眼白茫茫的雪山,嘀咕道:“這不是有雪嘛,還要繼續增啊?”
陳鼎則問道:“這種規模的強對流天氣,發射甘霖衛士的話,你估計能產生多少噸的降雪量?”
歐陽靖在本子上劃拉了幾下,列出算式后說:
“這次強對流天氣的積雨云規模太大了,高層云+底層云本就發展旺盛,再遇上天山抬升,云層又增厚了幾千米。”
“保守估計的話,這些積雨云的水汽含量不少于5千萬噸……全部轉化成強降雪的話,會膨脹十倍體積……”
雪的密度要比水的密度小得多,也就是5億立方米的降雪量。
耿彪一聽這個數字,頓時瞪大了眼睛:“這么多雪啊?那不得把整個烏市埋了?”
歐陽靖笑笑:
“那倒不至于,咱們此行只帶了兩百發甘霖衛士,重點是針對兩座滑雪場以及烏市城區人工降雪,并不包含烏市郊區、山區、牧場,談不上埋掉烏市。”
“所以實際覆蓋面積,也就占烏市全境的10%,一千平方公里吧。折算成20厘米積雪厚度的話,也就是2億立方的降雪量而已。”
老耿腦子還在轉彎,陳鼎接茬道:
“2億立方米的降雪量,就是2千萬噸水。而這片積雨云的總水量約5千萬噸,只要甘霖衛士能打下來40%的水汽,就能完成目標降雪量了吧?”
歐陽靖自信的點頭,“憑甘霖衛士的設計指標來看,我認為沒問題!”
陳鼎嗯了聲,又問:“增雪作業的時間,不能晚于1月17日,要在冬運會開幕式前72小時搞定。就從16日和17日定一個吧,你建議哪天作業?”
歐陽靖翻看了一下氣象資料,
“1月16日增雪作業要比1月17日更合適。”
“16日的平均氣溫,預計在-8~-20℃左右,而17日的平均氣溫在-5~-15℃左右,前一天明顯更冷一些。”
“劉勇教授說過,甘霖衛士的復合催化劑,溫度越低增雪效率越高。平均每降低一攝氏度,效率約提高10%!”
陳鼎點了點頭:“氣象這方面你是專業人士,那就按你的意見來吧。回頭聯系烏市氣象局那邊,將作業時間定在1月16日吧。”
增雪作業的時間就此敲定。
很快來到1月16日這天。
太空先鋒與烏市氣象局的分工劃分得很明確,前者負責天山博格達峰北坡、天山北麓平西梁峰的兩座大型國際滑雪場,也就是冬運會的主場區。
后者則負責烏市的城區。
陳鼎、魏助理、李震虎等人來到天山的博格達峰北坡,李顯輝、隋波、耿彪、歐陽靖等人則去了平西梁峰。
兩邊各布置了100發甘霖衛士火箭,十連發的發射架固定在山腳的巖石上。
包括太空先鋒和氣象局支援過來的數十人,正七手八腳的調試發射仰角。
組委會的現場負責人叫巴圖爾,他過來熱情的跟陳鼎打招呼。
“聽說你們的新型增雪火箭,每一發能帶來10萬噸的降雪量啊?這次冬運會的場地能否雪量充沛,全靠你們啦。”
陳鼎低調道:“這不還有烏市氣象局嘛,咱們是通力協作。”
“烏市氣象局那幾枚老炮就算了,就算全拉出來,也增不了多少雪。要不是你們財大氣粗,一口氣拉來200發火箭,我們都打算開造雪機了。”
陳鼎笑笑說:“要是這次增雪效果不錯,你們怎么也得幫著宣傳一下吧,我們也是小本生意啊?”
巴圖爾拍拍胸脯說:“沒問題,我們西域人從不會欠人情,肯定幫你把這個……這個甘霖衛士給宣傳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