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

制定和執行國家貨幣政策是中國人民銀行最重要的職能。《中國人民銀行法》在相關條文中涉及了貨幣政策的規定。

一、貨幣政策的內容

貨幣政策在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貨幣政策的變化會引起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一般價格水平、經濟增長速度和經濟結構、國際收支平衡等方面的變化。因而它是現代市場經濟國家最重要的宏觀經濟調控手段之一。

貨幣政策包括政策目標、實現目標的政策工具、監測和控制目標實現的各種操作指標和中介指標、政策傳遞機制和政策效果等基本內容。這些基本內容緊密聯系,構成一個國家貨幣政策的有機整體。在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時,必須對這一有機整體進行統籌考慮。

二、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

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是指中國人民銀行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所要達到的最終效果。各國立法對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目標的表述各有不同,一般來說可以分成三種,即單一目標論、雙重目標論和多重目標論。單一目標論認為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就是穩定貨幣幣值;雙重目標論認為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應該是穩定貨幣幣值和發展經濟并舉;多重目標論認為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應當是一個由多項目標有機構成的目標體系,主要包括穩定幣值、充分就業、促進經濟增長和平衡國際收支等四種。

視野拓展

在中國人民銀行網站“貨幣政策”欄目內可查閱我國現行貨幣政策,推薦讀者登錄該欄目看看我國央行最近運用了哪些貨幣政策工具。

《中國人民銀行法》明確規定了我國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即“保持貨幣幣值的穩定,并以此促進經濟增長”。這表明我國貨幣政策目標是有層次、有主次之分的單一目標。其中穩定幣值是貨幣政策的第一層次,居于主要、核心地位,是中國人民銀行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點;而促進經濟增長是貨幣政策目標的第二層次,處于次要的、輔助的地位,體現了中國人民銀行不是為了穩定幣值而穩定幣值,而是為了促進經濟增長而穩定幣值。因此,我國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有別于傳統的單一目標、雙重目標和多重目標,具有獨創性。

三、貨幣政策工具

貨幣政策工具是指中國人民銀行為了實現貨幣政策的終極目標而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法》的規定,中國人民銀行為執行貨幣政策,可以運用下列貨幣政策工具。

(一)存款準備金制度

存款準備金是指金融機構從自己吸收的存款中,依照規定的比率,提取一定的金額,存入中國人民銀行,作為一種必要的準備。這個規定的比率被稱為存款準備金率。存款準備金初始是商業銀行為確保存款支付而自愿保留的部分存款準備,由于它能限制商業銀行的信用創造,后來為中央銀行所利用,才逐漸演變成了貨幣政策工具。中國人民銀行可以通過提高或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實現收縮或擴張信用規模,進而影響社會的資金供應量。

存款準備金主要可分為法定存款準備金和超額存款準備金等兩類。

1. 法定存款準備金

法定存款準備金是金融機構必須根據存款類別和數額,按照中國人民銀行明確規定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按時計提和上繳的存款準備金。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現有關于法定存款準備金的管理規定,法定存款準備金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實施對象。我國境內的商業銀行等吸收公眾存款的金融機構、政策性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以及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準設立的其他金融機構均應向中國人民銀行繳存存款準備金。

(2)繳存范圍。繳存范圍包括人民幣存款和外匯存款兩個部分。其中人民幣存款是指一般性存款,是相對于財政性存款而言的,包括企業存款、儲蓄存款、農村存款等各項存款。外匯存款包括金融機構吸收的個人外匯儲蓄存款、單位外匯存款、發行外幣信用卡的備用金存款及其他中國人民銀行核定的外匯存款或負債;金融機構的委托、代理外匯業務負債項目與資產項目軋減后的貸方余額。

(3)考核。對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中國人民銀行實行按旬考核的制度;對于外匯存款準備金,中國人民銀行實行按月考核的制度。

(4)動用。金融機構動用法定存款準備金必須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金融機構只有在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后仍存在嚴重支付困難時,才可以申請動用法定存款準備金。對批準動用的法定存款準備金應實行專戶管理、專人負責,不得挪作他用。其中對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金融機構動用的最高限額不得超過其實際繳存的法定存款準備金余額;動用的最長期限為6個月,視具體情況可展期一次,展期期限不得超過原動用期限;僅用于兌付儲蓄存款

2. 超額存款準備金

超額存款準備金是指商業銀行及其他吸收存款的金融機構為應付可能的提款所安排的除法定存款準備金之外的準備金,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存入中國人民銀行的準備金;二是金融機構營運資金中的現金準備。前者主要用于銀行間的結算和清算,以及用于補充現金準備;后者主要用于滿足客戶的現金需要。超額存款準備金不同于法定存款準備金,法定存款準備金不能由金融機構自由動用,而超額存款準備金屬于自由準備金,金融機構有權自由動用。

視野拓展

緊急存款準備金

一些國家的中央銀行法還規定,當經濟形勢發生特殊變化或遇到緊急情況時,中央銀行有權實施緊急存款準備金制度。緊急存款準備金在幅度和存款類別上可不受限制。如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可以對任何存款類別征收任何比率的緊急存款準備金。但由于緊急存款準備金是一種臨時的應急措施,因此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實行緊急存款準備金的最長期限為180天,但是如果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認為有必要延長期限,經投票通過后,可展期180天。一旦決定實行緊急存款準備金制度,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必須立即向美國國會提交報告,對該項措施作出報告和解釋。

(二)中央銀行基準利率

基準利率是指在一國利率體系中起主導作用的基礎利率,它的水平和變動決定其他各種利率的水平和變化。基準利率作為各類金融產品利率定價的重要參考,是重要的金融市場要素,也是貨幣政策傳導中的核心環節。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曾運用最廣的基準利率之一是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LIBOR)。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報價的參考基礎弱化,市場公信力也被嚴重削弱,至2023年7月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

目前,我國貨幣市場、債券市場、信貸市場等基本上都已培育了各自的指標性利率,存款類金融機構間的債券回購利率(DR)、國債收益率、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等在相應金融市場中都發揮了重要的基準作用,為觀測市場運行、指導金融產品定價提供了較好的參考。

視野拓展

基準利率補充資料

(三)再貼現政策

再貼現是指金融機構為了取得資金,將未到期的已貼現商業匯票再以貼現方式向中國人民銀行轉讓的票據行為。中國人民銀行可以采取提高或降低再貼現率等方式,影響金融機構取得信貸資金的成本和可使用額,以達到增加或減少貨幣供給量,實現貨幣政策目標的目的,因而再貼現是中國人民銀行的重要貨幣政策工具之一。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商業匯票承兌、貼現與再貼現管理辦法》等的相關規定,再貼現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 再貼現的對象

再貼現的對象為在中國人民銀行開立存款準備金賬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財務公司和其他允許辦理再貼現業務的金融機構。

2. 再貼現的類型

再貼現可以分為買斷式再貼現和回購式再貼現兩種。買斷式再貼現是指金融機構將未到期的票據賣給中國人民銀行,票據到期由中國人民銀行作為票據債權人向票據付款人收取票款的行為。買斷式再貼現的核心特點是票據權利轉移給中國人民銀行。回購式再貼現是指金融機構將未到期的票據賣給中國人民銀行,同時約定在未來某一日期以約定價格回購票據的行為。回購式再貼現的核心特點是票據權利不發生轉移,中國人民銀行只是暫行持有票據。

3. 再貼現的審查內容

中國人民銀行收到再貼現憑證及匯票后,按照貼現政策和有關規定進行審查。審查的主要內容包括:①所附匯票內容填寫是否齊全,付款單位是否已經承兌,貼現申請人是否辦理背書;②商品交易合同是否符合國家經濟政策的要求,簽發的匯票是否符合交易合同的要求;③付款單位的經營狀況、經濟效益和信用情況;④如有必要,還需對貼現申請人的經營狀況和經濟效益情況、信用程度等方面進行必要的了解和調查;⑤審查商業匯票背書的連續性,如收款人的背書、貼現銀行的背書是否完整齊全,是否符合規定的要求,簽章是否有效等。

(四)再貸款政策

再貸款是指中國人民銀行對商業銀行的貸款。再貸款的提供意味著中國人民銀行注入市場的基礎貨幣增加;反之,再貸款的回收則意味著基礎貨幣的減少。再貸款是中國人民銀行調控基礎貨幣的渠道之一。自1984年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以來,再貸款一直是我國重要的貨幣政策工具。近年來,適應金融宏觀調控方式由直接調控轉向間接調控,再貸款所占基礎貨幣的比重逐步下降,結構和投向發生重要變化。新增再貸款主要用于促進信貸結構調整,引導擴大縣域和“三農”信貸投放。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法》的規定,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執行貨幣政策的需要,可以決定對商業銀行貸款的數額、期限、利率和方式,但貸款的期限不得超過1年。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級政府部門提供貸款,不得向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其他單位和個人提供貸款,但國務院決定中國人民銀行可以向特定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提供貸款的除外。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擔保。

(五)公開市場業務

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國人民銀行在金融市場上買賣有價證券,以改變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準備金,進而影響貨幣供給量和利率,實現貨幣政策目標的一種政策措施。與一般金融機構所從事的證券買賣不同,中國人民銀行買賣證券的目的不是營利,而是為了調節貨幣供應量。根據經濟形勢的發展,當中國人民銀行認為需要收縮銀根時,便賣出證券,相應地收回一部分基礎貨幣,減少金融機構可用資金的數量;相反,當中國人民銀行認為需要放松銀根時,便買進證券,擴大基礎貨幣供應,直接增加金融機構可用資金的數量。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法》的規定,中國人民銀行在公開市場上可以買賣國債、其他政府債券和金融債券及外匯。

視野拓展

中國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業務債券交易品種

從交易品種看,中國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業務債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購交易、現券交易和發行中央銀行票據。其中回購交易分為正回購和逆回購兩種,正回購為中國人民銀行向一級交易商賣出有價證券,并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買回有價證券的交易行為,正回購為央行從市場收回流動性的操作,正回購到期則為央行向市場投放流動性的操作;逆回購為中國人民銀行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并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將有價證券賣給一級交易商的交易行為,逆回購為央行向市場投放流動性的操作,逆回購到期則為央行從市場收回流動性的操作。現券交易分為現券買斷和現券賣斷兩種,前者為央行直接從二級市場買入債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礎貨幣;后者為央行直接賣出持有債券,一次性地回籠基礎貨幣。中央銀行票據即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短期債券,央行通過發行央行票據可以回籠基礎貨幣,央行票據到期則體現為投放基礎貨幣。

(六)其他貨幣政策工具

其他貨幣政策工具是由國務院確定的補充性貨幣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常備借貸便利、中期借貸便利、抵押補充貸款、定向中期借貸便利、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等。

視野拓展

常備借貸便利

中國人民銀行于2013年年初創設了常備借貸便利貨幣政策工具。常備借貸便利是中國人民銀行正常的流動性供給渠道,主要功能是滿足金融機構期限較長的大額流動性需求。對象主要為政策性銀行和全國性商業銀行。期限為1~3個月。利率水平根據貨幣政策調控、引導市場利率的需要等綜合確定。常備借貸便利以抵押方式發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評級的債券類資產及優質信貸資產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达市| 上思县| 巢湖市| 三亚市| 鹤壁市| 东阿县| 万年县| 筠连县| 平罗县| 灵宝市| 水富县| 普兰店市| 乌兰察布市| 馆陶县| 阿尔山市| 邳州市| 昌乐县| 冷水江市| 辉县市| 林口县| 哈尔滨市| 泗阳县| 台前县| 济南市| 博野县| 册亨县| 胶州市| 通辽市| 丰原市| 广南县| 许昌市| 邢台县| 庆城县| 盐亭县| 韶山市| 丰台区| 剑川县| 光泽县| 武威市| 高密市| 武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