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4章 高黎貢里茶趣多

馬幫剛鉆進高黎貢山的云霧,易欣彌的竹簡書冊就被山風掀得嘩嘩響。他慌忙按住頁角,卻見孟季甫的官帽被風卷著往溪澗滾,那枚青銅令牌從斗篷里滑出來,在石灘上蹦跳著,活像塊不安分的茶籽。

“孟大人這令牌,倒比馬幫的銅鈴還愛鬧騰。“馬幫頭領甩著鞭梢大笑,忽聽得林間傳來“嗚哇“聲,七八個戴藤帽的山民從樹后鉆出來,背上簍子晃出細碎的脆響——原是裝滿了野核桃。為首的漢子咧嘴露出兩排黑牙,往易欣彌手里塞了顆帶青皮的核桃:“咬,比你們的茶籽甜。“

他們跟著山民往寨子里走,腳下的路忽而鉆進竹林,忽而攀上巖縫。孟季甫踩著塊青苔滑了個趔趄,手忙腳亂抓住身邊的茶樹枝,倒把枝上的露水抖了滿身,活像剛從瀾滄江里撈出來。易欣彌正笑得彎腰,忽被什么東西絆了一跤,低頭見是截纏著茶芽的藤條,上面還掛著個竹編小筐,筐里裝著半塊啃剩的烤玉米。

“這是'山神的茶錢'。“帶路的山民指著筐子,“采了野茶,就得留些吃食謝山。“孟季甫抹著臉上的露水接話:“那我剛才踩滑,莫不是山神嫌我沒帶謝禮?“山民們聽了直拍大腿,說這官老爺說話比馬幫的黃話還逗。

寨柵搭在瀑布邊的崖臺上,木樓全用整根的香柏木搭成,廊下掛著一串串褐色的東西。易欣彌正要看仔細,就被個梳著十二根小辮的姑娘拽住袖子,往他手里塞了個陶碗。碗里盛著深綠色的糊糊,飄著股煙熏火燎的香。“這是'茶粥',“姑娘指著灶臺邊的石臼,“把老茶芽舂碎了,混著青稞煮的。“

孟季甫湊過來要嘗,卻被姑娘伸手攔住:“得先對暗號。“她清了清嗓子唱起來:“高黎貢山高,茶葉長在云里頭,馬幫來了唱山歌——“孟季甫愣了愣,跟著唱滇地的采茶調,姑娘卻搖著頭笑:“不對不對,得學馬幫的調子!“說著捏著鼻子唱起來,那腔調古怪又滑稽,倒把孟季甫逗得直打嗝。

夜里宿在吊腳樓,火塘邊圍坐著十幾個山民。有個瞎眼的老阿婆摸著易欣彌的書稿說:“這竹子上有茶味,定是裝過春茶。“易欣彌正要答話,忽聽得孟季甫在角落驚呼,原來他往火塘里添柴時,竟把自己的算盤掉了進去,算珠遇熱噼啪炸開,濺得火星里混著些木屑——那算盤竟是用茶樹根做的。

“這可是上好的'茶根算盤'。“老阿婆摸著炸焦的算珠笑,“當年馬幫的賬房先生,就愛用這木料,說算起來比銅珠順溜。“孟季甫心疼得直跺腳,易欣彌卻撿了塊沒燒焦的算珠:“孟大人莫急,我把它畫進書里,也算給您留個念想。“

次日往山深處走,路遇一群背著竹簍的采茶人。他們腰上都系著銅鈴,走一步響三聲,說是怕驚著山里的“茶神“。易欣彌正想問茶神長什么樣,忽聽得鈴響變得急促,采茶人都往巖石后躲。他正納悶,就見只黑熊從林間晃出來,鼻子嗅嗅停停,徑直走向一株野茶樹,抓起枝椏上的嫩芽往嘴里塞。

“這熊是來討茶吃的。“馬幫頭領壓低聲音,“每年這個時候都來,我們留些老茶給它,它就不搗亂。“孟季甫卻在數茶樹上還剩多少芽:“照市價,這熊一口就吃了兩文錢呢。“易欣彌剛掏出紙筆要畫,黑熊突然轉過頭,嚇得他把墨錠掉進了溪水里,墨汁在水面暈開,倒像幅寫意的茶山圖。

翻過海拔三千尺的埡口,風里忽然飄來酒香。循味走去,見三個漢子正圍著口銅鍋忙活,鍋里咕嘟咕嘟煮著些褐色的茶湯,上頭還浮著層白沫。“這是'醉茶',“其中個絡腮胡遞過木碗,“用野茶芽發酵三天,比你們的米酒烈十倍。“

孟季甫抿了一口,臉騰地紅了,說話都打晃:“這茶......茶怎么比吐蕃的酥油茶還上頭......“話音未落,就見易欣彌也喝得興起,正跟著漢子們唱山歌,唱到興頭上還拍著銅鍋打拍子,竹簡書冊掉在地上,被山風翻得像只撲棱翅膀的鳥。

等兩人醒酒時,發現躺在片野生茶林里。茶樹長得比人還高,枝干上纏著些彩色的布條。“這是'茶魂帶',“守林的老人說,“每株茶樹都住著個魂靈,迷路的人跟著布條走,就能找到馬幫的路。“孟季甫揉著發脹的太陽穴,忽見自己的官靴少了一只,低頭見靴子里竟塞滿了茶芽,不知是誰的惡作劇。

往山下走時,他們跟著馬幫頭領去看“茶泉“。那泉眼藏在巨大的巖縫里,泉水涌出來的地方長著圈茶苗,葉片上總掛著水珠,看著比別處的嫩三分。“馬幫的人說,用這泉水煮茶,不用放糖也甜。“頭領剛說完,就見易欣彌蹲在泉邊,掬起泉水往嘴里送,結果被水里的小魚啄了舌頭,“哎喲“一聲跳起來,引得眾人笑個不停。

在山腰的集市歇腳時,孟季甫被個賣竹器的老漢攔住。老漢的竹筐上編著些奇怪的花紋,看著像字又像畫。“這是'茶語',“老漢指著筐底,“這個是說'茶好',那個是'要換鹽',馬幫的人一看就懂。“孟季甫掏出算盤要算價錢,老漢卻擺手:“不用算,給我講段山外的故事就行。“

易欣彌正給眾人講吐蕃的酥油茶,忽聽得一陣喧嘩。原來孟季甫為了比劃“一尺比山外短三寸“,竟扯著自己的官服下擺量給人看,結果把縫補過的地方扯破了,露出里面打補丁的內衣。一個穿百褶裙的姑娘笑得直不起腰,往他手里塞了塊茶染的藍布:“大人拿去補補,這布沾了茶汁,蟲蛀不了。“

離開集市前夜,山民們燃起篝火跳鍋莊。易欣彌被推到圈子中間,他學著山民的樣子跺著腳,竹簡書冊在懷里顛得快要散架。孟季甫則被幾個老漢拉著喝酒,喝到興頭上,竟掏出賬冊給人算“茶苗一年能發多少芽“,算珠打得比鼓點還響。

夜半起風時,易欣彌被檐角的銅鈴驚醒。他借著月光翻看書稿,見孟季甫的賬冊就放在旁邊,最后一頁畫著個歪歪扭扭的茶壺,壺嘴里噴出的不是茶水,是串銅錢。他正看得發笑,忽聽得帳外有動靜,湊到窗邊一看,見孟季甫蹲在茶樹下,正往土里埋什么東西。

“孟大人這是在種錢?“易欣彌打趣道。孟季甫回頭,手里還攥著枚銅錢:“我聽山民說,往茶樹下埋銅錢,來年茶葉長得更肥。“他拍著手上的泥,“等下次馬幫來,就能多收三成茶稅。“易欣彌笑著搖頭,往他手里塞了片剛采的茶芽:“依我看,埋這個比銅錢靈。“

下山那日,山民們來送行。瞎眼的老阿婆摸出個藤編的盒子,里面裝著七片形狀各異的茶葉:“這片是雪山茶,這片是巖縫茶,帶著它們,走到哪都像在高黎貢山。“梳十二根小辮的姑娘往孟季甫兜里塞了把茶籽:“種在瀾滄壩試試,說不定能長出會算賬的茶樹。“

馬幫走出很遠,還能聽見山民們的歌聲。易欣彌翻開書冊,見里面夾著片帶齒痕的野核桃葉,那是被山民咬開做標記的。孟季甫則摸著懷里的茶染布,忽然笑道:“先生你看,我這賬冊上,高黎貢山的茶價后面,都該畫個笑臉。“

山風穿過茶林,帶著股清冽的香。易欣彌望著云霧繚繞的山口,覺得這高黎貢山就像壺剛泡好的茶,初嘗帶著點野氣的苦,回味卻有說不盡的甜。而那些落在書冊里的茶芽、算珠上的茶漬,都成了這壺茶里,最有趣的料。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水市| 海安县| 修武县| 遂宁市| 高雄市| 玉门市| 阿荣旗| 宝应县| 阳谷县| 甘孜县| 浦东新区| 瓮安县| 朝阳县| 翼城县| 壤塘县| 锦屏县| 乌兰察布市| 天镇县| 周至县| 枣庄市| 多伦县| 禹城市| 化德县| 新乡市| 临沂市| 准格尔旗| 洛川县| 巴楚县| 原阳县| 枣庄市| 巧家县| 江源县| 天柱县| 偃师市| 安陆市| 秦皇岛市| 体育| 漳浦县| 临夏县| 兴业县| 常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