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1] 蔣桂戰爭[2]
一九二九年秋
風云[3]突變,軍閥重開戰。灑向人間都是怨,一枕黃粱再現[4]。
紅旗躍過汀江[5],直下龍巖上杭[6]。收拾金甌[7]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這首詞最早發表在《人民文學》一九六二年五月號。
[1] 〔清平樂(yuè)〕詞牌名,本是唐教坊曲名。
[2] 〔蔣桂戰爭〕指1929年春發生于國民黨南京軍閥蔣介石和廣西(簡稱“桂”)軍閥李宗仁、白崇禧之間的戰爭。毛澤東在1928年10月《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一文中曾經指出:“國民黨新軍閥蔣桂馮閻四派,在北京天津沒有打下以前,有一個對張作霖的臨時的團結。北京天津打下以后,這個團結立即解散,變為四派內部激烈斗爭的局面,蔣桂兩派且在醞釀戰爭中。”1929年4月,蔣、桂兩派間果然爆發了戰爭,所以詞中稱為“風云突變”。1929年的軍閥戰爭給紅軍的發展造成了一個有利條件。1929年3月,紅四軍由江西進入福建西部,占領長汀,5月、6月三次占領長汀東南的龍巖,9月占領長汀以南龍巖以西的上杭。這首詞作于紅軍攻占上杭之后,當時閩西新革命根據地正在開展“分田分地”的土地革命。
[3] 〔風云〕風起云涌,比喻變幻莫測的形勢。這里指時局。
[4] 〔灑向人間都是怨,一枕黃粱再現〕蔣介石發動新的軍閥戰爭,這場“風云”變出的暴雨,只引起深受痛苦的人民的怨憤;他的武力統一中國的野心,不過是又一場黃粱夢而已。唐沈既濟小說《枕中記》敘述,盧生在邯鄲客店里向道士呂翁訴說自己的窮困不得志,當時店主正在蒸黃粱(黃小米)做飯;呂翁給盧生一個瓷枕,要他枕了睡,盧生枕后在夢里果然享盡榮華富貴,醒來時黃粱還沒有蒸熟。
[5] 〔汀江〕韓江上游,源出福建省西部長汀,南流入廣東省境內。
[6] 〔龍巖上杭〕當時是福建西南部的兩個縣,上杭位于龍巖之西。
[7] 〔收拾金甌(ōu)一片〕化用黃興《臨江仙》“收拾金甌還漢胤”句。甌是古時杯盆一類的容器。古人常把金甌比喻國家疆域完整無缺。南北朝時的梁武帝曾說:“我國家猶若金甌,無一傷缺。”(《南史·朱異傳》)“金甌一片”,在這里比喻寶貴的革命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