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117.大戰開始了!
- 朕自澳洲歸來,反清復明
- 喝茶我用扎啤杯
- 2027字
- 2025-08-12 10:00:00
別說他一個外姓人,與身為親王的阿濟格在身份上有著天壤之別,朝中沒有人會站出來替他說話,多爾袞也未必會為他主持公道,去追擊自己胞兄的責任!
就算是這些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卻也絕對不會發生在現在這個節骨眼兒上!
要知道,現在整個清廷可都把希望寄托在了阿濟格的身上,阿濟格現在就是清廷的頂梁柱、救世主,在這種情況下,敢跟阿濟格作對,還不是找死?
不過好在現在也沒人有空,有那個閑心去理會葉臣,多爾袞也只是答復說,一切都等到擊退明軍之后再說,并告誡葉臣,不要因為私怨而影響公務,理應全力配合阿濟格作戰。
葉臣也只得點頭答應,而且回到京師之后,他也已經隱約察覺到了京師之中,清廷之內那種詭異的氣氛,意識到了阿濟格此時的勢頭非比尋常,自是不會再傻不拉幾地繼續對阿濟格不依不饒,而是理智地隱忍了下來。
此時阿濟格早已率軍前往了涿州,葉臣比阿濟格晚到幾日,也隨之率軍前往了涿州增援,與阿濟格會師一處,清軍兵力,共計三十五萬,號稱五十萬!
而明軍此時自然也早已合兵一處,除分守京畿各府州縣之兵馬外,共計五萬,自保定府北上至定興!
兩軍相距已經不足百里,對峙于京畿,大戰一觸即發!
兵力上的絕對優勢確實給予了阿濟格足夠的底氣,而且阿濟格手下的兵馬大多都沒有于明軍交過手,對于明軍的厲害只限于道聽途說,所以還不至于面對明軍心生恐懼,產生怯戰的情緒。
但是葉臣與其麾下兵馬卻是實打實在明軍手上吃過虧的,故而再次面對明軍,都心中充滿了畏懼,士氣低靡。
阿濟格深知此戰關乎清廷存亡,所以在排兵布陣上尤為謹慎,他還不知道葉臣對他懷恨在心,回到京師之后就去找多爾袞告了他一狀的事情,故而依舊對葉臣頗為倚重。
一來是葉臣本就是一員能征善戰的猛將,二來則是葉臣曾與明軍交手,更清楚明軍的底細,故而,阿濟格當即便命葉臣為先鋒,迎擊明軍!
然而這道軍令傳入葉臣的耳朵里自然就變了味兒,被葉臣當做了阿濟格對自己的打擊報復,畢竟在葉臣看來,面對如此強大的明軍,阿濟格讓他做先鋒,不就是讓他和他手下的部隊去前面趟雷送死嗎?
想必定然是阿濟格已經知道自己去多爾袞那里告狀的事情了,所以才會公報私仇,以此來報復自己!
因此,葉臣雖然被迫領命做了清軍的先鋒,但卻并不用命,面對來勢洶洶的明軍,葉臣只是象征性地派出了些許綠營兵馬前去迎擊,而后便直接率軍撤回了涿州城去。
阿濟格沒想到葉臣這么快就敗下陣來,只好親率大軍出城迎敵,戰鼓聲再次響起,阿濟格仗著兵力優勢對明軍發起了猛攻,試圖憑借人海戰術壓制明軍。
然而,明軍火器犀利,雙方實力差距可謂天壤之別,可不是靠人頭就能填補的,故而即便戰場上硝煙彌漫,喊殺聲震耳欲聾,清軍騎兵如潮水般一波又一波沖擊而來,但卻始終都無法沖到明軍的陣地之前。
在明軍的炮火覆蓋之下,數萬清軍成片成片地消散,被炸成碎片,灰飛煙滅,但硝煙與火光籠罩軍陣,馬蹄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別說是后方城樓上的阿濟格了,就連身處軍陣之中的清軍士卒也無法看清周遭的情況,不知道此時清軍的傷亡慘重到何等地步。
但這對于清軍而言或許也是一種好事,至少他們不會因為恐懼給喪失斗志,以至于士氣潰散,讓他們太早地敗下陣來。
因而,清軍還是憑借著數量優勢從明軍的炮火之中沖殺了出來,望見了兩里之外的明軍陣地,這讓清軍頓時興奮了起來,望向明軍的雙眼仿佛都要噴出火來了,目光中充滿了對殺戮的渴望!
但即便清軍已經近在眼前,明軍卻是異常的沉著冷靜,他們一字排開,分前后兩列,用手中的步槍瞄準了清軍。
“嘭——!嘭——!嘭——!”
上萬桿步槍齊射,槍聲宛如鞭炮齊鳴,連綿不絕,密集的彈雨撲面而來,清軍騎兵頓時被打得人仰馬翻!
在明軍的火力壓制下,清軍騎兵再難向前一步,只是一波接著一波,前赴后繼地沖上前來送死,轉眼間已經堆起了一道尸墻。
清軍之所以到現在都還沒有潰散,不是他們意志強大,而是因為后面那些身處炮火中的清軍視野受阻,根本看不到前面的情況,而當他們好不容易才從炮火與硝煙中沖出,卻沒有料到自己已經又進入了明軍火槍的射程之內,可此時再想逃跑,卻也已經來不及了!
阿濟格站在高高的城樓上,望著前方的戰場,他的視線被硝煙與塵土遮蔽,以至于他難以看清戰場上詳細的情況,但眼看著派出去的兵馬越來越多,而明軍的陣地卻依然完好,也不禁眉頭緊鎖,心中涌起不祥的預感。
但是即便他已經隱隱意識到現在的占據對清軍極為不利,但他卻并未下令鳴金收兵,亦沒有改變戰略的意思,他在等,等著突破明軍防線的時機!
突然,明軍陣地的東方煙塵大作,一支清軍突然出現,朝著明軍的側翼襲來!
阿濟格頓時揚起了嘴角,握緊了拳頭,那是一支由五千八旗騎兵組成的奇襲部隊,正是他所等候的時機和奇兵,這支騎兵盡由精銳構成,宛如一把尖刀,必能刺穿明軍的側翼!
此時,明軍這邊自然也早已發現了這支突然殺出來的清軍,馮勇勝舉著望遠鏡,面不改色道:“調兩步兵阻擊東側的清軍,殺他們個片甲不留,讓他們有來無回!”
軍令一下,當即便有兩千澳明步兵迅速在明軍陣地的側翼集結列陣,舉槍瞄準了自東側而來的清軍騎兵,做好了迎擊清軍的戰斗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