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白事
- 西游:長生仙族從金兜山開始
- 放開那妖女
- 2071字
- 2025-07-09 23:50:13
除去第一次泡藥浴時,從極泉穴排出了大量污垢,之后排出的污垢便越來越少了。
柳蘭對于泡藥浴排毒一事頗為羞赧,但當她發現那些靈植竟然能讓她變得更加年輕漂亮之后,興致便也高漲起來。
特別是陸明的加入,讓每次泡完藥浴的柳蘭得到了更好的滋潤,像一株得到充分滋潤的花朵,白里透紅,端的是嬌艷欲滴。
眼看著柳蘭的狀態一天天變好,根骨資質也一天天得到提升,陸明卻沒有急著讓柳蘭在修行之路上更進一步。
這道理很簡單。
根固方可流長。
就像當初開墾靈田一樣。
既然不急,不如好好打下基礎,這樣才能走的更長遠,也更符合長期利益。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藥圃里的靈植終于見了底。
陸明在心底估摸著是得再種一批了。
第二次播種的話,比起第一次肯定更有經驗,得到的靈植藥力也會更好。
而小丫頭在被二哥連著帶出去半個月買好吃的好玩的之后,終于意識到了不對。
因為她發現,藥圃里的靈植竟然被阿爹一個人用完了!
那泡在水里,香香的,綠綠的藥草,她一次也沒用上,就什么也不剩了。
陸樂樂感覺自己活在一個天大的陰謀之中。
當她氣鼓鼓跑來找阿爹理論時,陸明一攤手,表示你娘也干了。
對于小丫頭而言,比起阿爹,還是阿娘更加可怕。
于是她只能很窩囊的收下了三塊桂花糕的賠款,原諒了阿爹。
············
在青山村這邊,向來有一種說法。
那就是八十歲以上的老人壽終正寢,便可稱之喜喪。
喜喪雖為喪事,但可采用同婚事一般大紅的孝布。
送葬的子嗣后輩不會過度慟哭,強調的是一種“哀中帶喜”的情緒。
這日,村里九十六歲的老人李婆婆在睡夢中離世,無病無災,去的安詳。
這樁白事,照例當為喜喪。
可村里人聽聞這一消息后,無不搖頭嘆氣,感慨連連。
只因李婆婆家中,僅有一十四歲的重孫女,名為李雅。
李雅的母親并非青山村人,生下她后就跑了。
她父親之后不久進山摔死在了山溝溝里。
小李雅從記事起,便是和婆婆相依為命。
如今李婆婆一走,家中便只剩下李雅一人。
村民們聞說,無不扼腕嘆息。
這消息傳到了陸明耳中,他沉吟了一陣,腦海中想起了這個名叫李雅的小丫頭。
他在村子里教娃娃們修行練武。
村里這些孩子中,最有天賦的無疑是小女兒陸樂樂。
修行最努力刻苦的,便是這個李雅了。
而且她的刻苦,并不是笨鳥先飛式的一味蠻勁。
李雅是村里娃娃們唯一一個紫色氣運,根骨悟性也是相當不錯,只可惜了家庭因素,讓小丫頭小小年紀便挑上了生活的擔子。
陸明雖然心疼這小丫頭,但他也不會拿自己的孩子去和人家比較,說些諸如“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你多向人家學學”之類的話。
因為他有把握,自己的子女后代,不會成為那所謂的窮人的孩子。
“相公,李雅這小姑娘有夠可憐的······她婆婆走了,無依無靠的,今后可要怎么過活······”
柳蘭心善,嘆著氣同陸明聊起此事,說到后面,眼里幾乎要流出淚來。
陸明搖了搖頭,寬慰道:“人心都是肉長的,李雅家里的情況,大家伙兒看在眼里,能幫的肯定會幫,這么大個娃娃,總不能讓她餓死在村里不是?”
他這話倒不是虛言。
李婆婆沒走時,村民們便會時不時往她家提些肉菜。
家里有要幫忙的,村民們碰到了也都會施予援手。
即使相公這么說,柳蘭還是有些放心不下。
她想了想,道:“相公,你之前不是說,咱家后院還得蓋個瓦房?要不······將李雅接過來住一段時間?至少得等小姑娘大些再說,我這手女紅就是李婆婆教的,如今她老人家走了,不幫上一些,我這心里實在過意不去。”
后院的瓦房本就是要蓋的,并且不止蓋一座。
算一座十兩銀子,陸明多賣些靈植,就是五座六座的銀子也有了。
讓李雅在他們家住上幾年,也就添張口的事,倒也不打緊。
“娘子,不是我不答應,這事得看人家自個兒的意愿,總不能我們一廂情愿,好心辦了壞事,要不你抽空去問問?”
柳蘭聞言點了點頭。
“也是。”
于是翌日下午,柳蘭提了一籃雞蛋,摘了些新鮮的菜葉,去了趟李雅家。
回來時,陸明問她情況,柳蘭苦笑著搖了搖頭。
“有這心思的可不止咱們一家,這幾年收成好,村里好幾戶寬裕些的,都想著將這乖巧的小丫頭接回家去,還有要認干女兒的。”
“娃娃自己不愿去?”
柳蘭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這孩子懂事,怕麻煩人家,一直堅持要自力更生,是說什么也不肯去了。”
陸明也有些感嘆。
隨后,他像是想到了什么,又道:“既是她自己的想法,那我們也不好強求······不過十四歲,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只吃雜糧黑栗米肯定不行,這樣,咱家每天開灶做了飯,就給那娃娃送去一份,這樣也不至于傷了那孩子自尊心。”
柳蘭眉眼彎彎的笑了笑:“是個好辦法。”
············
于是從第二天開始,陸家便開始給李雅送飯。
陸明忙著修行。
柳蘭有家務處理。
小丫頭才八歲,讓他一個人出門陸明不放心。
送飯做合適的人選,只有陸安。
正好這小子近來總愛悶在家里鬼畫桃符,讓他出去走走也是好事。
于是送飯的任務,便落在了他的身上。
起初,和陸安一般年紀的李雅還有些扭捏,不愿白吃陸家的飯菜。
但架不住陸安這傻小子每次將飯往桌上一放,一句話不說,就門神似的杵在這兒。
大有李雅不吃他不走的架勢。
加之柳蘭的手藝確實好。
做出的飯菜色香味俱全,只是遠遠看上一眼,已勾的人饞蟲大動。
于是李雅只好半是感激半是羞赧的在陸安的注視下吃起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