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第四話千古禪心

  • 禪心妙諦
  • 善如
  • 3989字
  • 2025-06-16 18:00:59

玄覺圓寂后的第七天,凈光禪院內彌漫著一種奇特的寧靜。慧明領著幾位師兄弟,小心翼翼地推開供奉師父肉身的禪房門扉。按照慣例,今日該為師父更衣入殮。晨光透過窗欞,斜斜地照在禪床上盤坐的身影上。

“師父!“慧明手中的凈瓶差點跌落。

禪床上,玄覺依然保持著入定時的姿勢,面色紅潤如生,唇邊似乎還帶著那抹最后的微笑。更令人驚異的是,整個房間充盈著一股淡淡的檀香氣,而非尋常尸體應有的腐臭。

慧明顫抖著伸手觸碰師父的手背——肌膚柔軟而富有彈性,仿佛只是熟睡。他撲通一聲跪下,額頭觸地:“師父果然已成大道!“

消息如野火般傳開。永嘉城的百姓扶老攜幼涌上松臺山,爭相瞻仰這一奇跡。刺史劉隱聞訊,親自帶醫師前來查驗。白發蒼蒼的老醫師檢查后,嘖嘖稱奇:“老朽行醫五十載,從未見過此等異事!肉身不腐,實乃圣賢之兆。“

劉隱當即下令:“玄覺大師肉身不可輕動,當建塔供奉,永受香火。“

凈光禪院忙碌起來。僧人們日夜誦經,信眾們捐錢捐物,工匠們在禪院后山選了一處風水寶地,開始建造一座七層石塔。塔成之日,數百人護送玄覺肉身入塔。當慧明和四位師弟將師父輕輕抬起時,發現肉身竟輕若無物,仿佛只剩下一件僧袍的重量。

“師父已脫去凡軀,唯留慈悲示現。“慧明對眾弟子解釋,“此乃菩薩留形,度化眾生。“

塔門關閉前,慧明最后看了一眼師父安詳的面容。二十年的師徒情誼如走馬燈般在心頭閃過——從那個在龍興寺初遇的懵懂沙彌,到如今肩負弘法重任的禪門領袖。他深吸一口氣,將《永嘉集》手稿貼在胸前,輕聲承諾:“師父,弟子必不負所托。“

塔門緩緩合攏,鎖住了這一千古奇跡。

玄覺圓寂后的第一個雨季來臨了。凈光禪院的僧人們發現,每逢雨天,石塔周圍會隱約浮現一圈七彩光暈,如同佛經中描述的“佛光“。更神奇的是,有患病者虔誠禮拜后,竟奇跡般痊愈。這些傳聞使松臺山成為遠近聞名的靈地,香客絡繹不絕。

慧明作為玄覺指定的繼承人,開始系統地教授《永嘉集》。每日早課后,他都會在禪堂講解其中一章,從“慕道志儀“到“妙契玄旨“,循序漸進。

“師父在《永嘉集》中明確指出,修行須有次第。“慧明對眾弟子解釋,“如同登山,須從山腳起步,不可躐等。“

一位名叫法照的年輕僧人卻提出異議:“慧明師兄,玄覺師父不是常說'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嗎?為何還要設這么多階梯?“

慧明耐心解釋:“師父的'頓悟'是建立在'漸修'基礎上的。就像師父生前既講頓悟,也帶領大家種地打坐,兩者并不矛盾。“

法照不以為然:“《證道歌》里明明說'絕學無為閑道人',我看《永嘉集》里這些條條框框,反成束縛。“

僧眾中響起低聲議論。慧明注意到,一些年輕弟子頻頻點頭,顯然贊同法照的觀點。他心中暗嘆——師父剛走不久,禪院內已現分歧之象。

當晚,慧明獨坐書齋,翻開《永嘉集》手稿,手指撫過師父熟悉的字跡。月光如水,他仿佛又聽見師父的聲音:“慧明啊,法無定法,應病與藥。你要懂得觀機施教...“

一滴淚水落在紙頁上,暈開了墨跡。

轉眼三年過去。凈光禪院在慧明的領導下穩步發展,僧眾增至二百余人,禪院擴建了藏經樓、禪堂和寮房。但內部的分歧也在悄然加深——以法照為首的年輕僧人越來越傾向于“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簡捷法門,常常質疑傳統誦經、打坐的必要性;而年長一些的僧人則堅持按《永嘉集》的次第修行。

一個春日的午后,這種矛盾終于爆發。慧明正在講解“凈修三業“一章,法照突然站起來打斷:“慧明師兄,這些繁瑣儀軌不過是方便說,何必執著?玄覺師父當年三喚御史,何曾引經據典?“

禪堂內一片嘩然。慧明放下經卷,環視眾人:“諸位師弟,我們各抒己見。你們認為,修行是否需要次第?“

僧人們議論紛紛,很快分成三派——一派支持慧明的漸進修行;一派贊同法照的頓悟法門;還有一部分人主張“農禪并重“,認為日常勞作就是最好修行。

看著爭論不休的同門,慧明忽然想起師父圓寂前的囑咐:“和合共住,護持正法。“他抬手示意眾人安靜:“今日辯論到此為止。諸位不妨各自用功,以實踐驗證。“

事后,慧明獨自來到玄覺靈塔前,盤腿而坐,閉目沉思。夕陽西下,塔影斜長,幾只歸巢的鳥兒在塔檐上啾啾鳴叫。

“師父,弟子愚鈍,不知如何調和這些分歧...“慧明喃喃自語。

一陣清風吹過,塔檐下的銅鈴叮當作響,仿佛在回應他的困惑。慧明抬頭望去,忽然注意到塔基上刻著一行小字,是師父最后那句偈語:“明月照松臺,千古一輪心。“

他怔住了。月光、松臺、禪心...師父早已留下答案。不同的修行方法,不過是通向同一輪明月的小徑。重要的是那顆求道的心,而非路徑本身。

翌日早課,慧明宣布了一項新規定:“從今日起,凈光禪院設立三個禪堂:一為經論堂,專研《永嘉集》及其他經典;二為農禪堂,踐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三為默照堂,專修默照禪法。諸位可根據自身根器,選擇相應法門。“

僧眾們面面相覷,沒想到慧明會如此包容。法照第一個站出來:“慧明師兄,這...“

慧明微笑打斷:“法照師弟,你選哪個堂?“

法照愣了一下,隨即朗聲道:“默照堂!“

“善。“慧明點頭,又看向其他人,“諸位自由選擇,三堂平等,無有高下。“

這一創新舉措很快收到奇效。僧人們各得其所,修行更加精進。凈光禪院的名聲也因此更盛,被譽為“三堂并弘,禪法圓融“。

玄覺圓寂五周年之際,慧明決定將《永嘉集》刻版印刷,廣傳天下。他親自校對手稿,邀請最好的刻工,在凈光禪院開設了印經坊。刻版工作持續了整整一年,期間不斷有各地高僧前來參校,提出寶貴意見。

“慧明師兄,這段'頓悟雖同,多生習氣一時難凈',是否與'本來清凈'之說相違?“來自天臺山的湛然大師指著一段文字問道。

慧明解釋:“師父的意思是,理則頓悟,事須漸除。如同明鏡本凈,塵垢須時時拂拭。“

湛然撫掌贊嘆:“玄覺大師圓融無礙,令人敬佩!“

就在《永嘉集》刻版完成的那天夜里,慧明做了一個奇特的夢。夢中,玄覺端坐在松臺山頂的明月下,向他招手。慧明趨前拜見,卻見師父手中無經無卷,只有一輪明月映在掌心。

“慧明,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玄覺的聲音如同天籟,“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慧明正要請教,卻見師父將手中明月輕輕一拋,那輪明月直升中天,光華大放,照亮三千世界。他猛然驚醒,發現窗外正是皓月當空,清輝滿室。

“原來如此!“慧明恍然大悟,“師父的傳承不在文字,而在心燈相續!“

從此,他對三堂弟子的不同修行方式更加包容,只強調一點:“萬法歸一,一歸何處?諸位時時提撕。“

歲月如梭,玄覺圓寂已近十年。凈光禪院在慧明的領導下蒸蒸日上,成為江南禪學重鎮。《永嘉集》流傳四方,甚至遠播新羅、日本。然而,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暴正在逼近——唐武宗下詔滅佛,史稱“會昌法難“。

消息傳到永嘉時,官兵已經搗毀了附近幾座寺院。刺史派人密報慧明:“速將玄覺大師肉身轉移,不日將有官兵上山。“

慧明召集眾僧商議。法照主張硬抗:“我們誓死護持師父真身!“年長的慧寂則憂心忡忡:“不如暫避鋒芒...“

正在爭論間,一個小沙彌慌慌張張跑進來:“不、不好了!官兵已經到山下了!“

慧明當機立斷:“法照,你帶年輕師弟們護送經藏從后山小路離開;慧寂,你組織其余人疏散信眾;我去靈塔...“

話音未落,外面已傳來粗暴的砸門聲和士兵的呵斥。慧明快步奔向靈塔,心中默念:“師父,弟子無能,恐怕護不住您的肉身了...“

當他推開塔門時,一道金光撲面而來。慧明瞇起眼睛,只見師父的肉身籠罩在七彩光暈中,面容比生前更加莊嚴。他含淚跪拜:“師父...“

突然,塔外傳來雜亂的腳步聲和驚呼:“在這里!快把那個妖僧的肉身拖出來燒了!“

慧明轉身擋在塔門前。為首的軍官一把推開他,帶著幾個士兵沖進塔內。就在他們伸手要觸碰玄覺肉身的瞬間,一道刺目的光芒從肉身迸發,整個塔內如同白晝。軍官和士兵們驚叫著后退,跌作一團。

光芒漸斂,眾人定睛一看,無不駭然——玄覺的肉身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無數晶瑩剔透的七彩舍利,如星辰般懸浮在空中,緩緩旋轉。

“這...這...“軍官面如土色,跪地不起,“小的有眼不識真佛...“

慧明淚流滿面,向空中舍利合十禮拜。他知道,這是師父最后的示現——法身無相,隨緣應化。

說來也怪,目睹這一奇跡后,那些原本氣勢洶洶的官兵竟紛紛放下武器,有的甚至當場皈依。為首的軍官下令保護凈光禪院,不再參與滅佛行動。就這樣,在遍地佛難的歲月里,凈光禪院奇跡般地完好保存下來。

法難過后,佛教漸漸復蘇。慧明已年近七旬,將住持之位傳給法照,自己則退居靜修。一個皓月當空的夜晚,他再次來到靈塔前——如今塔內供奉著那些神奇的舍利,依然時有靈驗。

“師父,“白發蒼蒼的慧明輕聲道,“弟子老了,快要來見您了...“

夜風輕拂,塔檐銅鈴叮咚,仿佛在回應他的心聲。慧明抬頭望月,忽然看見月光中浮現出玄覺的面容,正對他微笑。那笑容如此熟悉,恍如昨日。

“明月照松臺,千古一輪心...“慧明喃喃念著師父最后的偈語,忽然明白了一個簡單而深刻的真理——肉身會滅,舍利終散,唯有禪心代代相傳,永不磨滅。

翌日清晨,弟子們發現慧明安詳地圓寂在靈塔前的蒲團上,面容含笑,仿佛做了一個美夢。他的雙手交疊在胸前,捧著一部翻開的《永嘉集》,正是“妙契玄旨“一章。

法照繼任住持后,秉承玄覺與慧明的遺風,繼續弘揚“三堂并弘“的禪法。他常常對弟子們說:“我們的傳承不在塔中舍利,不在架上經書,而在當下這一念清凈心。“

歲月流轉,凈光禪院幾經興衰,但玄覺的精神始終未滅。他的《永嘉集》被一代代禪者傳抄研讀,成為禪門重要典籍。而那句“明月照松臺,千古一輪心“的偈語,則化作永嘉地區婦孺皆知的歌謠,在甌江兩岸傳唱。

千年后的今天,當游客登上松臺山,依然能在凈光寺(原凈光禪院)的古塔前,聽僧人講述“一宿覺“玄覺大師的故事。塔前有一塊光滑的石碑,上面刻著玄覺、慧明、法照等歷代祖師的傳承譜系。而最引人注目的,是碑頂那輪永遠圓滿的明月浮雕,象征著超越時空的禪心傳承。

每當月圓之夜,月光如水般灑在古塔上,恍惚間,仿佛能看見玄覺與慧明師徒對坐論道的身影。塔檐下的銅鈴隨風輕響,似乎在訴說著那個關于明月與禪心的永恒故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田市| 安多县| 连平县| 共和县| 开封县| 杭州市| 定州市| 丰台区| 湄潭县| 镇雄县| 赣州市| 法库县| 萨迦县| 镇康县| 黎川县| 原平市| 黔西县| 华安县| 洪雅县| 灵宝市| 荃湾区| 静安区| 贵阳市| 财经| 临武县| 韩城市| 清徐县| 兰溪市| 柘城县| 南江县| 年辖:市辖区| 通海县| 长阳| 开鲁县| 湄潭县| 江北区| 东阿县| 乾安县| 永春县| 黔西| 彭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