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由李憐月渾身凌亂的躺在光溜溜的床板上,古天恒滿意的點頭說道:“很不錯!若是你愿意,本王離京之時,會讓你作為本王府上司閨一道離去,如何?”
李憐月掙扎著起身說道:“多謝王爺,我愿意!”
古天恒意味深長的說道:“希望你不會后悔!”
說完,古天恒大搖大擺的出了門。
李憐月松了口氣,頓時覺得身體酥麻酸痛,癱倒在床板上,眼中閃過淚水,紀念她逝去的純潔愛情。
李憐月休息了一會,怕被人注意到,強撐著起身離去,幸好今日穿了大氅,遮掩不易讓人發覺。
李憐月暗暗發誓,她要爬的最高!可惜,在暗暗鼓勁的她,不會知道什么在等著她。
長春宮,貴妃安靜蘅看著冒雪過來的古天恒,讓小青趕緊幫他打掃一下身上的雪。
貴妃安靜蘅做著最后的囑托:“恒兒,作為親王,又是皇上之子,有一定禮儀制度。沒有人知道你父皇的想法,沒能打探到封地情況。
我們不能因噎廢食,這樣,迪莉婭作為內府總管跟隨你,跟著你的薰兒作為三司之一我也給報上,其他的都交給宮中安排了,以免惹得你父皇不高興。”
對于這樣,古天恒沒有意義,只是提醒了句:“將李憐月作為三司之一的司閨。”
貴妃安靜蘅皺了皺眉頭,宮中女官安排在王府倒也常見,但是按照古天恒所說,怕是不懷好意了。可惜了一個漂亮小姑娘,但也無所謂了。
乾坤宮,乾元帝皺眉看著手中奏章。江南路治下淮陰縣發來折子,今年夏秋天氣干旱,比往年上一半雨水。今年冬天,干燥干旱,請求朝廷調撥糧草,度過春種危機。
今年年初已經初顯旱災,現在淮陰縣又傳來消息,更加嚴重了。乾元帝不擔心,前幾年風調雨順,糧食充足,及時救災,沒有問題。
現在的問題是,乾元帝看著旁邊的江南刺史的折子,說是今年江南略受影響,明年還是一個豐年。
身在圣京城,乾元帝自然擔心下邊欺上瞞下。一個刺史,一個縣令,匯報的信息南轅北轍。
這讓乾元帝不得不多想,尤其是他把江南路放在了過幾天的分封名單之中,會不會是因此引出此事?
更令乾元帝憂心的是,地方各路錦衣衛也沒有折子上奏,如今的江南路,甚至整個江南都風平浪靜,乾元帝擔心,江南要出問題了。
乾元帝聲音略高的吩咐道:“大伴,發動江南路,不,連同附近三路錦衣衛,暗探探查江南情況。這幾年的柔和讓一些人忘了朕的怒火了!”
韓楓像幽靈一樣出現在大殿,恭聲應是。而乾元帝不得不思索,要是有人欺上瞞下,他該如何處理。
京城的這場雪下的很大,為整個京城鋪上了一層白色,讓百姓有了過年的氣氛。
而盛大的小年祭祀也終于開始了。天公作美,這天積雪已經打掃出來,天氣萬里無云,很多人閑的在等著宮中信息。
大乾冬至祭天承襲古禮,被列為“凡歲之常祀二十有二”之首,是皇帝親祀昊天上帝的國家級大典。圜丘為三層圓壇,象征“天圓地方”,壇體以青石砌筑,外設欞星門、玉帛壇、燎壇等附屬建筑,彰顯天地至高秩序。
冬至子時,乾元帝服“大裘冕”起居:玄衣纁裳,衣繪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章,裳繡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六章,腰束大帶,足蹬赤舄。皇后王鳳儀亦著翟衣,配花釵十二樹,隨駕至圜丘。
寅時,禮樂大作。皇帝執鎮圭登壇,面西而立,百官按品級列位。司禮官高唱“奠玉帛”,皇帝將蒼璧敬獻天帝,以青圭授“尸”(天帝化身),象征天人感應。
皇帝獻酒“五齊”(泛齊、醴齊、盎齊、緹齊、沈齊),樂奏《云門之舞》,舞者執龠翟,象德昭融。
古天恒因為其他皇子不在,他們三人立足百官之上,跟隨走完一系列流程,回轉皇宮。
按照之前所說,接下來的流程就是分封三人的親王之事。然后才是百官宴會。
百官以及所有皇子,包含那些未成年皇子,等在大殿,乾元帝回后宮換回常服。
一盞茶功夫,乾元帝面無表情的回到大殿。熟悉他的大臣發現,乾元帝如今正在盛怒之中,暗暗揣摩又是發生了何事。
不過,乾元帝坐下,沒有說任何事情,反而依照之前流程,宣讀古天恒三人王位之事。
奇怪的是,乾元帝沒有把分封旨意交由身邊太監,而是親自宣布:
”……
非履道無以彰名,非任賢無以成德。爾身為善,國家以安;爾身為惡,天下以殆。睦九族而禮庶僚,懷萬邦而憂遐裔。
今有九皇子古天恒,封晉王,分封江南路。十皇子,古天久,封陳王,分封西域府。十一皇子,古天遠,封蜀王,分封成都府。
……”
乾元帝的話,讓大殿一時安靜下來,因為有太多的不合理之處。當古天恒封晉王時,很多人心中放松,按照此等名號,封地應該是往西北方,結果占了最好的江南路。
很多人都在猜測,是不是什么原因,古天恒與古天久互換了封地?
古天恒他們三個無論是什么想法,立馬謝恩接旨。無論是什么原因,都成定局!
一場年末大祭,讓整個宴會氣氛怪異,雖然百官之間,熱熱鬧鬧,皇帝,皇后,釋放皇恩,但是遮蓋不了那些不合理。
尤其是古天恒和古天久之間,相視尷尬。古天恒喵上的就是西域府,他承認沒有母族是他的缺點,缺乏去江南的底氣。
這些年他的布局,都是圍繞江南的江湖,商賈。偏偏貴妃安靜蘅都幫古天恒準備好了前往西域,偏偏以晉王入住江南路。
一場詭異的宴會正常結束,到了下午,隨著三省六部的官員出宮,傳出了上午怪異的原因:今年秋江南大旱,江南路刺史壓下此事,兩天前已經畏罪自殺。
江南路,千里餓殍,慘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