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枯榮妙理,準備回歸
- 洪荒:三代首徒,師承西方二圣
- 臨湖賞雪
- 2080字
- 2025-06-23 23:12:38
時間長河依舊洶涌澎湃。
千年時間后。
云妙州的靈氣濃度已經恢復到一個非常可觀的程度。
地脈當中,無數陰煞怨氣被那悠揚的笛音凈化,甚至恢復了往日的清明。
只是,這些怨靈畢竟已經存在洪荒多年,如今凈化雖是一種解脫,但也無法徹底長時間停留。
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終究會歸寂于天地間。
當然,這對它們而言也是一種解脫。
大地深處。
易清扎根地脈,可以看到,云妙州的地脈經過這幾千年的蘊養,已經初步恢復過來。
雖然距離全盛時期還有差距,但易清境界有限,能做到這一點已經非常不易。
值得一提的是。
這數千年修補地脈,易清除了從地脈當中感悟大地生機之外,他還領悟了枯榮妙理。
枯榮之道,似乎只關乎于草木,但實際上此道契合的是洪荒萬物。
對于草木生靈,枯榮之道只是表現的更加明顯。
但洪荒萬物,皆有枯榮。
仙山不會永遠茂盛,水澤不會永恒盈澤。
四季輪換間,便是繁榮與枯敗的轉化。
凜冬與盛夏,便是榮枯之間的極端。
易清修補云妙州地脈三千年。
加上之前修復忘塵山地脈。
數千年歲月更迭,易清對于枯榮妙理看的多了,日積月累下,這才最終沖破桎梏,一朝頓悟,對枯榮之道有了一種通透的理解。
當然,對枯榮之道雖然描述為通透,但實際上也只是叩開了此道之門,窺得了此道的一絲妙理而已。
叩開一道之門,便算是成功入道。
準提師父當初傳授他的須彌山傳承中,除了神通功法,修行要點之外,還有關于洪荒整體修行大道的常識。
簡單來說,洪荒修行,前期是修煉自身,累積底蘊,后期是修煉法則,參悟大道。
像金仙以前的境界從低到高分別是:地仙、天仙、真仙、玄仙。
玄仙之后,便是金仙。
而金仙之前的四個境界看似繁多,但對于修行大道而言只是基礎。
四個境界貫穿下來,最終對于修行大道只有一個目的——識道。
識辨洪荒三千大道,為未來的道途夯實基礎。
基礎牢固,識道夠多,便有機會晉升金仙。
晉升金仙,也意味著可進入修煉大道第二個階段——入道。
入道,即是在此前識道積累的過程當中選擇契合自身的大道,深入其中,進一步體悟大道之妙。
比如易清,他是先天靈根化形,天生契合生機、造化、大地、草木、生命等大道的修行。
同時因為其草木特性,所以對于枯榮之道也有天賦。
也正是因為如此,易清這三千年才順利叩開了枯榮之道的大門。
叩開某道之門,便可進入大道修行第三步。
——明道。
金仙入道,是從幾條大道當中選擇出最適合自己的大道。
而到了太乙明道,便是徹底明確一條主修之道,繼而徹底貫穿生靈修行大道的始終。
未來無論到大羅金仙還是準圣,亦或者圣人。
都將從這一條大道上一走到底。
當然,也不是說明道之后生靈就絕對不能再修煉其他大道,而是分出主次。
在主次有序的前提下,依舊可以選擇其他輔道進行修行。
否則主次不分,大道失衡,對于踏上修行大道之路的生靈來說是大忌。
……
至于明道之后,便是大羅的范疇,準提師父所授的須彌山傳承中便沒有記錄了。
易清估計,兩位師父是怕自己知道的太多,對未來大道產生高不可攀的負面情緒,或者怕自己知道太多,好高騖遠,所以才只傳授到了太乙金仙。
不過對此,易清也不在乎,他向來實際,注重眼下。
如今他已經叩開了枯榮之道的大門。
也足以說明了他在枯榮之道上的天賦。
未來若是沒有意外,他突破太乙金仙之后,應該會明枯榮之道。
至于造化與生機。
這兩條道對于易清來說也非常適合。
但是經過多年修補地脈,尤其是叩開枯榮之道的大門后,他卻覺得這兩條大道雖然好,卻有些片面。
比如造化之道,此道玄妙,是一種目的。
是無中生有的創造,由內而外的演化。
而生機之道,此道精深,是一種過程。
是既有之物的生長,是由實轉虛的永恒。
簡單來說,造化側重于虛,側重于精神,側重于從無到有。
生機則側重于實,側重既有之物,側重由實轉虛。
二者彼此類似,卻似是而非,均博大精深,潛力無窮。
可這兩條大道對于如今的易清看來,卻有一個缺點。
那就是二者的側重點都象征繁榮的生,卻缺少了沉寂的死。
洪荒萬物,皆有陰陽兩面。
比如水火,比如生死,比如天地,比如枯榮。
那么萬物生長,也應該有陰陽兩面。
不能只有生機與造化,而是要兼顧凋敝與毀滅。
二者結合,彼此之間相互轉換,如此,才能生生不息,陰陽平衡。
而眼下易清所參悟枯榮之道,便是兼顧陰陽之道。
枯萎是陰,繁榮是陽,二者之間相互轉化,相互平衡,共同演繹,這才是易清心中完美的大道。
至于對易清同樣契合的造化之道跟生機之道,他不會放棄,而是會在未來當成當成輔道去參悟。
畢竟枯榮之道中,原本就包含了一部分造化與生機。
以后易清將這兩道當做輔道,參悟之余說不定還會觸類旁通,提升對枯榮之道的感悟。
……
大地深處。
此刻,易清心情大好,除了叩開了枯榮之道的大門這個原因外,還有云妙州整體修行環境的提升。
再加上有了尋幽骨笛的作用,對地脈中那些陰煞怨氣也有了凈化的辦法。
綜合這些,易清才覺得內心愉悅。
不過開心之余,易清也準備回道場一趟了。
上一次畢方之災,他也只是在外圍匆匆撲滅了蔓延的山火。
卻并沒有回到山中。
現在距離畢方之禍又過去千年,云妙州的地脈修復也有了不小的進展。
忙碌了這么多年,易清自然便動起了回去看看的念頭。
正好,這趟回去他還可以將此前的功德消化,正式將修為晉升到金仙后期。
同時,還能將尋幽骨笛也煉化一番,繼續提升其效果與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