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大膽試試
- 醫生:從鄉縣小醫到腫瘤大咖
- 雞蛋青菜炒年糕
- 2421字
- 2025-07-01 06:53:00
“……”
“……”
“……?”
隨著張文斌話落,整個辦公室忽然像是被施了魔法,全體靜音。
小醫生們思緒復雜,執手相看淚眼,無語凝噎。
“主任,您平時教我們的要腳踏實地,安全第一呢?”
“主任,您平時不是說要有質疑精神嗎?”
“主任,這年輕醫生看著就不靠譜,您可千萬別冒險啊!”
然而,很可惜,張文斌當然聽不到這些小醫生們的心里話。
他只是微微前傾身體,目光緊緊盯著沈默,表情嚴肅地繼續說道:“只不過呢,小沈,你有多少把握?或者說,你讓我怎么相信你?”
其實張文斌說這番話的時候,就代表他已經意動了。
他和李劍金算是此間在場資歷最高的兩位醫生。
他們也與周偉東或是其他年輕醫生不同,僅僅通過沈默剛剛的一番分析,結合CT的解讀,他們便已看出沈默在CT判讀上有非凡的造詣。
甚至,可能還在他們之上!
術業有專精,如果轉換成排名來算,張文斌的CT判讀水平大概也就是院內前十的樣子。
而他嘴上剛剛說著“哪怕自己有九成把握又當如何如何……”實際上,通過既往嘗試過的案例反饋顯示,他最多也就只有七八成的把握而已。
平均每十個病人,他起碼要有一兩個穿刺失敗。
屆時,要么就是需要尋找外援協助,要么就是現場更改手術方案,轉為開顱活檢,甚至是直接取消穿刺。
這都是CT判讀的水平拖了后腿。
當然了,這番真實情況他自然不會宣之于口,此刻也只是一臉審視地看向沈默,等待他的回應。
“至少……有九成把握吧。”
沈默溫和一笑,給出了一個相對保守的答案,隨即反問張文斌:“不過主任,您還需要我如何證明呢?”
“……”
張文斌正沉吟間,一直沉默不語的李劍金忽然在旁主動開口。
“沈默啊,我這里剛好有個病人昨晚做了頭顱CT,影像結果有點復雜,多處疑似病變區域,且部分區域與神經血管關系緊密。”
“你幫我們仔細瞧瞧這張片子,從病灶定位、大小、形態,以及與周圍組織的毗鄰關系等方面進行診斷,判斷是否存在腫瘤性病變。”
“若有,再判斷是何種類型腫瘤可能性大,以及病變的具體位置和范圍。只要你能說得有理,我就支持你的決定。”
事實上,這道題多少有些超綱了,起碼李劍金自己就看不懂,所以才會借機考驗沈默。
然而沈默神色未動,只是淡淡點了點頭,然后迅速操作鍵鼠,輸入李劍金告訴他的ID號,專注閱片。
很快,他閱片完畢,開口說道:“從這張CT影像來看,患者右側額葉存在一處不規則低密度影,邊界部分模糊,周邊伴有輕度水腫帶。”
“就腫瘤類型而言,根據其影像特征,我認為膠質瘤的可能性較大。”
“至于位置……患者病變部位位于右側額葉中后部,靠近中央前回運動區邊緣,范圍大概在前后徑2.5厘米、左右徑2.8厘米、上下徑1.2厘米左右……”
“它與周圍腦組織分界在某些區域不太清晰,這提示腫瘤可能存在一定浸潤性生長。”
“……”
此話一出,周圍的醫生們再次陷入沉默,淚流滿面。
他們望著沈默陽光帥氣的面龐,再對比自己日益臃腫的三圍和五官,不禁暗自喟嘆:這特么該是年輕醫生該有的閱片能力嗎?
怕不是影像科老祖轉世重生吧?
張文斌眼中掠過一抹詫異,李劍金更是頻頻點頭,心中暗嘆:不愧是大醫院出來的研究生,現在的年輕人,竟已如此出類拔萃了嗎?真是歲月不饒人啊……
老了、老了……
沉默了片刻,張文斌面色轉緩,率先打破沉默:“小沈,你回答的不錯。而且CT引導下穿刺,這個想法也有一定的可行性。”
說著他又搖了搖頭,有些遲疑地說:“但大腦穿刺活檢畢竟不是我們醫院的常規操作,還是要慎重決斷。不如……我們再考慮考慮?”
李劍金也配合著說道:“是啊,沈默,我雖認可你的能力,但這操作久未實施,風險怕是難以把控……”
“張主任、李主任,我明白你們的擔憂。”沈默搖了搖頭,堅持道:“但我想說的是,李寶河目前的情況比較特殊,他的經濟狀況可能無法承受開顱活檢及后續治療的費用,而且他的身體狀況也不一定適合開顱手術。”
“如果我們能嘗試CT引導下的穿刺活檢,說不定能為他找到一條更合適的路。”
“至于再考慮考慮……我很擔心,他現在已經有了腫瘤壓迫的癥狀,再等下去……可能就拖不起了!”
當然……
沈默沒說的是,如果他們真的選擇給李寶河做開顱活檢,那他的“個案報道”計劃恐怕也要泡湯了。
但這些事情就沒必要說了。
而且他也是確實有這個把握,才這么建議。
李寶河的轉移病灶已經算是相對好取的活檢部位了,如果這種情況他都不爭取,那既是對不起病人,也是對不起自己和系統。
張文斌和李劍金對視了一眼,似乎在交流著彼此的想法。
他們腦海中不由得同時閃過張桂芳先前歇斯底里哀嚎哭求的畫面。
醫療難有兩全法。
最終,張文斌心中暗嘆了口氣,一咬牙,果斷說道:“好!小沈,還是年輕人有膽識!顱腦穿刺雖然復雜,但咱們神外也不是泛泛之輩,我們就大膽試試!”
“好!”李劍金也痛快響應!
…
…
治療的決策一旦定下,就像是海航突然有了方向,揚帆起航。
接下來要做的,便是完善一系列基本的術前檢查,包括非常重要的MRI(核磁共振成像),以及和患者家屬進行談話簽字等流程。
“我們一起去看看病人吧。”張文斌當仁不讓,單手拍桌,砰的一聲,率先起身,揮揮手,領著沈默和李劍金診療組的幾個醫生,浩浩蕩蕩朝走廊另一頭走去。
神經外科的普通病房,依價格可分為雙人床、三人床及單間。
令沈默頗感意外的是,李寶河所在的61床,竟是走廊盡頭一間裝修還算不錯的單間,約二十平米,配有獨立衛浴,擺放著兩張干凈的病床。
“現在病房病人沒住滿,單間又剛好空出來了,所以主任就特事特辦,給他安排了單間。”李劍金見沈默一臉詫異,便這般解釋了句,還特意強調道,“不過房間費是按三人床標準收的,很實惠。”
沈默點點頭,表示了然。
按照常理來說,張主任這樣的操作,肯定是違規的。
不過在縣醫院,規矩沒那么死,科主任在科室里就像領地里的王,有著很大的自主權。
說話的功夫,七個醫生加上護士長和兩個小護士,來到61號病房門口,推門而入。
一進門,他們便瞧見兩個一臉稚氣的初中生,正坐在一張小木桌前認真地書寫功課,張桂芳坐在孩子對面輔導,而李寶河則獨自呆在床上,拿著一柄手工小刀和木具。
他的床尾還立著一個手機支架,放著一個碎了屏角的手機,似乎正在錄自己的什么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