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殘缺之法
書名: 疊甲百萬,仙人見我亦低眉作者名: 騎龜龜的蝸牛本章字數: 2470字更新時間: 2025-07-18 07:30:00
在孟無極的靜修之地,林天并未過多停留。
孟藍在前引路,一身青衣,神色淡然,并未多言,領著林天與林月璃二人,穿行于云霧繚繞的山道之間。
作為真傳弟子的府邸,并非尋常山洞,而是一座被大法力挪移而來的獨立山頭,其山腹被徹底貫通,自成一方天地。
洞府之內,空間遼闊,方圓足有幾十畝,山石草木,流泉飛瀑,一應俱全。
一道道無形的大陣深植于山體脈絡之中,牽引著磅礴的山河之氣,化作濃郁的靈霧充斥著這片空間。
“這里就是你的洞府了,隔壁那座是月璃的,兩座府邸之間有傳送陣法相連。”孟藍的語氣雀躍,指了指兩座相鄰的山門。
“林師弟,若是有事可以通過身份令牌聯系我。”
話音落下,孟藍便轉身離去,她此刻迫不及待要投入修行,她被林天拉開太多了。
待孟藍的氣息遠去,林天才將那枚蒼木戒指遞給了林月璃。
“月璃,這是一枚儲物戒,里面有我為你準備的修行資糧。”
“除此之外,此戒亦是一件玄兵,若日后精氣神有所虧空,可耗用靈石催動,有溫養恢復之效。”
林月璃眼眸一亮,小心翼翼地接過戒指,感受著其中蘊含的生機,開心地戴在了手上。
林天的神色卻很平靜,他看著林月璃,緩緩說道:“接下來的時日,你便在此處靜修,不可有絲毫懈怠。”
“百日筑基,當求無缺無漏,這一步,關乎你未來成道之根基,萬萬不可大意。”
“是,兄長。”林月璃重重地點頭,收斂了臉上的喜悅,神情變得肅穆。
林天不再多言,轉身走入自己的洞府深處,隨著洞府大門轟然閉合,此地徹底與外界隔絕。
而林月璃也依言進入自己的洞府,開啟了府邸的所有禁制,開始了她修行路上的第一次真正閉關。
洞府深處,林天盤膝而坐,山河之氣自四方匯聚而來,濃郁得近乎化為實質,將他整個人包裹其中。
他的心神,則完全沉浸在一片浩瀚的訊息洪流之內,那是山河老祖畢生修持的經驗與感悟,此刻正毫無保留地在他識海中鋪陳開來。
萬岳鎮獄經!
此法開篇,便直指修行要意——以己身為獄,納萬岳為鎮,鎮壓無窮地獄。
字里行間,透著一股霸道絕倫的意志,其立意之高,遠非武圣所能企及。
在山河老祖留下的記憶碎片中,這位活了近千年的老怪物,對此法的評價只有一個——殘缺。
在他看來,這卷功法,根本不是一門獨立的法,更像是一篇驚天動地法門的前置,甚至只是那前置法門中的一部分。
可惜,后續的道路,連山河老祖也無從窺見。
林天心念微動,開始按照經文所載,觀想真形。
在他的體內,神念構建出一座巍峨大岳的輪廓,它高聳入云,鎮壓四極,似乎要將他自身化作一座囚籠。
然而,這座山,終究只是徒有其形,未得其神。
他能勉強觸碰到一絲所謂的“鎮獄真意”,卻也僅限于此,無法再深入分毫。
按照老祖的經驗,想要真正修行此法,至少需要踏入煉竅之境,以周身竅穴溝通天地,引萬岳真形入體,才算真正入門。
武圣境界,在這門功法面前,僅僅是站在了起步的門檻上而已。
林天緩緩合上雙目,心神徹底沉寂,將那因功法立意過高而產生的雜念盡數斬去。
他的意識沉入己身,那片金色的氣血之海廣闊無垠。
此前觀想出的大岳輪廓,雖有其形,卻終究是無根浮萍,漂浮于氣血之上,稍有波瀾便會動蕩不休,無法承載那“鎮獄”之意。
“法門有云,以己身為獄,納萬岳為鎮......”
洞府之內,那原本溫和流淌的山河之氣,驟然暴動,化作一道道肉眼可見的玄色氣龍,被一股無形而霸道的力量強行攫取,瘋狂地涌入林天的體內。
他整個人化作一個吞天噬地的黑洞,盤坐于靜室中央,周身三萬六千個毛孔盡數張開,吞吐著海量的天地精氣。
“轟隆!”
激蕩的金色氣血之海中,一尊萬丈神山驟然拔地而起,其勢撐天拄地,仿佛化作了傳說中撐開天地的太古不周之山,上托無垠蒼穹,下鎮九幽地獄。
浩瀚的氣血之海隨之沸騰,嘩啦啦地流動起來,化作一條條蜿蜒的金色大河,環繞著神山盤旋而上,沖刷著山體的每一寸角落。
隨著這無邊氣血的沖刷與滋養,那座巍峨大岳的真形,開始由虛化實,逐漸凝練。
林天整個人仿佛化作了一個深不見底的黑洞,體內的金色汪洋不斷咆哮,一次次拍打在那座愈發凝實的大岳神山之上。
林天的氣息隨之節節攀升,愈發地浩瀚磅礴,一股充斥著無邊力量的威壓自他體內彌漫開來,仿佛一尊自太古中蘇醒的神祇,降臨于此,鎮壓一切。
終于,當最后一縷山河之氣被吞入體內,林天的身軀猛地一震。
一股凝練到極致的玄黃神光,自他的天靈蓋悍然沖霄而起,將洞府的穹頂都沖擊得嗡鳴作響,無數陣紋顯化,才堪堪擋住這股威勢。
那原本懸浮在氣血之海的虛幻大岳,此刻已然徹底凝實,并且染上了一層鎏金之色,牢牢鎮壓著林天那一身狂暴的氣血,他感覺自身充滿了爆炸性的力量。
林天緩緩睜開雙眼,他低頭,審視著自己的手掌。
皮膚之下,隱有一座山岳神紋流轉,虬結賁起的肌肉之中,蘊藏著足以撼動山岳的恐怖力量。
他只需心念一動,這座神山便可顯化于外,鎮壓強敵。
“這,才算是剛剛入門。”
......
神都,大玄皇城。
金鑾殿內,百官垂首,唯有御座旁,鎏金香爐中升起的一縷青煙,筆直向上,未有絲毫搖曳。
一名御史剛剛奏報完畢,言及山河宗林天之事,殿中便有不忿之聲響起。
兵部尚書一步出列,聲如洪鐘:“陛下,六宗之患,已如附骨之疽。”
“今山河宗再添天驕,若不趁其未豐,雷霆剪除,恐成心腹大患!”
“王尚書此言差矣。”太傅顫巍巍地走出,聲音雖老,卻字字清晰。
“六大道宗傳承千載,其底蘊深不可測,貿然開戰,必將國力耗損,非社稷之福。”
“哼,太傅此言,無異于養虎為患!”王尚書雙目圓睜,“今日不除此獠,來日他登臨絕頂,我大玄拿什么來擋?”
“你……”
“夠了。”
龍椅之上,玄王平淡的聲音響起,殿內爭吵戛然而止。
他的目光掃過爭得面紅耳赤的兩位重臣,最終,落在了班列之首,那個始終沉默不語的身影之上。
鎮北王蕭無咎,身著玄黑王袍,甲胄內襯,自始至終眼觀鼻、鼻觀心,仿佛殿上的爭論與他無關。
“鎮北王。”玄王的聲音再次響起。
“臣在。”蕭無咎踏出一步,動作干脆利落。
“備厚禮,你代朕往山河宗,恭賀其喜得佳徒。”
此言一出,王尚書與太傅皆是一愣。
玄王嘴角勾起一抹難明的弧度,繼續說道:“也讓六宗看看,我大玄的氣度。”
“順便……替朕看一看,這位不世出的天驕,天賦究竟如何,山河宗的水,又到底有多深。”
蕭無咎抬起頭,眼中并無波瀾,他也早想去探一探山河宗了。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