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夜里。
浮黎市郊區靠近樹林的一片空地。
這塊兒長度接近一公里的狹長空地,就是反抗組織選好的空投場。
這片區域遠離主干道和村鎮,周圍的樹林方便轉移,不易被布萊梅巡邏隊察覺。
二十多名浮黎市各個職業的反抗者們潛藏在樹林里,他們保持著接近絕對的靜默,連咳嗽都要拿布捂著。
身后的樹叢中平躺著十幾輛自行車,這些自行車后面還帶著拖車,有點像黃包車的樣子。
其實這就是載客的車,不同于東方民國的人力拉車,歐洲大城市都是騎著自行車,在后面的拖車里載客。
白天部分反抗者騎著他們去拉客人,夜晚偷偷借來了這些車,方便迅速轉移物資。
除了樹林里等待的二十多個人,前方的空地上,已經站著五個人。
他們排成了一個三角形,手中拿著蒙著紅布的手電筒,
他們便是信號組,負責和空投飛機對暗號,是最危險的角色。
因為信號組站在空地上,更容易被布萊梅巡邏隊發現,同時他們會在發現天上來飛機時,用手電和飛機對暗號。
但因為各種因素,空投飛機在布萊梅占領區出現的時間并不精確。如果天上正好飛來的是布萊梅的夜間巡航戰斗機,那信號組將有致命危險。
他們等了一會兒,聽到天上傳來了飛機低空飛行的引擎轟鳴聲,立即按照計劃打開了手電。
手電向天上照著,并有節奏地一開一關,打著預先在電臺里約定好的信號。
這是他們最緊張的時刻,很有可能,接下來迎接的不是空投,而是一連串的機炮掃地或者航空炸彈!
所幸,飛機也按照信號發出了一枚綠色的信號彈。
信號組頓時松了一口氣,如果空投飛機回應的信號不對,他們也得中止此次行動,立即熄滅所有燈光,全員立即撤離。
因為那樣可能是布萊梅偽裝的飛機,專門用來誘捕這些反抗組織,同時給地面搜捕部隊爭取時間的。
既然已經確定了空投飛機沒有問題,信號組立刻收起了手電,向前跑去,點燃了地上提起擺好的篝火。
嘩的一下,長長擺放的篝火被點燃,若從天上看去,燃燒成了一個“L”型。
這是信號組在向天上的飛機表明他們這個空投場的方向和當天的風向。
飛機按照“L”長的一邊進行空投,可以確保空投落在長條形的空投場上,同時“L”的短邊長度在提示飛行員此時的風速大小。
飛機在天上盤旋了兩圈,找好角度后,立即以一個約160千米每時的速度飛過空投場。
同時飛機屁股的艙門打開,一個個綠色的集裝箱被機組人員推了出來。
這種集裝箱并非是后世輪船貨運的那種方方正正的大型金屬集裝箱。其是木制的,要小很多,成圓柱形。
每個集裝箱飛出機艙后,上面都展開了三個降落傘。
“砰——”
集裝箱落地,發出了巨大的聲響。
從飛機離開的一瞬間,樹林里藏著的大部隊立即沖了出來,無聲地奔向集裝箱的落點,只留下了少數幾個人盯著遠處繼續警戒。
這是一場生死時速的比拼,地面的篝火、集裝箱落地的聲響、天上的飛機都有可能隨時把布萊梅巡邏隊引來!
即使飛機在接近空投場前,已經拋灑了大量鋁箔條來干擾布萊梅軍的雷達,但依然有很大風險。
反抗者們分工明確,他們看著集裝箱上的編號,優先打開了其中幾個,把里面最重要的電臺、武器箱取了出來。后面的人立即推來帶著拖車的自行車,將這些東西裝好,騎著就走。
有一人拿著大剪子,專門負責剪斷集裝箱上的傘繩,然后熟練地將巨大的降落傘疊好。
這都是上等的布料,之后可以交給瑪蒂爾德女士改制成各種衣物。
空投的成本和危險都很大,一次飛機運載的物資必須盡可能多。這么多的物資,僅靠這二十多個人跑一趟肯定是運不完的。
于是反抗組織早就在附近選好了幾個臨時藏匿點,先把物資藏在這些地方,再慢慢地往浮黎市運。
這些地方往往都是附近的地窖、干草垛、廢棄礦洞、墓穴。
騎著自行車的那些人走后,又有幾人扛著幾箱物資跑去了最近的臨時藏匿點。他們要盡可能的快,每慢一分都在加大被布萊梅巡邏隊發現的風險。
如此這么往復了幾趟,就已經半個多小時過去了。
自行車隊載滿了最后一批物資,在冬夜里累得滿頭大汗的反抗者們,站著吃力地蹬起了自行車,滿載著收獲前往臨時藏匿點。
因為是最后一趟,那些事先徒步搬運的人也不再搬運了,拿起了掃把,開始清掃沉重運貨自行車留下的車轍。
另一些人在拾起周圍掉落的各種包裝袋和碎片。
至于沉重的木制集裝箱,就無法帶走了,他們會在最后將其焚毀,不把上面的信息留給布萊梅。
眼看著這次成功的接受空投行動已經迎來了尾聲,反抗者們雖然都累得氣喘吁吁,眼中卻也迸發出了興奮的火焰。
就在這時,遠處放哨的人突然跑來,低聲說道:“布萊梅巡邏隊來了,快跑!”
一時間,所有人都立即停下了手頭的工作,向一旁的林間鉆去。
“跑、跑、跑!”
“按各自的逃跑路線,返回安全屋!”
一個大個子一邊吩咐著,一邊將點燃的火把扔到了集裝箱上。
之前已經澆好了油,火焰頓時熊熊升起。
“不準動!”
布萊梅巡邏隊沖著火光跑了過來,但當他們看清眼前只是一群在燃燒的集裝箱時,立即向著樹林里放槍。
“砰——”
“嗖——”
一發發子彈擦著反抗者們的頭皮飛了過去,讓他們緊張地跑得更快了些。
對著茂密的樹林里開槍,命中率還是比較低的,但當樹林里面不止一人的時候,難免有一兩槍蒙中了。
“啊!”
一名反抗者被卡爾栓動步槍的子彈貫穿了肩膀,倒在了地上。
他捂著肩頭掙扎了一下,沒能爬起來。
子彈形成的空腔效應讓他身體都是麻木的。
之前扔火把的那名大個子,見這位同伴倒了下去,二話不說,立即回頭,將他扶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