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出師一表天下驚:臣,亮,言……
- 歷史獨白:開局隆中對,皇帝們淚
- 想擺爛的fufu
- 2142字
- 2025-06-18 14:46:07
我的歸來,與那句響徹漢中上空的戰書,點燃了整個蜀漢的鐵血軍魂。
整個國家,這部曾經因為夷陵慘敗而險些散架的戰爭機器,在經歷了五年的沉寂與修復之后,再一次,全力運轉了起來!
漢中,變成了天下間最繁忙的軍備要塞。無數的糧草,從富饒的成都平原,源源不斷地運往前線。
鑄造廠內,爐火晝夜不息,成千上萬的兵器、甲胄、箭矢,被鍛造而出,閃爍著冰冷的寒光。校場之上,數十萬將士,頂著烈日,揮汗如雨,操練著戰陣。
他們的吶喊聲,匯聚成一股足以撼動山川的洪流!
這一次,不再是我一人的意志。
整個國家的目光,整個民族的希望,都凝聚成了一把鋒利無匹的劍,劍鋒所指,唯有北方!
那個魂牽夢繞,我們做夢都想回去的地方——故都,長安、洛陽!
而就在這舉國上下,厲兵秣馬之際。
丞相府,內堂。
夜,已經很深了。
我獨自一人,坐在昏黃的燭火之下。
窗外是震天的操練聲,室內卻是一片死寂。天幕之上,鏡頭給了一個長長的特寫。畫面中的我,比在南陽躬耕時,蒼老了何止二十歲。兩鬢早已染上了風霜,眼角的皺紋,如同刀刻斧鑿,寫滿了歲月的滄桑與疲憊。
我的面前,鋪著一卷干凈的竹簡。我提起筆,飽蘸濃墨,將這數年來的所有心緒,所有對先帝的承諾,所有對后主的期盼與擔憂,盡數傾注于筆端。
我的獨白,在這一刻,緩緩響起。
那聲音,不再有舌戰群儒時的鋒利,不再有智激周瑜時的從容,有的,只是一位老臣,對已故先君,和年幼后主,最懇切、最沉重的肺腑之言。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話音響起的瞬間,天幕畫面陡然一閃!瞬間回到了那座悲傷的白帝城。
畫面中,先帝劉備躺在病榻之上,緊緊抓著我的手,泣血而亡……
那不甘的眼神,成為了我永恒的夢魘。
大漢,建章宮內。
漢武帝劉徹看到這一幕,只覺得心口一痛。那是他的后人,那是他大漢的皇帝啊!竟是如此悲涼地,病逝于逃亡途中!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畫面再次切換,那是夷陵之敗后,蜀漢的凋敝景象。
殘破的軍營,傷痕累累的士兵,百姓臉上茫然的表情……整個國家,都在風雨中飄搖。
【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
畫面中,出現了蔣琬、費祎、董允等人在相府中夜以繼日,處理政務的身影。
出現了趙云、魏延等老將軍,在校場上嚴格治軍的場景。他們每一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先帝留下的這份基業。
大明,奉天殿。
朱元璋看到這一幕,陷入了長久的沉默。他一生猜忌臣子,可畫面中這些蜀漢臣子臉上的忠貞與勤勉,卻是無論如何也偽裝不出來的。他不禁捫心自問,若自己身死,標兒繼位,是否也能有這般忠臣,輔佐左右?
天幕上,獨白繼續。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畫面,又回到了那個夢開始的地方。南陽,臥龍崗。那個無憂無慮的青年,在田壟間高歌,在草廬中高臥,是何等的意氣風發,何等的悠閑自在。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秋日的初訪,風雪中的再訪,春光下的三訪……
劉備那張寫滿了真誠與渴望的臉,在畫面中一次又一次地浮現。那句“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仿佛還在耳邊回響。
大唐,太極宮內。李世民看到這一幕,感慨萬千,對身邊的魏征道:“君以國士待我,我當以國士報之。此情此景,方為君臣相知之典范。若天下君臣,皆能如此,何愁天下不定!”
【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長坂坡的煉獄,赤壁的滔天烈火,入西川的艱難,漢中之戰的慘烈……
二十一年的風風雨雨,無數次的生死一線,都濃縮在了這短短的幾個畫面之中。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
我的聲音,越來越激昂,充滿了北伐的決心與信心!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
我將國中大小事務,一一囑托,生怕有半點遺漏,仿佛此去,便再也無法歸來。
【……今當遠離,】
我的聲音,在這一刻,終于無法抑制地,帶上了一絲哽咽與顫抖。
【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當最后六個字落下,天幕之上,那昏黃燭火下的我,已是老淚縱橫,泣不成聲。一滴滾燙的淚水,從我蒼老的臉頰滑落,滴在了竹簡之上,暈開了一片墨跡。
這篇《出師表》,這篇用盡了我畢生情感與心血的文字,讓萬古時空,無數忠臣良將,感同身受,潸然淚下!
南宋,鄂州。
正在軍帳中研究地圖,準備再次北伐的岳飛,聽到這篇表文,想到自己“精忠報國”的誓言與那遙遙無期的“直搗黃龍”,這位鐵血元帥,竟虎目含淚,猛地一拳砸在案上,聲音嘶啞地低吼:“丞相……亮……真乃吾輩之楷模!岳飛,不及也!”
次日,成都皇宮之外,三軍肅立,旌旗蔽日。
我,一身戎裝,鐵甲森森,親手將那卷寫好的《出師表》,呈送到了后主劉禪的手中。我最后看了他一眼,眼神中充滿了囑托與慈愛。
隨即,我猛地轉身,不再有絲毫留戀。
我的披風,在風中獵獵作響。
我邁開腳步,走向那數十萬整裝待發的大軍,走向我此生最后的戰場。
我在這一刻,不再是對著后主,而是對著九天之上的先帝之靈,許下的,最決絕的誓言!
【先帝!】
【亮,出征了。】
【此去,若不能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亮,誓不回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