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初見周郎,草船借箭借東風!
- 歷史獨白:開局隆中對,皇帝們淚
- 想擺爛的fufu
- 2262字
- 2025-06-17 14:03:59
舌戰群儒之后,我終于見到了此行的正主——江東大都督,周瑜。
他將我迎入中軍大帳,臉上掛著親切的笑容,盛贊我舌戰群儒的風采,仿佛我們是多年未見的好友。
但我能看到,他那雙漂亮的眼眸深處,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刀鋒般的寒意與嫉妒。
他是個聰明人,也是個極度驕傲的人。
他絕不容許,在自己的地盤上,出現一個比他更聰明、更能言善辯的人。
果不其然,酒過三巡,他話鋒一轉,故作憂慮地嘆了口氣:“孔明先生,我軍即將與曹賊水上交戰,可軍中箭矢奇缺,不知先生有何高見?”
我心中冷笑,來了。
我故作不知,從容答道:“都督乃當世名將,亮一介書生,豈敢班門弄斧。”
周瑜笑道:“先生過謙了。為今之計,還望先生能以國家大事為重,為我軍監造十萬支箭。此乃大事,先生可千萬不要推辭啊。”
他身邊的魯肅一聽,連忙想為我解圍。
我卻笑著抬手,制止了魯肅,迎著周瑜那看似真誠,實則暗藏殺機的目光,朗聲說道:“都督之命,亮豈敢推辭。只是,不知都督何時需要這十萬支箭?”
周瑜眼中閃過一絲喜色,立刻說道:“十日之內,可否完成?”
我搖了搖頭。
周瑜臉上的笑容更盛:“十日都不夠嗎?先生若有難處,也可……”
我打斷了他:“都督誤會了。對付曹軍,迫在眉睫,十日太久,我怕耽誤都督大事。”
我伸出了三根手指。
“三日!只需三日,亮便可為都督獻上十萬支箭!”
“什么!”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尤其是老實人魯肅,臉都嚇白了,他一個勁地在底下拽我的衣袖。
周瑜先是一愣,隨即哈哈大笑,那笑聲中充滿了得逞的快意:“好!先生果然是高人!軍中無戲言,我們當場立下軍令狀!三日后若無十萬支箭,甘受軍法處置!”
大漢,建章宮內。
漢武帝劉徹看得是連連搖頭:“狂妄!此子雖有辯才,卻不知天高地厚。三日十萬箭,無異于自尋死路。看來,朕方才倒是高看他了。”
大唐,太極宮。
李世民則看得是興致盎然,他微笑著對魏征說道:“來了,草船借箭。史書只載其結果,未詳其過程。今日,朕倒要好好看看,孔明是如何瞞天過海,戲耍周郎與曹操于股掌之上。”
天幕之上,我簽下了那份足以致命的軍令狀。
接下來的兩天,我什么都沒做。我讓魯肅為我準備了二十條快船,船邊扎滿草靶。準備好后,我便每日在船上與魯肅飲酒作樂,就是不提造箭之事。
魯肅急得是團團轉,而我,只是在等。
等一場東風,也等一場……大霧。
天幕上,我的獨白在此時悠悠響起,揭示了這盤棋局的真相。
【周公瑾欲借‘軍法’殺我,此事,我知,魯肅知,他自己也知。這并非陰謀,而是陽謀。】
【但他千算萬算,算漏了兩樣東西。】
【第一,他算不到天時。亮在南陽躬耕之時,早已對長江流域秋冬時節的氣候變化了如指掌。我算定,這三日之內,必有漫天大霧。】
【第二,他算的到人心。我更算定,曹操生性多疑,在大霧彌江,敵我難辨的情況下,他決不敢輕易出兵,只會下令弓箭手以亂箭退敵!】
第三日,四更時分。江面上果然已是濃霧彌漫,天水一色。二十條船,乘風破浪,直逼曹軍水寨。臨近水寨,我令軍士將船一字排開,然后,擂鼓吶喊,聲勢震天!
正在睡夢中的曹軍被瞬間驚醒,一片大亂!
曹操被從帥帳中驚醒,看著窗外伸手不見五指的大霧,果然疑心大起,立刻下令:“江上霧大,敵軍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輕動!傳我將令,速派一萬弓弩手,向江中放箭,莫讓他們靠近!”
一時間,曹軍水寨之上,萬箭齊發!
那箭矢如同飛蝗一般,鋪天蓋地而來,“嗖嗖”作響,盡數射在了我們船身的草靶子之上!
日出霧散之時,我們滿載而歸。
船上的草靶子上,密密麻麻,插滿了箭矢,何止十萬!
漢武帝劉徹看著這一幕,震驚得半天說不出話來。良久,他才喃喃道:“竟有此事?不費一兵一卒,片甲不損,便從敵軍手中,賺得十萬利箭……此人,非是狂妄,乃是有鬼神莫測之機也!”
而遠在許都的曹操,在得到這個消息后,氣得渾身發抖,猛地將案幾上的所有東西都掃到地上,破口大罵:“豎子!諸葛村夫!安敢如此戲我!”
周瑜借刀殺人之計不成,反而讓我立下大功,他心中又氣又急,竟引發舊病,臥床不起了。
我前去探望,揮筆寫下十六個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周瑜見狀,大驚失色。我卻笑道:“都督若要東南風,亮,便為你借來!”
隨后,我于南屏山建七星壇,沐浴更衣,身披道袍,步罡踏斗,口中念念有詞,儼然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樣。
江東文武,皆在壇下觀望,將信將疑。
而我的獨白,再一次,將這層神秘的面紗,無情地撕開。
【呼風喚雨?不過是欺世盜名的把戲罷了。】
【我拜的不是天,不是神,而是‘天時’!】
【此地冬季,偶有三五日東南風,此乃自然之理。亮在南陽躬耕之時,早已將此地秋冬氣候的流轉規律,爛熟于胸!我算的,是日子!】
話音剛落!靜止的旗幡,開始猛烈地飄動!
東南風,起!
那一刻,壇下所有人,包括周瑜在內,全都目瞪口呆,望著我的眼神,如同在看一尊真正的神明!
萬界時空,所有帝王的三觀,再一次被這種“偽裝成神跡的淵博學識”所顛覆!
大秦,沙丘宮。
正為求長生而苦惱的始皇帝嬴政,眼神中充滿了迷茫與震撼。
“方術……天時……學識……難道,朕一直以來,都求錯了嗎?”
大唐,太極宮。
李世民則倒吸一口涼氣,滿臉震撼:“以學識為基,人心為棋,天時為刃……這諸葛孔明,究竟是何等妖孽!”
而就在東南風起,周瑜下令火燒赤壁的那一刻,我早已走下祭壇。
江邊,一艘小船早已等候多時。
船頭之上,一位銀甲白袍的將軍,手持長槍,身姿挺拔,正是趙云趙子龍!
他見我前來,立刻躬身行禮:“軍師,主公命我在此等候多時了!”
我踏上小船,回頭看了一眼那火光即將沖天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我的獨白,在這一刻,響徹天幕。
【都督的戲,我們看完了。】
【子龍,該去取我們的第一份戰利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