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家書
- 西游:長生仙族從金兜山開始
- 放開那妖女
- 2002字
- 2025-07-10 23:01:17
雖說李雅并沒有搬到陸家來的想法,但陸明考慮了一陣,還是決定著手蓋瓦房。
對陸明而言,陸家如今的院子太小了。
要搗鼓些什么東西都不方便。
自己建房的話,開銷也還可以接受。
只是一個人建一座房,布置設計起來容易,真要上手操辦起來,仍有許多棘手的地方。
先是拖來石料打地基,然后用竹編籬笆糊泥砌墻,用實木打好椽子、梁柱。
為了圖個方便,陸明倒是沒在瓦房的裝飾上下太大功夫。
好在陸明能使那縮地成寸的法術。
約摸一個月的時間,便蓋好了瓦房。
這期間,小女兒陸樂樂經常搖搖晃晃的給阿爹幫忙。
雖然做事不太利索,可這小丫頭力氣實在大,搬著比她人還高的粗圓木頭,來回四五趟,也不覺得累。
陸明看了也只在心里暗道,自己女兒天生就是修行的料子。
等兩年后,白狐收其為徒,到時又不知會是怎樣的光景。
小兒子陸安則還是像以往一樣。
話不是很多。
除了研習那陣符之道,便是往村東頭李雅家跑。
問他去干嘛,這小子也只是梗著脖子,一言不發。
陸明看在心底,倒也沒太在意。
兒孫自有兒孫福。
這種事情只待順其自然,沒必要強求。
這日。
陸安一個人在院中,他手中持一黃符,面前擺著一堆柴火。
隨著口中默念,陸安將黃符一丟。
只見那黃符逆風扯動了幾下,落于木堆上。
啪的一下躥起火苗。
這火苗雖微小,但幾番晃動,終是沒有被風吹滅。
眼見此景,陸安那一直沒什么神采的眸中,終于出現了一抹驚喜的光芒。
只是他像是想到了什么,那光芒一閃而逝。
陸明遠遠見了,有些驚訝。
他這三個孩子中。
老大自幼習武,有虎妖教導,前些日子還服用了有助于修行的血丹。
老三受瑞獸三眼白狐恩澤,出生時便是至高的金色氣運。
唯有老二陸安,性格沒那么跳脫,甚至顯得有些沉悶。
氣運好不容易從藍色變為了紫色,也是與后輩有關。
陸明本不指望其能有什么大成就,只待安安心心過日子。
沒想到陸安還真搗鼓出了些名堂。
“莫非真有仙人在暗中教導安兒?”
這念頭陸明也只是想想,實際上可能性不大。
若果真如此,如那虎妖與陸康一般,有高人暗中教導陸安,他的靈目早看出了端倪。
一旁,柳蘭有些憂心,道:“相公,安兒整日所畫符箓卻是何物?我未見你相授,莫讓邪祟上了安兒的身······”
陸明理解柳蘭的心情,寬慰道:“無妨,你且安心侯著,這些話不要對安兒說,這孩子本就寡言,好不容易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取得些成就,你這做娘的就不要再打擊他了。”
柳蘭聞言點頭:“相公所言極是。”
············
等到這年年末,皚皚白雪覆蓋了田地。
向遠望去,遠山與高天相接,皆是白茫茫的一片。
冷風從蒼藍蒼藍的天際刮來,割在臉上,像刀劃般刺痛。
后院的瓦房已經建好了,內里安置著一個小火爐,還有書架,天冷時泡上一盞熱茶,在里面烤烤火,看看書,很是愜意。
陸明仍時常入山,有時能碰到小狐貍,有時只孑然一人。
他想起好些年前,也是這樣的冬日,他和小狐貍在同樣的雪地上論道、玩鬧。
又想到許多年后,這雪地仍是這雪地,白狐也還是這只白狐,只是自己,或許已經不在了。
“小狐貍,我停滯此境久矣,何以更進一步?”
“你這廝真是好不知足,從一介凡夫,踏上道途,到如今境界,不到十年······你莫不是想一步登天,成就金仙正果?”
陸明撓了撓頭,訕笑道:“這不是聽你說了五仙正道,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方生此感嘆?”
其實陸明也清楚。
修行一途,非一朝之功。
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就算告訴他們修行之法,這些人也只能像青山村大多數村民一般,學到一些皮毛,與長生大道終是無緣。
所以“何以更進一步”,這個問題本就不會有答案。
一人一狐沉默良久,各自有所思。
直到白狐打破了沉默。
“你且想想,道在何處?”
陸明平靜的心緒泛起了一絲漣漪。
這同樣是一個很寬泛,也很難以解答的問題。
既要煉虛合道。
那道在何處?
陸明一時之間想了許多。
可惜他未能像幾年前的冬天那樣,一念三冬過,參透其中含義。
“緣法未至。”
陸明搖了搖頭,不再繼續糾結這個問題。
天色漸晚,白狐起身離開。
一人一狐并未道別。
他們對彼此實在太過熟悉。
很多時候,什么都不用說,便能明白對方的想法。
白狐走后,陸明也下山準備回家。
他未能入煉虛合道之境,原因在于緣法未至。
除此之外,陸明覺得,自己近來的心態可能出現了問題。
正如白狐所言,修道一途漫漫,合該上下而求索。
夫道者,飄渺無形,無影無蹤。
所謂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至則將至,如若不至,強求作何?
想明白這些后,陸明只覺身上似乎有什么擔子被卸下了,下山的路途都變得輕松了不少。
············
“相公,康兒的信!”
才回到家中,柳蘭便拿著一封書信,急急忙忙的走了過來。
距離上次寫信,已經過去許久。
陸明雖中途前往萬絲國幫陸康處理過一次蘇氏布行的麻煩。
但父子倆終究是沒有相見。
更不用說一直待在家中的柳蘭了。
不過,柳蘭雖牽掛兒子,但她并未急著讀信。
而是耐心等到相公歸家,將一大家人聚攏在火爐前,讓陸明念起了書信。
火光搖曳,這封遙隔千里寄來的書信,卻是讓這個寒冷的冬夜變得溫暖起來。
陸明展開信件,大致掃了一眼,便一字一句的念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