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銷售鵪鶉
- 重生81:養(yǎng)殖鵪鶉發(fā)家
- 你是不是油瓶
- 2420字
- 2025-07-21 08:05:00
拿到信后,趙國慶三下五除二拆開,看起了上面的內容。
趙國強夫婦倆也好奇的湊了過來,“老三,誰給你寫的信?”
看完內容后,趙國慶扭頭看向大哥、大嫂,“亞軍哥給我寫的信。”
“亞軍給你寫信?都說了啥?”
趙國慶將信交給了大哥,讓他自己看,轉身回到竹桌前繼續(xù)吃飯。
而看完信上內容后的趙國強卻激動了起來,樂呵呵的說道,“老三出息了啊,省農學院都得用你的配方!”
“是嗎?”于海棠詫異不已,在她看來小叔子搗鼓出來的配方應該是在趙亞軍的指導下弄的,卻沒想到青出于藍勝于藍!
趙國強看著面色平靜的弟弟,“老三,你咋一點都不激動啊?”
激不激動?那肯定激動!
能有機會進入到省農學院主導的鵪鶉養(yǎng)殖推廣手冊,這無異于率先在省內鵪鶉養(yǎng)殖推廣以及銷售路上多了一個金字招牌。
“淡定,也就一般般吧!”
趙國強看著弟弟揚起的嘴角,一副欠揍樣,沒好氣的說道,“瞧你那德行!”
“嘿嘿,這下更有信心了吧?”
如果說以前他們都覺得趙國慶是摸著石頭過河,那現在這封信基本告訴他們養(yǎng)殖鵪鶉的喂養(yǎng)方法不僅沒錯,還更優(yōu)秀。
“沒看出來,咱們老三這腦子還挺靈光啊!”
趙國慶看著同樣欣喜不已的嫂子,笑了笑,接下來就繼續(xù)給堂哥他們一點小小的震撼。
95%的母鵪鶉存活率,足以在現在這個年代掀起波瀾。
鵪鶉養(yǎng)殖的工作繼續(xù)如火如荼的開展,年前準備的糧食也快見底,趁著家里還沒開始插秧的前幾天,趙國慶拿了價值30元的糧票150斤,換回來450斤玉米。
公社收到的疫苗,也被獸醫(yī)站的劉青云親自送到了向陽大隊。
能被縣畜牧局重點關注,要說趙國慶上頭不認識點人,他肯定是不相信的。
“劉獸醫(yī),辛苦你大老遠還專門跑一趟。”趙國慶說完,又從棚舍里專門放鵪鶉蛋的筐子里拿了半斤白鵪鶉蛋,用報紙包住,“自己家鵪鶉下的,拿回去吃。”
劉青云擺擺手,道,“不用不用,國慶你太客氣了!”
“劉獸醫(yī),拿著拿著,帶回去給家里的孩子嘗嘗。”趙國慶笑瞇瞇的又將鵪鶉蛋,往前遞了遞。
獸醫(yī)站算是育種場長期打交道的基層部門,很多防疫需要的藥品、材料都得從他們手里過,給點好處以后也好相處。
“哎,你這。”劉青云嘴上說的不想要,手上卻很誠實,“那我就收下,下回可別這么客氣了啊!”
“好,那劉獸醫(yī)你慢走,我就不送你了!”
劉青云笑著點了點頭,揮手道,“嗯,你忙你的,回去吧。要是有需要,可以隨時來公社找我!”
將人送走以后,趙國慶轉頭看著正跟小黃玩的起勁的狗剩兒,鵪鶉養(yǎng)了這么久白蛋陸陸續(xù)續(xù)也累積了不少,受制于保質期大部分都拿給家里吃了。
原本臉色蠟黃的狗剩兒,面龐也漸漸紅潤起來。
地里的油菜已收,小麥還有一個禮拜的時間才收,再過大半個月就得去試試水。
——
1981年6月1日,兒童節(jié)。
趙國慶跟背著背篼的大哥趙國強,一大早就來到了云川煤礦云嶺礦區(qū)外的集市。
經過幾個月的繁育,鵪鶉種群除去自然死亡了一些,數量已經攀升到716只,其中公鵪鶉占據330只,母鵪鶉386只。
公鵪鶉的規(guī)模過于龐大,除去挑選出來的100只健壯公鵪鶉留作培育后代,剩下的230只已經單獨關了起來,準備換錢。
擺了幾只捆住雙腳的鵪鶉出來,趙國強心里直打鼓。
旁邊幾位來賣蔬菜、雞蛋的群眾,看著這哥倆面前放著的“小雞”,還是頭一次見到這么賣雞崽子的!
其中一名大叔好奇的問道,“同志,你們這雞崽子是公是母?多少錢一只?”
“叔,這不是雞崽子,這是鵪鶉。”
“鵪鶉?鵪鶉是啥?”
趙國慶笑了笑,這會兒時間還早,來集市上買菜的人還不多,也就簡單的跟人聊了幾句。
“那這玩意兒,多少錢一只?”
“3毛一只!”
旁邊賣雞蛋聽熱鬧的幾位婦女同志,聽得直搖頭。
剛剛她們也聽趙國慶講了,擺出來賣的是不能下蛋的公鵪鶉,一只2兩左右,要價3毛一只都比一只母雞崽子貴了。
兩毛一只的母雞崽子買回去,喂點剩菜剩飯青草什么的,養(yǎng)一段時間還能下蛋,不說每天下一個,兩天也有一個雞蛋。
這買一只回去,還不夠一家人塞牙縫就吃了!
趙國慶自然也注意到了她們的舉動,沒說什么。
實際上趙國強也很擔心哥倆今天可能要空手而歸,3毛一只的鵪鶉,劃下來1.5元/斤,雞才賣1.1元/斤。
可弟弟卻堅持要按3毛/只的價格賣,還說什么3毛都賣便宜了!
半個小時過去,陽光透過云層灑下陽光,礦區(qū)集市逐漸熱鬧起來,不少婦女同志左手挎著兜,右手牽著孩子。
鵪鶉畢竟是稀罕物種,很多人都沒見過,肯定不能像賣雞蛋的人一樣坐著等人上門。
“賣鵪鶉咯——”嗷兒的一嗓子,趙國強也被嚇了一跳。
同樣被嚇到的還有買菜的女同志們,紛紛停下腳步打量著趙國慶哥倆,以及兩人腳邊擺著還在撲棱翅膀的鵪鶉。
“同志,啥是鵪鶉?”
趙國慶看著湊過來的一名婦女同志,看年紀約莫三十來歲,笑瞇瞇的喊道,“姐,鵪鶉簡單說堪比肉類人參。”
“人參?這玩意兒能比得上人參?”女同志明顯是不信的。
“那可不是,娃娃吃了壯如牛,學習爭先當紅優(yōu)!男人吃了勁沖天,腰不酸來腿不軟!骨頭湯里加把蔥,活到九十九來還上工!”
被趙國慶吆喝聲吸引來的女同志,聽完他的順口溜,捂著嘴笑的花枝亂顫。
這給原本緊張的趙國強都半天沒回過神來,盯著她蕩來蕩去的二兩肉,咽了咽口水。
“你這小同志倒是幽默!”
趙國慶嘿嘿一笑,“姐,要不來一只回家試試?要是沒效果,明兒你來找我!”
井下潮濕的工作環(huán)境,礦工中不少男同志經常腰膝酸軟,鵪鶉肉中的B族維生素有緩解作用,吃一只肯定沒用,長期食用肯定有效果,只是稍微夸張了一點而已。
跟著圍上來的不少婦女同志都是眼睛一亮,家里那口子基本都是下完礦回來,各個都鬧腰膝酸軟,哪還有精力忙活夜間娛樂活動!
“同志,你這什么價?”
趙國慶看著旁邊探出頭來的一位女同志,“3毛一只,價格公道,童叟無欺!”
“3毛?這一只鵪鶉有沒有二兩?”
“二兩上下!”
圍上來的婦女同志,不禁都在心里算了算價格。
“同志,你這還價格公道?都1.5元/斤了,買只雞也才1.1元/斤!太不劃算了!”
看著越來越多看熱鬧的買菜同志,趙國慶樂呵呵的說道,“姐,您說的一點都沒錯!一只雞都得1.1元/斤,您看看這市場上有人賣雞沒?我這鵪鶉不僅男女老少吃了都說好,而且您還有錢都不一定買得到!”
“凈胡扯!”
趙國強看著剛剛那名女同志轉身就走,心里一陣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