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自己的首席營銷官
- (日)井上大輔
- 1615字
- 2025-06-18 17:14:02
通過滿足他人的需求展現個性
成為被人需要的人
成功的秘訣就是了解他人的觀點,并從他的角度看事情。
——亨利·福特
當你像營銷人一樣生活時,就能在職場中成為一個被人需要的人。
任何一項工作都有它的服務對象。銷售、產品研發、廣告宣傳的服務對象是客戶;人事、法務、IT、采購等后勤部門的服務對象是其他部門的同事。如果你能夠熟悉這些對象,了解并滿足他們的需求,而且持之以恒地做到這一點,那么無論身在何處、從事何種工作,你都會成為周圍人眼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身處職場,我們勢必要用畢生精力來打磨“自己”這件商品,選中為之奮斗的市場,然后不斷積累經驗技巧,提升自己的稀缺性。這既是一名商人創造商品的必要過程,也是一名職員規劃職業生涯的必經之路。工作報酬會反映一個人的價值,當你被人需要時,自然少不了金錢上的回報。
除了在職場中,你還可以成為人際交往中被人需要的人。如果你能夠永遠從他人的立場出發,了解身邊人的需要,那你就會成為社交的中心。當然,有許多人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他們具備亮眼的個性。如果你不具備這樣的個性,也不必擔心,因為本書會幫助你重塑性格。
你甚至可以在社交網站上通過自我表達來展現自己滿足他人需求的能力。你的影響力也會隨之而來,因為影響力實質上展現的就是你能夠在多大程度上被他人需要。
成為被人需要的人,就意味著你具備了鮮明的個性。像藝術家那樣自我表現確實可以被人需要,而像營銷人一樣了解并滿足他人的需求,同樣可以成為被人需要的人。
營銷人的處世之道
像營銷人一樣生活,可以讓你在職場和生活中成為被人需要的人。
被人需要才是幸福的本質
你要重視的不只是自己的利益,還有伙伴的利益。“施”比“受”更容易讓人獲得幸福。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像營銷人一樣生活并被人需要,你不僅能夠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穩穩捧住自己的飯碗,而且能夠讓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如果一個熱愛繪畫的人強行把繪畫和工作結合起來,他會因此而幸福嗎?
恐怕上司不會理解他的付出,同事們也會感到疑惑:“為什么他總是在畫對工作沒用的畫?”如果我是這個熱愛繪畫的人,非但不會感到幸福,反而會抑郁。
如果你所做的事對旁人而言毫無意義,那么哪怕你無比熱愛它,也絕不可能從中獲得幸福。因此,被人需要才是幸福的本質。
如果我們不依靠自己在公司里的地位和頭銜,僅通過滿足他人需求就能獲得幸福,那么我們就會成為大家眼中那個有個性的人。在這個過程中,“我想做什么”并沒有那么重要,甚至有可能成為自己成長的阻礙。
總而言之,像營銷人一樣生活的出發點并非自己,而是他人。
營銷人的處世之道
像營銷人一樣生活可以讓那些不具備雄才大略的人擁有亮眼的個性。
用自己的方式滿足他人的需求
在我面試CEO期間,一位董事會成員問我是否想要成為CEO。我的回答是:“只有在你們想要我擔任CEO時,我才會想。”
——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
像營銷人一樣生活,滿足他人的需求,是不是就意味著要犧牲自我呢?
當然不是。發現那些真正需要你的人,然后以自己的方式回應他們的期待,這不正是一種自我實現嗎?使命(Calling)一詞的本意是指神明的召喚。并非每個人都信仰神明,但是正因為大多數人都把他人對自己的需求看作神明般的召喚,這個表達才得以普及并延續至今。因此,一個人的使命并不取決于自己,而是源于外界對他的期望和召喚。
如果一個人有夢想,那么他自然要去追求。可是,即便他從來就沒有過夢想,或曾經嘗試追求卻最終失敗,他也不應該因此郁郁寡歡。像營銷人一樣生活能夠讓這些人找到自己的夢想和使命。
這本書并不是培訓營銷人的教科書,它的主要目的是向讀者介紹營銷的基本理念,讓讀者找到像營銷人一樣生活的思維切入點。
我想把這本書推薦給大家,尤其是給那些完全不了解自己的夢想和使命的人,以及那些因遭遇挫折而喪失斗志的人,因為我就曾是其中一員。后來我試著像營銷人一樣生活,并且從這種思維中獲益無窮。接下來,我想簡單講一講我的故事。
營銷人的處世之道
用自己的方式滿足他人的需求,就是自我實現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