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驕陽,將校園烘烤得熱氣騰騰,蟬鳴聲此起彼伏,仿佛也在為開學歡呼。張錦辰對著鏡子精心整理著衣領,滿意地點點頭,隨后背上書包,跨上心愛的機車,風馳電掣般朝著學校駛去。
抵達校門口,學校為了方便離家遠的學生方便停電動車特意建了一個停車棚。停車棚不銹鋼支架在陽光下閃閃發亮,棚頂呈波浪形,為無數輛載著夢想的車輛遮風擋雨。張錦辰熟練地將機車停好、上鎖,懷揣著滿心期待,大步邁進校園。
校園里,樹影斑駁,陽光給建筑、路面都蒙上一層溫柔的薄紗。操場上,學生們或走或站,新學年的朝氣在空間里流淌。校門口連停著的車輛、擺放的自行車電動車,都為這開學首日的校園,添了生活的煙火氣,滿是青春與希望交融的氛圍。
推開教室門,嶄新的氣息撲面而來。棕紅色的課桌椅整齊排列,在晨光里泛著溫潤光澤,像是默默等待新故事開場。白墻明亮,黑板干凈得能照見人影,電子屏閃爍著歡迎的光。窗邊綠植舒展新葉,微風穿堂,裹挾著操場的朝氣與走廊的喧鬧,把開學的期待,輕輕擱在每一方課桌上,每一縷陽光里,空氣里滿是青春將啟的鮮活勁兒。
張錦辰挑了個靠窗戶的座位,看著新教室心中不由感嘆。一個男生也來到教室。
“錦辰,你來的好早啊。”
“你來了。”
沈航坐到張錦辰旁邊放下書包“以后我們就是同學了,請多指教。”
“嗯。”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新同學也陸陸續續來到班級。教室里漸漸熱鬧起來,新同學的笑聲、招呼聲,和窗外的蟬鳴纏繞在一起。張錦辰看著周圍或青澀、或活潑的面孔,指尖輕輕叩了叩桌面——這是他要扎根三年的新土壤,未知又滾燙。上課鈴還沒響,一個女老師抱著教材走進班級,看上去大概二十多歲,戴著眼鏡看上去溫爾文雅。
老師將課本輕放在講臺上,拍了拍掌心:“同學們安靜下……”話音未落,后排傳來筆袋掉落的聲響,惹得眾人忍俊不禁,新班級的第一頁,就在這慌亂又鮮活的氛圍里,正式翻開了。
老師敲了敲黑板,讓大家靜一靜“同學們,以后大家就是同學了,以后要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知道了嗎?”
“知道了——。”
“好,那么大家先做個自我介紹吧,先從你開始吧,依次往后一個一個來。”老師指了指右排第一個女生。
“我叫趙鑫雨。”“我叫李澤言。”“我叫賀林川。”“我叫董佳豪。”……同學們依次做了自我介紹,老師也記下了名單“好的同學們,以后我們就是一個大家庭了,希望大家團結友愛。”
“好——”
新學期的第一天幾乎沒有課,每一節課都是各科老師和同學們互相熟悉互相認識一下。下午的大課間同學們都三五成群的聊天,結交新朋友。張錦辰和沈航也利用這個時間和新同學們互相熟悉。班上的同學都很熱情也很友好。特別是李澤言和賀林川,他們兩個就是那種直爽的性格,和大家很合得來,同學們都很愿意和他們聊天。
李澤言和賀林川也注意到了張錦辰和沈航,他們主動走過來打招呼“你叫張錦辰是吧,你好,我叫李澤言。他叫賀林川。”張錦辰點點頭“你們好。”
“以后大家就是同學了,多多關照。”李澤言想和張錦辰握手,張錦辰沒有拒絕和他們兩個握手。沈航也和兩人認識了一下。李澤言和賀林川性格都很開朗,很快就和兩人打成一片。
趙鑫雨和董佳豪也加入進來,大家聊得熱火朝天,很快就拉近了距離。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不知不覺間熟悉了彼此。張錦辰忽然覺得,高中生活也沒有那么可怕。
下午最后一節課是班主任的課,老師跟大家宣布明天軍訓的消息,同學們哀聲怨道,幾個女生表示怕曬黑問老師能不能請假,幾個男生特別興奮,問老師咱們學校軍訓會不會發槍會不會教格斗。老師推了推眼鏡表示軍訓必須參加。幾個女生才安靜下來。
放學鈴聲響起后,大家陸陸續續走出教室。夕陽把校舍染成暖橘色,走廊里滿是喧鬧。張錦辰和沈航并肩往出走,教室后排幾個男生勾肩搭背,打鬧著撞開人群;靠窗那組女生,嘰嘰喳喳分享課間趣事。
到校門口,停車棚里機車、自行車擠擠挨挨,開鎖聲、笑罵聲混在一塊兒。值日生慢悠悠拖地,被嬉笑跑過的同學濺了點灰塵,佯裝兇巴巴喊“慢點”。
“錦辰,等等我。”
張錦辰剛騎上摩托車準備走,聽見沈航叫他。
“怎么了?”張錦辰摘下頭盔。
“那個,我爸媽不在家,你可以送我回家嗎?”
“好吧,上來吧。”
“嗯。”沈航說著坐上張錦辰的后座。張錦辰啟動機車向著回家的方向行駛。
“抱緊了,我速度可是很快的。”
沈航聞言抱得更緊了些,張錦辰笑了笑,故意加快了速度。風在耳邊呼嘯,沈航下意識閉上眼睛,把臉貼在張錦辰背上。
機車在馬路上飛馳,風呼嘯著掠過耳畔,沈航緊緊抓著張錦辰的衣角,大聲喊道:“錦辰,你說咱們軍訓會不會很有意思啊?”張錦辰嘴角上揚,大聲回應:“肯定有趣,說不定還能學到真本事!”兩人的笑聲隨著風飄向遠方。
夕陽斜照,影子被拉得老長,大家說著笑著,把一天的疲憊和期待,都融進這放學的熱鬧里,往校門口的煙火氣里鉆,奔赴各自的小美好。街道兩旁的路燈漸次亮起,為歸家的少年們照亮前路,而屬于他們的高中故事,才剛剛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