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公債票據
- 津門密碼1937:金融暗戰
- CQCQ
- 2134字
- 2025-08-13 08:00:00
“陳經理,近一周,日本商社的貸款申請量急劇攀升,同比暴增七倍,且清一色的只貸不存。我懷疑這是有組織的套取銀行流動資金的行動……”
劉士俠指著簡報中陡增的曲線,給陳亦侯匯報他的最新發現。
聽完劉士俠的匯報,陳亦侯從抽屜里取出老花鏡,掛在眼上,翻來覆去把那份簡報讀了好幾遍。
稍后他摘下眼鏡,思索著說:“正好今天下午,(偽)華北維持會召集經濟會議,要求津海所有的銀行,負責人和業務主管都要參會。”
“我親自問問中南銀行、金城銀行的同行們,看他們是否遭遇了同等狀況。”他抬眼時眉頭緊鎖,“看這是否是日本人針對華資銀行的整體策略,還是只針對了我們而已。”
說罷陳亦侯放下簡報,看向劉士俠:“你近期主動關注各項業務的學習精神很好……”
然而他的話鋒卻在此處微頓,意味深長地補充道:“但要記得注意邊界。”
劉士俠聞言愣了一下,總覺得剛才陳經理的話中有什么意猶未盡的東西,只是自己現在還不得要領。
然而,陳亦侯話到此處便戛然而止。他又調換話題,交代了劉士俠幾句當天的常規工作,便起身整理文件開始準備下午的會議材料,仿佛剛才暗流洶涌的談話從未存在過。
劉士俠只好默默退出總經理辦公室,返回大廳副理的工作崗位,繼續專注自己的工作事項。
大堂副理的工作足足忙活了一上午,午后時分,劉士俠才得了清靜,從檔案室又抱了一疊案卷,熟悉銀行業務。
正當劉士俠在厚厚的案卷中學習銀行業務流程,尋找有關清廷秘寶的蛛絲馬跡時,柜臺那邊傳來一陣帶著濃厚日本口音、語氣嘖嘖逼人的吵鬧聲。
劉士俠抬頭,只見一個穿著浪人服飾的日籍顧客,正將幾張票據重重拍在伊麗莎白的柜臺上。
“八嘎,立刻兌換現金,我有急用,你地明白?”
安撫顧客情緒,輔助業務推進是大堂副理的職責之一。于是劉士俠慌忙起身朝伊麗莎白那邊走去。
劉士俠的座位距離業務柜臺只有幾步遠,他能瞅見伊麗莎白眉頭微蹙,正拿起票據仔細分辨真偽。
那是一張很大的票據,上面印著精美繁復的花紋,正中間印刷著大大的“£20”,這是津海英租界工部局的建設公債,由鹽業銀行承銷,英鎊結算。
由于自己入職推薦人的關系,劉士俠專門研究過這種英鎊公債,在銀行卷宗中查閱過很久。
這種債券發行于1936年11月1日,分20英鎊,50英鎊,100英鎊三種面值,為期三年,年利率6%,按票面值九八折出售,每年付息一次。
目前距離1937年11月的付息日尚有月余,這位顧客顯然是急用錢,要提前兌付債券。
債權人持債券到承銷商提前兌付本金,本來并沒有什么稀奇,只是債權人會損失絕大部分的利息收益。
具體到鹽業銀行承銷的租界英鎊建設公債上,由于日籍客戶持有公債的日期不滿1年,銀行只會按購買價返還本金,并且客戶將得不到任何利息收益。
再更具體一些,一張票面金額£20英鎊的公債,如果1個半月后再兌付,一共可以收到£21.2英鎊,但現在著急兌只剩收回19.6英鎊購買的本金,一來一回差了1.6英鎊的收益,足足是票面金額8%的收益。
考慮到這位客戶手里的公債足足有5張,8英鎊的虧損額,都趕上銀行高級職員一個月的薪水了。
于是劉士俠快步上前,對著急兌付、滿面怒容的日籍浪人微微頷首,用英語解釋:“先生息怒,我是銀行大堂副理,我能為您提供更優惠的金融方案。”
聽到是英文,日本浪人收斂了一些火氣,僵硬地開口:“英語地不要,你得說,日語、中文。我要取錢,很急!”
劉士俠先用中文復述了一遍剛才的話,又把英鎊公債提前兌付會有收益損失的事情解釋了一下,最后誠懇建議道:“先生我向您推薦短期抵押貸款,臨時拆借一下,一個月后再兌付英鎊公債,你起碼能節省4英鎊多,夠你喝半個月的花酒。”
雖然不喜歡日本人,但職責所在,提供合理金融建議,為顧客賺取更多利潤,是劉士俠分內的事情。
本以為日本浪人會滿心歡喜地詢問短期貸款細節,卻沒想他又高聲叫嚷起來:“鹽業銀行沒信用,要騙我錢,我要拿回自己的錢!”
他這么一嚷,吸引了銀行內不少顧客的目光,很多人立刻想湊上來看熱鬧,但他們注意到日本浪人的服飾打扮,先是愣了一下,緊接著腳下一頓,最終只站在原地,伸長脖子側眼往這邊偷瞧。
這反應有點兒反常!劉士俠與伊麗莎白交換眼神,尋常人聽到有損失肯定會爭執,并且選擇損失更少的金融方案,短期貸款拆借一下。
難道是這日本人中文不好?沒理解對劉士俠的意思?
伊麗莎白眨了眨眼,自然地把手中的公債票據遞給劉士俠,故意用中英雙語宣告:“根據規定,未到期的公債提前兌付,需要提前三日預約。”
“若您堅持及時兌付,我們只能按照今日官方匯率支付法幣!”她故意加重“法幣”二字的發音,暗示按照黑市兌換方式,顧客會損失將近三成的價值。
在伊麗莎白宣告銀行規定時,劉士俠不動聲色地接過那幾張公債券,先確認票據上的防偽水印沒有問題,然后指尖摩挲紙張,仔細感受票券的手感。
真正的證券用的是英吉利進口的特制證券紙,帶有獨特的防偽纖維,而這幾張票據的觸感好像有那么一點點不對勁。
難怪剛才伊麗莎白如此謹慎的確認債券,水印看上去沒問題,但手感好像又有那么一點似是而非的感覺,哪怕是銀行從業者也很難立刻判定票據的真偽。
劉士俠只好抬眼仔細觀察那位日本浪人的反應,想通過他的表現來佐證心中的猜測。
那浪人聽伊麗莎白解釋了半天銀行規則,不事先預約而直接到銀行提前兌付債券,只能將英鎊以官價匯率折成法幣支付。但他依然沒有半點猶豫,拍著柜臺吼道:“法幣也行,換金,馬上!”
這反應太反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