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當然不行!
- 醫生:從鄉縣小醫到腫瘤大咖
- 雞蛋青菜炒年糕
- 4423字
- 2025-07-12 17:01:00
沈默并不知曉手術室中發生的事情,不過他也不是小白了,當即領著陸剛,回到了自己科室。
腫瘤科里,崔勇暉的座位依舊空蕩蕩的,小護士鶯鶯燕燕聊著家常,科里的病人也都一如既往的平穩。
沈默在自己辦公位前坐下,熟練地將歐文雄的信息和檢驗檢查結果匯總,在手機上快速敲擊,準備編成微信,發給崔勇暉。
職場是要講究輩分和規矩的,醫院同樣如此,雖然在沈默看來,崔勇暉未必回他的信息,就算回了,也未必會有用,甚至大概率可能是直接叫他去請教孫新民,畢竟崔勇暉的心思好像最近都沒在科里。
但無論結果如何,逐級匯報這一步,非特殊情況,不能越了。
微信的內容有些冗長。
編輯的間隙,沈默和陸剛簡單交流起來。
讓他有些驚訝的是,陸剛對于這份病例,倒還真能說出個一二三來。
“你是說……歐文雄還是比較像是肺部腫瘤、肺炎,或者是肺結核?”沈默雙手在手機上快速輸入,調整思緒的功夫,抽空抬頭看了眼陸剛。
陸剛挑了挑眉,濃眉大眼里多了幾分得意,道:“是啊默哥,我研究生導師是肺部腫瘤方向的,課題還是關于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方向的呢!”
他指著沈默面前桌上的會診單,又笑著說:“你看這大爺,68歲,有多年吸煙史,CT又發現左肺門占位,這可是肺癌的高發位置。總而言之啊,這些都像肺部腫瘤!只不過......”
“只不過什么?”沈默配合著問道。
“只不過不支持的點也有些。”
陸剛又撓了撓后腦勺,憨笑著說,“比如患者腫瘤指標不高,抗感染治療還有些效果,而且胸膜增厚這種CT改變,不是肺癌典型的影像學改變,倒跟肺炎或者肺結核更相似些。”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陸剛頓了頓,加重語氣補充道,“患者兩次的EBUS - TBNA結果都是陰性。雖說可能有操作和檢驗誤差,但終究是有些被動啊!”
沈默趁著電腦系統切換界面的功夫,停下敲字的手,饒有興趣地打量著陸剛,又問道:“那依你看,咱們該怎么寫這會診意見呢?”
會診意見!
陸剛頓時來了精神,覺得沈默這是要指點自己會診了。
他坐直了身子,正聲道:“默哥,我覺得首先咱們得寫的專業點,包括把支持肺腫瘤的這些點都客觀寫出來,畢竟不能忽視這些重要線索。”
“然后對于不支持的點,也要詳細分析,像腫瘤指標不高、抗感染有效這些,都得說的明明白白。”
“至于在指導意見上,咱們可以寫個完善CT增強檢查,然后請影像科和呼吸科會診,大家一起商量商量嘛!畢竟人多力量大!”
“當然,最后,在會診單的末尾,咱們得寫上‘謝邀,不適隨診.......’默哥,每次看你寫這句話,我都覺得很有范!”
“有個毛線的范......”沈默笑罵了句,解釋道,“這只不過是常規的敬語和查漏補缺的話術罷了,你想多了。”
“反正我就是覺得霸氣。”陸剛嘀咕了句,然后又忍不住撇撇嘴,有些不爽地抱怨道:“不過默哥啊,要我說,這會診單一開始就是個坑,你看這閱片穿刺關你啥事啊?”
“胸外科那幫人估計就是活檢失敗兩次,沒轍了,想拉個人頂鍋呢......”
“你可千萬別答應!”
陸剛知道沈默之前去會診了個神外的病人,還去了手術室,但具體怎么幫的,卻并不清楚,也不知沈默CT引導的技術都上了醫院報道。
他更不知自己這番話,竟然誤打誤撞,把黎強的心思也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放心,我心里有數的。”沈默笑了笑,繼續埋頭打字。
事實上,沈默雖然沒有見過黎強本人,但心中卻對胸外科這位大主任的性格,有了些判斷。
他清楚EBUS-TBNA雖然是一門很好的技術,在華國,比前世普及的還要早些,但這門技術放在彼時的南醫二院,都還算的上是一門新興的檢查手段。
在新安縣這一畝三分地,就更罕見了。
沈默當時看到會診單EBUS-TBNA幾個字時,就立刻意識到自家醫院這胸外科有點水,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好大喜功,喜歡用些沒把握的前沿技術,用在病人身上試手。
這種練手性質的操作要是成了,那也就罷了,沒成,麻煩接踵而至。
“崔哥,患者病情如上......還請您給予指導意見......”兩人說話的功夫,沈默的消息也終于搞定,點了發送。
想了想,他又覺得不夠,準備還是按原計劃,去找老孫匯報一下,讓對方來寫這會診單。
然而他正準備出發,電話鈴忽然響了,他低頭一瞥,有些驚訝,竟然是張文斌打來的。
“張主任您好……”沈默接通電話,禮貌地先打了聲招呼。
“小沈啊,有兩個事要跟你說。”電話里,張文斌開門見山地說,“第一件事是關于李寶河的……”
“他的病理結果出來了,跟上次在南醫三院做的一致,確診是轉移了,病人想今天下午就辦出院,趕去深城,你問問那邊方不方便吧?”
“好的,沒問題。”沈默爽快答應,他之前就跟祁朝陽打過招呼,現在只要確認下對方有無床位就行了。
“第二件事是我們這里又有個病人想做CT引導下穿刺……”
張文斌沉吟了一下,接著說道,“患者的檢驗檢查都做好了,是個左側顳枕葉的顱腦占位,想約明天的手術,你有空嗎?”
“嗯……應該可以,不過我得問問我們主任。”沈默笑笑,沒把話說死,雖然他覺得這事也不難通過。
“哈哈,好,那我就等你消息,不過你要盡快復我,因為這取決于我們要不要給病人做術前準備……”
張文斌哈哈一笑,聲音里帶著幾分調侃,又道:“如果你這明天要是來不了啊,那我們就只能取消手術咯!”
“主任您就開我玩笑吧。”
沈默也跟著笑了起來,不過他沒讓對方掛電話,而是順勢說起了另一件事,“對了主任,我正好也有個問題想請教您。”
“哦?你說。”
“有個叫歐文雄的病人,您知道么?我看既往病歷,發現這個患者是在您那兒定期復診的。”
“哦,老歐啊,我知道,他怎么了?不是去胸外科了么……?”張文斌忽然意識到什么,話語頓了頓,又問道,“難道他們是請你會診了?”
“是的,不僅僅是會診,他們還請我們配合他們做引導下穿刺。”
沈默如此說著,眼神里閃過一絲無奈,將患者近況告訴他:“而且啊,胸外科他們,是在已經給病人做了兩次EBUS-TBNA,且活檢結果都是陰性的前提下,想要再做穿刺活檢。”
“這不是胡鬧么!”
張文斌的聲音突然沉了下來,帶著幾分怒氣。
他又接著說:“這件事我會了解下的,老歐那人挺好的,可惜了,恢復得比較慢,希望這次沒什么事。”
“主任,那他的家里的條件怎么樣?還有他的家屬好不好說話?”沈默又追問著其他細節。
“哦,你是說歐華成是吧,那人挺厲害的……”張文斌咂咂嘴,似乎對歐華成印象還行,簡單介紹著,“醫院食堂好像也有他的生意,不缺錢,手段不少,做事也還算規矩,就是說話沖了點,脾氣有點躁。”
只是說話沖了點、有點躁么?
不過確實,在有些小地方,只要不動手打人那都算是性格溫和的。
沈默心里暗自搖頭,嘴里卻說道:“好的,那我知道了,謝謝您。”
“不客氣。”張文斌豪爽應道。
兩人說完話,沈默禮貌地掛了電話之后,便將李寶河的事情立刻與祁師兄落實,同步反饋。
與此同時,對于后續歐文雄的事情,他也心里暗自盤算起來:
“腫瘤么?還真不好說……”
“不過既然歐華成不缺錢,那么在他父親在后續的檢查和治療上,可選擇的余地就多一些了。”
“增強CT雖然必要,但卻不是首選,毫無疑問,最佳的選擇,應該還是價格更昂貴的PET-CT……”
看病,錢往往是第一位的。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只是這個病具體怎么看,檢查怎么做,還得緩著來。
甚至就連歐文雄到底有病沒病,到底是啥病,要不要穿刺,沈默都覺得還是要謀定而后動。
起碼絕不能啥都沒搞清楚呢,上手就給人家取活檢。
簡直就像是謀財害命。
…
…
腫瘤科的門診比往日多了些人。
沈默和陸剛來到孫新民診室后,又在屋外等候了兩個病人復診的時間,才推門而入。
“主任,打擾您了,有個會診的病人我們拿不定主意,想請示下您。”沈默臉上堆著笑,主動上前,開門見山,將會診單遞放到孫主任跟前。
“你們坐吧……”孫新民單手接過單子,放在桌上,沒看,卻先靠著椅背,對沈默笑著打趣了句:“小沈啊,怎么地……終于回來上班了?”
“主任您這說的,我一大早就來了,干的活可多了呢!”沈默臉上的笑容更燦爛了,像朵花,陸剛在旁也跟著笑,兩人看著都有些憨憨的。
只不過沈默笑是因為自己確實收獲頗豐,而陸剛笑,則是因為科里太閑了,怕主任對他有想法。
“不用那么拘謹……”孫新民擺了擺手,隨即從桌上拿起手機。
一邊手指在屏幕上搗鼓,一邊又對沈默隨口說著:“咱們科里忙不忙我還不知道嗎?不過昨天下午院周會,聽護士長說你又被表揚了,是義診做得好,挺好。”
“那是我應該做的。”沈默連忙謙虛應著。
“哪有什么應該不應該的,義診不收掛號費,病人轉化率也低,要是應該,其他科怎么不見那么積極?”孫新民笑笑,話鋒一轉,又說起了正事:
“對了,我還聽說你上了院里的宣傳報,這一看,果然了不得啊。”他將手機界面放到沈默面前,用指腹點了點。
“宣傳報?”沈默一臉茫然。
“沒錯,”孫新民一看他這表情,就知道沈默還不清楚,于是對著手機內容聲情并茂讀了起來:“50+歲男性罹患腦腫瘤,神外專家巧取癌灶......”
“6月23日,我院神經外科患者李某某,因懷疑腫瘤復發就診……”
“最終,在張文斌主任和沈默醫生精湛的醫術下,僅通過5毫米創口,就為病人成功取得病理活檢,開啟下一階段治療的希望之門!”
他的語氣抑揚頓挫,簡直像在朗誦一首曲藝悠揚的詩歌。
而沈默聽得也腦門兒發汗。
他只覺孫主任以前年輕的時候大概也是當過主持人,或是詩人
——也太能說了。
沈默有些尷尬,一旁的陸剛就直接是震驚了,他大眼瞪直,此刻忽然意識到,為何黎強堂堂胸外科主任,竟會點名找沈默閱片穿刺了。
“原來不是要坑我默哥,是真的要求人辦事啊?”他不敢置信地想到。
“你文章的事情?”兩人各自思考之時,孫主任忽然用指節輕輕敲了敲桌面,下意識地發出“篤篤”聲響,隨后又看似隨口地問道。
“已經寫得差不多了,稍微潤色下,就可以投稿了,就這兩天的事。”沈默收回心緒,微微挺直了身子,謹慎應道。
“準備發什么刊定了么?”
“《Medicine》。”
“哦?《Medicine》好啊,我記得是SCI吧,有把握嗎?”孫主任的語氣中多了幾分驚喜,還有訝然。
據他所知,哪怕是中大這種華南頂尖高校,專業型研究生的畢業要求,通常也就是一篇國內核心期刊而已,不必強求SCI。
而且沈默的簡歷他看過,畢業也就發了一篇0.1幾分的SCI,好像是叫《PIT Research》?如果不查一查,可能都不知道有這篇SCI。
小的可憐。
“先試試吧,不行再說。”沈默微微聳了聳肩,語氣也不太篤定,畢竟發文章能否成功,取決于多方面。
一是看文章本身質量,二是看對手水平,還有審稿人的喜惡。
“行吧,好好加油,有什么需要盡管跟我說,版面費到時候科里可以給你報銷,按院里流程走。”孫主任大手一揮,頗有些豪爽地說道。
SCI文章的發表是需要交錢的,也就是版面費,通常幾千美金,也就是一兩萬塊人民幣。
換句話說,這就好比你求著人家接收你的研究內容,還要付錢給對方。
這事聽起來有些荒誕,但就是學術圈的現實。
“謝謝主任,您放心,已經帶上您的名字了。”沈默配合著感激地看了孫新民一眼,給了他一個“我懂的”眼神,然后又悄悄瞄了瞄他手底下壓著的會診單。
孫新民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會心的微笑,終于好像想起了正事。
他將胸前掛著的老花鏡緩緩戴上,接著雙手輕輕抖了抖會診單,紙張發出沙沙的聲響,開始認真閱讀。
然而這一看,他先是一聲輕笑,嘴里嘀咕著“點名會診?”隨即卻是越看,眉頭越是不自覺地緊皺了起來。
末了,他放下會診單,露出有些嚴肅的溝壑面容,沉聲道:
“閱片穿刺?”
“當然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