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宋玉

在《楚辭》里,可指名的作家,屈原以外,便是宋玉了。《史記》在《屈原列傳》之末,提起這樣的一句話:“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司馬遷并沒有說起宋玉的生平。在《漢書·藝文志》里,于“宋玉賦十六篇”之下,也只注著“楚人,與唐勒并時,在屈原后也”。《韓詩外傳》(卷七)及《新序》(雜事第一及第五)里說起,宋玉是屈原以后的一位詩人,事楚襄王(《韓詩外傳》作懷王)為小臣,并不得志。他在朝廷的地位,大約是與漢武帝時的司馬相如、枚皋、東方朔諸人相類。與他同列者有唐勒、景差諸人,皆能賦。他的一生,大約是這樣的很平穩(wěn)地為文學(xué)侍從之臣下去。他的死年,大約在楚亡以前。他與屈原的關(guān)系,以上幾部書都不曾說起過。只有王逸在他的《楚辭章句》上說:“宋玉者,屈原弟子也。”(《九辯·序》)這話沒有根據(jù)。大約宋玉受屈原的影響則有之,為實際上的師弟則未必然。他在當(dāng)時頗有一部分的勢力,他的鋒利的談片,或為時人所艷稱,所以他有許多逸事流傳于后。

他的著作,《漢書·藝文志》說有十六篇,今所有者則為十四篇。在其中,唯《九辯》一篇,公認為宋玉所作,并無異議。這一部大作,也實在是足以代表宋玉的文藝上的成功。她是以九篇詩歌組成的。那九篇的情調(diào),也有相同的,也有不相同的,大約決不會是同時之作。《九辯》之名,或為當(dāng)時作者隨手所自題(《九辯》原為古詩名),或為后人所追題。在《九辯》里的宋玉,其情調(diào)與屈原卻大有不同。他也傷時,然而他只說到“悼余生之不時兮,逢此世之俇攘”而止;他也怨君之不見察,然而他也只說到“君棄遠而不察兮,雖愿忠其焉得?欲寂漠而絕端兮,竊不敢忘初之厚德”而止;他也罵世,然而他只說到“何時俗之工巧兮,滅規(guī)矩而改鑿。獨耿介而不隨兮,愿慕先圣之遺教”而止。他是蘊蓄的,他是“溫柔敦厚”的。

《九辯》里寫秋景的幾篇是最著名的:“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慓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泬寥兮天高而氣清,兮收潦而水清。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愴恍悢兮,去故而就新。坎廩兮貧士失職而志不平,廓落兮羈旅而無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憐。”簡直要一口氣讀到底,舍不得在中途放下。

宋玉的其他諸作,除《招魂》外,自《風(fēng)賦》以下,便都有些靠不住。一則他們的文體是疏率的,與《九辯》之致密不同。再則,他們的情調(diào)是淺露無余的,與《九辯》之含蓄有情致的不同。三則,他們的結(jié)構(gòu)是直接的,與《九辯》之纏綿宛曲者又不同。且像那樣的記事的對話體的賦,一開頭便說“楚襄王游于蘭臺之宮,宋玉、景差侍”(《風(fēng)賦》),便說“昔者,楚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之臺”(《高唐賦》),便說“楚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之浦”(《神女賦》),顯然不會是出于宋玉本人之手的。且《高唐賦》中簡直地寫上了“昔者,楚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之臺”,這還不是后人的追記嗎?《笛賦》中還有“宋意將送荊卿于易水之上,得其雌焉”之語。宋玉會引用到荊卿的故事嗎?又《登徒子好色賦》與《諷賦》皆敘的是一件事,結(jié)構(gòu)與情調(diào)完全是相仿佛的。《高唐賦》《神女賦》與《高唐對》三篇也敘的是同一的事件。假定他們?nèi)撬斡駥懙模趾伪貙懘送瑯拥娜舾善兀慷谝淮我娪凇豆盼脑贰返摹兜奄x》《大言賦》《小言賦》《諷賦》《釣賦》《舞賦》,其來歷更是不可問的。劉向見聞至廣,王逸也博采《楚辭》的作品。假定當(dāng)時宋玉有這許多作品流傳著,他們還不會收入《楚辭》之中嗎?

此外,楚人之善辭者,尚有唐勒、景差二人。《漢書·藝文志》著錄唐勒賦四篇,無景差的作品。《史記》卻提到過景差。王逸說:“《大招》者,屈原之所作也。或曰景差,疑不能明也。”朱熹則斷《大招》為景差之作。但這二人都不甚重要。景是楚之同姓,景差大約與宋玉同時。唐勒也是與他們同時,也事楚襄王為大夫,且嘗與宋玉爭寵而妒害他。唐勒的作品,絕不可見。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里只有他的《奏土論》的殘文數(shù)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山县| 塔城市| 雷山县| 泰来县| 丹江口市| 宁强县| 乳源| 如东县| 台州市| 鹰潭市| 招远市| 建宁县| 峡江县| 新余市| 平邑县| 遂川县| 凤山市| 绥德县| 沽源县| 黑水县| 宁海县| 庄浪县| 乡城县| 河北省| 独山县| 嵊州市| 堆龙德庆县| 来凤县| 子洲县| 阿拉善右旗| 山阳县| 本溪市| 永定县| 宁晋县| 普宁市| 同仁县| 余干县| 城口县| 当雄县| 西畴县| 门头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