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七點。
高陽準時將車開到校門口。
看到顧巖出來,他立刻下車,恭敬道。
“顧先生。”
“高哥,以后直接叫我顧巖就行?!?
顧巖微笑點頭,“送我去鄭大家屬區?!?
……
車很快抵達家屬區,穩穩停在三號樓前。
“高哥,稍等我一會兒?!?
顧巖下車,打開后備箱,略一思忖,只拎出了兩個包裝素雅,但一看便知品質上乘的信陽毛尖禮盒。
這樣既顯心意,又不至于過于扎眼,尺度拿捏得恰到好處。
憑著前世的記憶。
顧巖輕車熟路來到魏主任家門口,按響了門鈴。
“叮咚——”
腳步聲由遠及近,房門打開,一位系著圍裙,氣質溫婉的中年女士出現在門口,手上還帶著些許水漬,顯然正在忙碌晚餐。
“你是?”
顧巖認得她,正是魏主任的愛人,鄭大中文系沈靜教授。
他立刻微微躬身,態度恭敬。
“沈教授您好。我是金融系大一新生顧巖,請問魏主任在家嗎?”
沈靜見他舉止得體,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
“是小顧啊,快請進。老魏在書房呢?!?
她側身讓開,朝屋內喚道。
“老魏,你學生顧巖來了!”
魏長庚聞聲從書房走出,看到顧巖和他手中的禮盒,眉頭習慣性地蹙起。
“顧巖?你這是干什么?”
顧巖笑容真誠,帶著一絲靦腆。
“主任,我剛聽秦老師說您找我,這不趕緊就過來了。第一次上門拜訪,空著手實在不合禮數。就帶了兩盒茶葉,一點心意,給您和沈教授嘗嘗。”
他將茶葉輕輕放在玄關的柜子上,動作自然。
魏長庚看了眼那兩盒確實不算張揚的茶葉,臉色稍霽,沒再堅持。
“你這孩子……進來吧。”
他轉身對沈靜道:“你去給顧巖泡杯茶?!?
隨即對顧巖示意:“跟我來書房?!?
顧巖應聲,跟著魏長庚走進書房。
書房不大,卻堆滿了書籍資料,墻上掛著幾幅字畫,透著一股書卷氣。
魏長庚在書桌后坐下,指了指對面的椅子。
“坐吧。把門帶上。”
顧巖依言關門,緩緩落座。
“主任,您找我,是有什么急事嗎?”
魏長庚沒有立刻回答,他摘下金絲邊眼鏡,用眼鏡布緩緩擦拭著,銳利的目光微瞇,仔細審視著顧巖,書房內一時陷入一種無形的壓力。
片刻后。
他重新戴上眼鏡,直接開門見山。
“顧巖,我問你。你是不是參與了GN903期貨的炒作?而且……還利用了我那期節目?”
顧巖心底一沉,果然是為了這事!
看來自己當初請主任做節目,雖然效果顯著,卻也引起了對方的深度關注。
在GN903連續暴漲的背景下。
他很容易推斷出自己的參與和獲益。
面對這直指核心的質問,顧巖沒有慌亂,反而迎上魏長庚審視的目光,眼神清澈而坦誠。
“主任,我不敢隱瞞。我確實參與了GN903的交易?!?
他坦然承認,隨即話鋒一轉,“但是,‘利用’二字,學生萬萬不能認同!”
魏長庚眉頭一挑,身體靠向椅背,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顧巖坐直身體,條理清晰地說道:
“第一,主任您那期節目,剖析的是綠豆期貨市場存在的結構性風險和潛在的投機泡沫,這是基于專業判斷和市場數據的客觀分析,是在打碎市場謠言!
節目播出后,市場反應劇烈,恰恰證明了您觀點的前瞻性和專業性,也證明了市場本身存在嚴重問題!
這是您作為學者,履行社會責任的體現,絕非任何個人可以利用的工具?!?
他頓了頓,觀察了一下魏長庚的神色,繼續道。
“第二,我的參與,是在節目播出后,市場共識已經形成,趨勢已經明朗的情況下,做出的市場行為。
就像黃河水奔涌而下,我不過是順勢而為,乘上了一艘小船。
這艘小船,能借到黃河水奔流之力,是天時地利,但源頭,是黃河水自身的力量,是市場共識的力量,而絕非是我個人有能力去‘撬動’或者‘利用’了誰。
主任您,就是那位最先洞察黃河水文變化、發出預警的智者,我頂多算是一個看到了預警信號、并選擇相信您判斷的后來者。”
顧巖的聲音帶著一種超越年齡的沉穩和說服力。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主任,您認為的‘炒作’,是制造虛假繁榮、扭曲價格、收割散戶。
但我的操作邏輯,恰恰是基于您節目中揭示的基本面矛盾和現貨供需緊張的現實!
我堅信市場的糾偏力量,堅信價格最終會反映價值。
我的行為,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加速了價格向合理價值回歸的過程,而非制造泡沫。
如果非要說有什么‘利用’,那我‘利用’的,是對您專業判斷的信任,是對市場規律本身的尊重!”
他目光灼灼地看著魏長庚。
“主任,我理解您的擔憂。
您擔心學生沉迷投機,荒廢學業,更擔心學生行為不端,利用師長的名望牟利。
但我可以向您保證,期貨市場于我,是課堂之外的實踐場,是檢驗所學、磨礪心性的地方。
我的每一筆交易,都嚴格遵守規則,敬畏市場。
至于收益……學生認為,財富本身并無原罪,關鍵在于如何獲取和運用。
若將來有能力,我更希望能回饋母校,支持像您這樣真正關心學生、有社會擔當的師長,做更多有意義的研究和教育工作?!?
顧巖這番話說得有理有據,邏輯嚴密,既有對魏長庚專業地位的真誠推崇。
又清晰地劃清了“順勢而為”與“利用師長”之間的界限。
更表明了自己參與市場的原則和未來的志向。
他巧妙地將自己定位為一個“信任師長判斷”、“尊重市場規律”的實踐者,而非投機者或利用者。
書房里一片寂靜。
魏長庚臉上的嚴肅和審視漸漸褪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復雜的情緒。
有驚訝于顧巖如此清晰透徹的認知和口才。
有對自己觀點被學生深刻理解并付諸實踐的欣慰、
甚至還有一絲被說服后的釋然和隱隱的贊賞。
他原本準備的一番訓誡之詞,此刻竟覺得有些多余。
沈靜恰好端著兩杯熱茶進來,打破了短暫的沉默。
她將茶杯放在兩人面前,敏銳地察覺到書房里氣氛的變化,笑著看了丈夫一眼。
“老魏,跟學生談什么呢,這么嚴肅?小顧,喝茶。”
魏長庚端起茶杯,輕輕吹了口氣,氤氳的熱氣模糊了他的鏡片,也柔和了他臉上原本嚴肅的神情。
他看著眼前這個思維敏捷、條理清晰、更難得是心懷格局的年輕人。
心中那點疑慮和不快早已煙消云散。
他輕呷了一口清茶,緩緩開口。
“顧巖啊……你剛才這番話,條分縷析,有理有據,更難得的是這份清醒的認知和清晰的邊界感。
你能認識到我那期節目的核心是揭示風險、發出預警,而非為投機背書。
這份冷靜和原則性,更是超出我對你的預期?!?
他放下茶杯,身體微微前傾,語氣變得更加鄭重。
“看來,我之前是有些多慮了。
你能在波譎云詭的期貨市場中游刃有余,并保持這份清醒和敬畏,實屬不易。
這證明你在課堂之外,確實下了苦功,也具備過人的悟性。”
隨后,他話鋒一轉,目光中透出師長的關切與叮囑。
“不過,顧巖,有幾句話,我還是要叮囑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