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引雷火箭
- 說好民用火箭,殲星艦什么鬼
- 獵鷹九號
- 2102字
- 2025-06-28 11:17:18
回到紅磚小樓,除了三劍客部門以及機械加工部有專屬廠房外,其余員工都在此地辦公。
一層東側還有間食堂,阿姨打菜從不抖勺子。
陳鼎溜達一圈,在辦公室坐下。
他沉思片刻后,打開電腦創(chuàng)建Excel文檔,列出了幾個人名。
這些是前世追隨過自己的技術骨干,但陳鼎只能依稀記得最拔尖的幾個。
他打算讓HR呂濤去試試,能否提前挖到公司來。
只要肯來,什么簽字費、安家費、百萬年薪、股票期權的,統(tǒng)統(tǒng)可以按最高待遇給!
不愿來……那就日后再說吧。
反正這條時間線還早。
將Excel表發(fā)給呂濤后,魏助理敲了敲房門,步履翩翩抱著一摞文件走來。
飄過一股馥郁的覆盆子香水味。
魏助理屬于典型的新新人類,有著職場新人的熱情認真勁兒,挑染成紅色的披肩發(fā)和無色透亮的唇彩又炫耀著青春時尚。
再加上一雙劍鋒似的眉毛和大大的杏眼,導致陳鼎每回看她都有種‘頭角崢嶸’的觀感。
“陳總,這些單據(jù)麻煩您簽一下字。”
“還有三司索要的審查文件,我們還需要提供先鋒1號的三百多個數(shù)據(jù)項目,以及一部分內(nèi)網(wǎng)系統(tǒng)的訪問權限……”
陳鼎拾起文件,粗略掃了一眼,“三司是不是有強迫癥啊,連更換過濾器這種小事也要問一嘴?”
魏助理愛莫能助的聳聳肩,“沒辦法,誰讓人家是規(guī)則制定者呢!”
宇航局、國科委、航工部,人家的規(guī)矩就是硬道理,陳鼎也無話可說,只能簽字蓋章。
接著便問:“公司賬上,能靈活調(diào)用的資金還剩多少錢?”
魏助理掰著手指頭算:
“昨天發(fā)工資、還貨款花了500萬,重建試車臺又花去400萬。”
“另外先鋒1號的未來訂單,需要預留制造、測控成本2800萬。不過客戶一般會預付30%定金,所以留1500萬就夠了?!?
“最后賬上能靈活調(diào)用的資金還剩600萬……其中400萬是未來半年員工薪資、房租水電的預算……”
陳鼎差點被茶水給嗆到,瞪著一本正經(jīng)算賬的小助理說:
“三千萬就這么沒了?我那么大的一張支票,才回來兩天就剩六百萬了?”
魏助理乖巧的點頭,“是的陳總,我們未來半年,要用這筆錢想辦法賺夠三千萬呢?!?
陳鼎嘆了口氣,揮揮手道:“行了,你走吧,把孟星海、聶小茜和魯翔喊過來!”
魏助理如蒙大赦的溜走了。
很快,動力部、航電部、機械部的三位主管聯(lián)袂而至。
陳鼎正費力的拖出一個小黑板,見到三人后,示意他們坐下。
“今天找你們不為別的,就是聊一下引雷火箭的事。”
陳鼎在黑板畫出兩道波浪線,分別代表天空和大地。
“設計引雷火箭的話,首先要明白它的原理。雷電的誕生,都源自于對流旺盛的雷暴云?!?
“在打雷之前,云層中的對流運動會導致水汽、冰晶等顆粒摩擦生電,并積聚大量的負電荷,而地面會生成相應的正電荷?!?
“當正負電荷的強度超過空氣的絕緣極限時,空氣就會被擊穿、產(chǎn)生強烈的放電通道,于是發(fā)生了打雷!”
聶小茜聽后,一頭霧水的問:“那引雷火箭的作用,是干擾這個放電過程嗎?”
陳鼎打了個響指,
“沒錯。雷電為什么危險?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可預測,沒人知道它下一秒會劈在哪里,可能是電視塔、煙囪頂、變電站或者是裸露的輸電線路上?!?
“而引雷火箭,就是在云地之間的空氣被擊穿前,人工制造一條放電通道,提前釋放自由電荷,來實現(xiàn)主動防雷!”
孟星海沉吟片刻,說:“就像富蘭克林的風箏實驗?”
民間傳言,富蘭克林曾用風箏放飛到雷暴云下方,雨水打濕風箏線后,云層中的電荷便傳遞下來,成功證明雷電并非‘上帝的怒火’、而是大氣靜電放電現(xiàn)象。
陳鼎點頭道:“引雷火箭的發(fā)射過程,其實就是把富蘭克林的風箏換成了火箭?!?
魯翔問:“是風箏的引雷效果不好?”
“是不夠快!”
陳鼎說:“雷暴云的電荷速度,1秒鐘就能跑1千米,因此擊穿空氣的時機,幾乎是轉瞬之間出現(xiàn)。如果想人工釋放電荷,就得有比風箏更快的引雷工具?!?
孟星?;腥淮笪颍骸岸祟愖羁斓墓ぞ?,就是火箭!”
陳鼎在黑板畫出一枚小小的彈頭,彈尾連著一串金屬絲,講道:
“在雷暴云的電荷密度,達到觸發(fā)雷電、擊穿空氣的成熟條件之前,人工發(fā)射這枚火箭,并拖拽著金屬絲飛上幾百米的高空?!?
“屆時,金屬絲會形成放電通道,讓這些蠢蠢欲動的自由電荷沿著通道放電,使原本隨機發(fā)生的自然雷電在指定的地點釋放!”
聶小茜眼睛亮閃閃的說:“那我們以后就是雷神啦?能隨意掌控大自然的雷電了?”
“沒那么容易,雖然引雷原理一目了然,但實戰(zhàn)中真要做到引雷,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
陳鼎在黑板上寫了幾個關鍵詞——
箭體結構、金屬絲、飛行速度、引雷時機、制導系統(tǒng)。
“箭體結構的事,暫時由我負責,我會盡快拿出一份圖紙,交給魯翔加工樣品。”
“金屬絲是一個重要的部分,魯翔在車間試著拉幾條,要求有三點:長度不低于1000米、總重不超過2千克,且不能被輕易拉斷!”
魯翔記在本子上,雙眉緊蹙:“要長要輕要結實,確實有點挑戰(zhàn),我回去試試吧。”
“老孟,引雷火箭的推進劑部分,交給你來做。要求只有兩點,飛行速度不超過200米/秒、滯空時間不低于30秒。”
孟星海接下任務,“我會盡快搞定推進劑配方!”
最后,陳鼎盯著聶小茜瘦瘦的瓜子臉道:
“引雷火箭不需要多么復雜的航電系統(tǒng),你就負責設計一個慣性導航平臺,確保垂直上升、不偏離目標云層即可。”
“另外你開發(fā)一個預警模型,使程序能通過計算雷電流波形和地面電場強度,自動輸出‘點火倒計時’,幫助使用者‘傻瓜式發(fā)射’?!?
聽到第二個要求,聶小茜摸摸頭說:“陳總,這得需要專業(yè)的氣象人員指導吧,我不懂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