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入案例
在某小學附近的一家文具店內,一種十分逼真的“玩具人民幣”頗為暢銷,受到小學生的追捧。“玩具人民幣”與真實人民幣高度相似,面值、國徽、花紋、盲文、編號等信息與真幣無異,只是用“兒童玩具銀行”代替了“中國人民銀行”,除尺寸稍小外幾乎能以假亂真。同時,該文具店老板王某還將一些小面額的人民幣,通過剪裁并用膠水粘貼后制作成帆船、蓮花等工藝品高價出售。
請問:(1)該文具店銷售“玩具人民幣”是否違法?若違法,應承擔何種法律責任?
(2)王某制作人民幣工藝品是否違法?若違法,應承擔何種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