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8章 法則修行

玄清重新打造好云靈宮后,便穩步邁入宮中。

剛一跨過宮殿大門,眼前瞬間換了一番天地。

門后是一片極為遼闊的巨大空間,這正是原來的陣法空間。

其中大部分區域都被泛著靈氣的海水所覆蓋,唯有中央有一片露出海面的陸地。

玄清見此情形,并未感到意外,之前在島嶼上搭建的那座簡陋宮殿,僅僅徒具宮殿外形,內部空間狹窄,對玄清而言,幾乎只能勉強用于打坐,十分局促。

而這座云靈宮,將原本的世界容納其中,兩相比較,檔次高下立判。

玄清見云靈宮內一切如常,并未因自己對大陣的改造而引發混亂,便立刻返回島嶼,來到靈氣最為濃郁的水池邊,盤膝而坐。

此前,因開辟世界后出現的特殊狀況,玄清一直沒機會細細體悟開辟世界時的感悟,以及那時所窺見的世界的演變。

如今既已回到此處,時間充裕,他便靜下心來,仔細回想首次開辟世界時的種種情形,梳理這些感悟,隨后漸漸進入了悟道的狀態。

沉浸在悟道狀態里,玄清的腦海中,過往開辟世界的場景如電影般不斷循環播放,他全神貫注,反復琢磨其中每一處細節。

不時,他還主動運轉法力,重現開辟世界過程中出現的那些特殊現象,試圖從中探尋開辟世界所遵循的法則軌跡與道之運轉規律。

這般專注的悟道持續了整整五百年,玄清才慢慢將此次開辟世界所獲的感悟消化吸收、梳理整合,并融入自己對世界法則的理解當中。

終于,玄清緩緩睜開雙眼,細細感知自身對世界法則的參悟,驚喜地發現竟又取得了重大突破,如今已能夠搭建出最基礎的世界法則框架。

未來,玄清的目標遠不止于單純領悟洪荒世界既有的法則。

他打算把自身所悟的其他各類法則,當作世界法則的補充內容,逐步融入到已搭建的世界法則框架里。

長此以往,最終將會形成一套別具一格的嶄新世界法則體系。

這套法則以玄清領悟的世界法則為基石,其他法則作為輔助補充,二者相互融合。

此套全新的法則,已然不再是洪荒世界最初的模樣,而是深深烙印著玄清獨特的理解與鮮明的個人風格。

與洪荒中最純粹、最原始的世界法則相比,二者不僅本質上已然不同,甚至相似之處都寥寥無幾。

倘若玄清樂意,他完全可以為這套法則另起爐灶,不再沿用“世界法則”之名,稱其為“天地法則”或是“玄清法則”皆可。

畢竟到那時,玄清已然踏出一條獨屬于自己的修行之道,一條在原本洪荒世界里從未出現過的嶄新道路。

這并非玄清獨有的修行路徑,實則每一位踏上自我修行之道的大羅金仙,都需歷經此途。

在洪荒世界,修行境界間存在著幾道顯著的界限。

金仙之下為一道分水嶺,金仙至太乙是第二道,金仙到大羅為第三道,而大羅之上的混元金仙境界,又是另一道鮮明界限。

雖說這些界限并無明文規定,卻實實在在、清晰地橫亙在修行之路上。

處于金仙境界之下的生靈,僅僅懂得吐納先天靈氣,感受天地自然,尚未踏入法則修行的大門。

而從金仙到大羅金仙這一階段,核心便是感悟洪荒世界中的法則。

想要突破金仙境界,必須領悟一種法則并入門;從金仙突破至太乙,需將自身所悟法則提升到一定高度。

太乙境界,則要開始將領悟的法則與自身元神和身軀深度交融,逐漸把自身的一切融入所參悟的法則當中。

到了大羅境界,修行者已然踏上感悟更多法則、拓展法則領悟深度的征程,最終目標是將自身領悟的法則轉化為獨屬于自己的法則。

至于大羅金仙之上的混元金仙境界,重點在于完善自身大道。

從金仙到大羅金仙,整個過程都圍繞著參悟法則展開,而所參悟的,便是洪荒世界的天地法則。

然而,洪荒之中的天地法則并非完美無缺。

追根溯源,這得從洪荒開辟伊始講起。

洪荒的法則,大多源自盤古開天辟地之際,盤古自身以及他所斬殺的混沌神魔的道果和靈寶,融入天地之后,歷經洪荒的漫長演變,最終形成了洪荒的先天法則。

這里面,既有混沌神魔身軀所化的法則烙印在天地間,也有盤古造化玉碟銘刻的大道法則回饋于天道。

所以,洪荒的法則雖不再是混沌神魔時期的形態,但本質上,依舊是循著其他強者的舊路。

只是隨著世界自然演變,這些大道變得能夠被他人感悟,成了天地間通用的法則。

可這并不意味著,只需認準一條通用大道法則,按部就班地參悟就能持續進步。

這樣的感悟方式確實省心,無需太多個人思考,只需依循世間法則的演化去做就行。

但實際上,這并不可行。

因為一旦開始感悟法則,修行者不可避免地會將自身理解融入其中。

如此一來,即便最初是純粹感悟天地間的通用大道法則,到最后,感悟所得也早已偏離了最初的模樣。

在金仙階段,這種感悟法則的差異尚不顯著。

然而,當修行者晉升到大羅金仙境界,這種差異便會清晰地展現出來。

哪怕是兩位感悟同一種大道的修行者,彼此交流時也會驚覺,自己與對方的感悟竟存在諸多不同之處。

正因如此,絕不可能有人僅靠單純感悟洪荒中的大道,就能證道成為混元大羅金仙。

畢竟在證道之前,他們所感悟的大道,就已然與原本大道出現了偏差。

這種偏差不可避免,除非那些感悟大道之人失去真靈,如同機械般去模仿大道,才有可能確保參悟與初始大道毫無錯漏。

但失去真靈之人連大道都感知不到,更遑論參悟了。

這便是為何日后眾多大能者會相互講道,闡述自身對大道的見解。

通過對照他人對大道的理解與自身感悟,大能者們能夠對所悟大道有更為深刻的認知。

在仙道修行體系里,處于金仙境界之上的太乙金仙,除了不斷深化對自身所領悟法則的感悟,還會開啟將自身融入法則的進程,以此強化對法則的掌控能力。

然而,由于仙道本身存在一定缺陷,仙道修行者往往元神較為強大,元氣(即法力)也還說得過去,但大多疏于煉體。

這就導致太乙金仙們在將自身融入法則的過程中,因肉身強度不足而受到較大阻礙。

一些聰慧的修行者想到,既然生靈的肉身由天地間五行元氣演化而來,那么若想快速提升肉身強度,只需尋覓蘊含五行屬性的珍稀先天靈氣,將其還原本質并煉入體內,肉身強度自然會得到提升,從而滿足肉身與法則融合共鳴的標準。

這個過程,被稱為太乙金仙境界的“五氣朝元”修行。

但究其實質,這不過是在盡力彌補自身弱點,以保障自身在法則修行道路上能夠繼續前行。

此外,當仙道修行者突破至大羅金仙境界時,頭頂會升起頂上三花。

這三花分別代表著修行者在人體三才——精、氣、神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由于人體的精、氣、神能夠相互轉化,所以生出的三花品級相同。

也就是說,如果三花中元神所化的道花能開出幾品,那么氣花與金花也都會是幾品。

這無疑對仙道修士的肉身底蘊提出了極高要求。

畢竟,能以仙道證得大羅金仙,就足以證明其元神境界達到了相應標準,而且仙道講究氣與神合,氣的修行通常不會與元神境界相差太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济市| 龙山县| 陕西省| 崇左市| 大名县| 崇仁县| 南漳县| 东辽县| 巴彦淖尔市| 仁化县| 酉阳| 平和县| 天等县| 五华县| 阿荣旗| 南充市| 景德镇市| 明水县| 定日县| 云和县| 防城港市| 扬州市| 舒兰市| 田林县| 深水埗区| 和平县| 郯城县| 泾阳县| 拉萨市| 萨迦县| 霍州市| 颍上县| 仪征市| 东港市| 木里| 滦平县| 墨脱县| 凤阳县| 竹北市| 霍州市| 宜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