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朝堂裂帛:仁政幕后的刀光

文華殿東配殿的暖爐燒得正旺,將初雪的寒氣隔絕在外。殿內檀香裊裊,卻壓不住那份近乎凝滯的緊張。朱允炆端坐案后,目光在面前兩份攤開的奏疏上緩緩移動,如同在審視兩道截然不同的深淵。窗外細雪無聲,殿內落針可聞,唯有燭火偶爾爆出的輕微“噼啪”聲,像某種不祥的倒計時。

案左,是蜀王朱椿、周王朱橚、寧王朱權乃至湘王朱柏陸續發回的、對《寬刑省獄擬廢律法七十三條議》的批注回信。蜀王的條分縷析,周王的專業增補,寧王那難得的朱批“可”字,湘王通過楊溥帶回的“放手去做”的豪言……這些來自藩鎮的回應,如同投入死水中的石子,雖未激起驚濤駭浪,卻也泛起了幾圈珍貴的漣漪,暫時緩解了朱允炆心中那噬骨的寒意。這是他借“仁政”之名,以律法為針,在宗室這張巨大而疏離的網上,勉強縫合出的幾處脆弱連接。

案右,則是兩份墨跡猶新的奏疏副本。一份來自兵部左侍郎齊泰,一份來自翰林學士黃子澄。這兩份奏疏,如同兩柄淬了冰的利刃,狠狠刺破了那層由“仁政”勉強維持的溫情面紗,將血淋淋的權力本質再次推到朱允炆面前。

齊泰的奏疏,字字如鐵,帶著金戈殺伐之氣:

“……陛下明鑒!今寬刑省獄之議,固為仁政,然此乃治標之術,非固本之策!我大明心腹之患,不在刑獄苛法,而在藩籬過重!諸王擁兵自重,裂土封疆,尤以燕王棣為甚!其地控幽燕,手握雄兵,久蓄不臣之心,路人皆知!觀其近日所為,遣死士窺伺京畿,勾結寧王,其志豈在藩屏?實乃司馬昭之心!當此之時,朝廷若一味示弱懷柔,只恐養癰遺患,禍在燃眉!臣泣血叩請:當以雷霆手段,行削藩之實!首削燕藩,奪其護衛,遷其封地!余者如代王、湘王等,或驕縱不法,或擁兵自重,亦當視其情形,或削或遷,分而治之!唯有削平強藩,收天下兵權于朝廷,則綱紀自振,法令自通!此乃一勞永逸、固我大明萬世基業之根本!寬刑省獄,可并行之,然斷不可因小仁而廢大義,坐視肘腋之患成滔天之禍!”

每一個“削”字,都像重錘砸在朱允炆心上。齊泰的邏輯冷酷而直接:藩王才是病灶,寬刑只是止痛藥。不拔除燕王這根毒刺,一切仁政都是空中樓閣,隨時會被北方的鐵蹄踏得粉碎!他主張的是最激烈、最直接、也最危險的手術——以雷霆萬鈞之勢,先斬最強之敵!

黃子澄的奏疏,文辭稍緩,卻綿里藏針,直指未來格局:

“……陛下圣明,太孫仁德,寬刑省獄,澤被蒼生,臣不勝欽服!然臣觀今日之勢,藩鎮之強,已成尾大不掉之局。縱有仁政,難抵強藩跋扈之心。燕王雄踞北疆,威勢日熾,此誠朝廷肘腋之患。齊侍郎所奏削藩之策,雖為猛藥,然操之過急,恐激生大變,反陷朝廷于險境。臣以為,削藩之舉,當行,然需徐圖之,以智取,不以力敵!”

“當務之急,在于‘推恩’!可效仿古制,頒行《推恩令》。令諸王除嫡長子承襲王爵外,其余諸子皆可恩封郡王,分割其封地食邑!如此,則諸王子弟皆感念天恩,而強藩之勢自解于無形!此乃陽謀,名正言順,藩王縱有不滿,亦難公然抗拒!待其勢分力弱,朝廷再施以仁政寬刑,收攏其封地民心,則削藩大業可水到渠成!此為長治久安之策,遠勝于兵戈相見!切不可因一時之仁,而縱容藩鎮坐大,遺禍子孫!待藩籬削平,朝廷權威歸一,方可放手推行更深徹之革新,如清丈田畝以均賦稅,整飭衛所以強軍備,廣開言路以納賢才,重振洪武法度以肅清吏治!此方為中興之基!”

黃子澄的“推恩令”,如同包裹著糖衣的毒藥,看似溫和漸進,實則釜底抽薪。他著眼的是削藩之后的長遠布局:收權、集權、恢復洪武鐵腕下的“秩序”。在他眼中,朱允炆此刻的“仁政”不過是權宜之計,最終目標仍是重建一個權力高度集中、法度森嚴的“洪武盛世”。他對未來的“改革”,充滿了對祖制舊法的迷戀與回歸。

這兩份奏疏,如同兩股洶涌的暗流,在朱允炆心中激烈碰撞。齊泰的“雷霆削藩”固然快意,卻可能瞬間引爆火藥桶,將他連同整個朝廷炸得粉身碎骨!黃子澄的“推恩智取”看似穩妥,卻需要漫長的時間,而他朱允炆,最缺的就是時間!燕王那五名潛入金陵的死士,如同五根抵在后心的毒刺,隨時可能發動致命一擊!更讓他心驚的是,黃子澄對未來“重振洪武法度”的設想,與他借“寬刑省獄”試圖開啟的仁政新風,簡直是背道而馳!

“二位先生,”朱允炆的聲音打破了死寂,帶著一種強行壓抑的疲憊,目光投向侍立在下首的三楊,“齊、黃二位大人之議,你們……如何看?”他特意將兩份奏疏副本推向楊士奇和楊榮。

楊士奇與楊榮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凝重。楊士奇深吸一口氣,率先開口,聲音沉穩清晰:

“殿下,齊侍郎忠勇為國,其心可嘉。然其策過于剛猛急切。燕王久鎮北疆,樹大根深,黨羽遍布朝野軍中。若驟然削奪,必激其狗急跳墻!其麾下精兵悍將,皆百戰之師,若鋌而走險,揮師南下,朝廷倉促之間,何以抵擋?此非削藩,實乃速禍!至于代王、湘王等,性情各異,若聞燕王被削,難免物傷其類,或生疑懼,或存觀望,局勢將更加復雜難控。此策……斷不可行!”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黃子澄的奏疏,眉頭微蹙:“黃學士‘推恩’之策,借古鑒今,不失為分化藩鎮之良法。然此策見效甚緩!‘推恩’分割,非一朝一夕之功。其間變數太多,燕王豈會坐以待斃?待其羽翼豐滿,或與寧王等暗通款曲,結成聯盟,‘推恩’恐成畫餅!且黃學士所倡未來‘重振洪武法度’,臣以為……恐與殿下如今力行仁恕、寬刑省獄之初衷相悖。洪武法度森嚴,固有其震懾之功,然其過于剛猛,少存仁恕,易生酷吏,傷民害政。殿下欲開仁政新風,若重拾舊制,豈非南轅北轍?”

楊榮緊接著開口,言辭更為犀利直接:“殿下!削藩乃國之大事,牽一發而動全身!當此之時,寬刑省獄,收攏天下民心,方是根本!此策已得蜀、周、寧、湘諸王回應,局面初開,正當趁熱打鐵,將‘仁政’做實、做大、做深!使天下皆知殿下之仁德,使藩鎮軍民皆感念朝廷之恩澤!此乃固本培元之道!若此時貿然行削藩之舉,無論快慢,皆如揚湯止沸,甚至引火焚身!不僅會令諸王驚懼,使殿下前番聯絡安撫之功盡付東流,更會授燕王以‘朝廷無道,迫害宗親’之口實!彼時其振臂一呼,恐應者云集!民心未附,強藩環伺,朝廷危矣!”

一直沉默的楊溥,此刻也抬起頭,眼中閃爍著耿介的光芒,聲音不高卻字字鏗鏘:“殿下!臣以為,齊、黃二位大人之議,皆過于著眼權術制衡、廟堂權爭,而忽視了天下生民之望!寬刑省獄,廢止酷法,此乃解民倒懸之仁政,萬民翹首以盼!殿下既已開此仁政先河,正當一鼓作氣,將其推行天下,惠澤蒼生!使耕者有其田,訟者得其平,軍士無枉死之懼,百姓有生息之樂!民心所向,即為天命所歸!待到民心穩固如磐石,朝廷恩德布于四海,縱有強藩心懷叵測,亦如蚍蜉撼樹,何足道哉?若此時因削藩而廢仁政,或因循守舊重拾嚴刑峻法,則失信于民,根基動搖,縱削平諸藩,天下亦非殿下之天下矣!至于未來革新,當以此次寬刑省獄為始,續行均賦稅、簡訴訟、興文教、恤孤寡等實實在在的惠民之政,而非空談重振舊制!”

三楊的立場清晰而堅定:反對任何形式的激進削藩!認為當務之急是鞏固和深化“寬刑省獄”的仁政成果,以此收攏民心,打造朝廷的合法性根基和道德高地。他們視仁政本身為最強大的武器和對藩王最有效的制約。對于未來,他們憧憬的是一條以仁恕為本、持續惠民的改良之路,與齊泰的武力削藩、黃子澄的“推恩”集權后回歸洪武舊制,形成了尖銳對立。

朱允炆的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光滑的紫檀木案面,發出沉悶的“篤篤”聲。他何嘗不知三楊所言才是正理?仁政是水,能載舟,能潤物,能潛移默化地瓦解藩王的根基。齊泰的刀,黃子澄的“推恩”,看似直接,卻都是火,稍有不慎便會引火燒身。燕王那五名潛入金陵、如同毒蛇般蟄伏的死士,就是最直接的警告!此刻行險,無異于自取滅亡。

然而,那份來自寧王朱權的、帶著朱批“可”字的律法副本,此刻正靜靜地躺在案頭。這如同黑暗中透出的一線微光,讓他看到了一絲希望——一絲或許能用“仁政”之繩,暫時拴住這頭北方猛虎的希望?哪怕只是暫時的麻痹?

他緩緩抬起頭,目光掃過三楊殷切而堅定的臉龐,又仿佛穿透了殿宇的阻隔,看到了齊泰、黃子澄那焦慮而充滿期待的眼神。最終,他的目光落在御案后方墻壁上懸掛的那幅巨大的、朱元璋身著十二章紋龍袍的御容畫像上。畫中的祖父,目光渾濁而銳利,仿佛穿透時空,冷冷地注視著他,帶著洞悉一切的威壓和一絲難以言喻的……悲憫?

“孤……”朱允炆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里響起,帶著一種近乎虛脫的沙啞和最終的決定,“準楊先生等所奏。寬刑省獄之事,乃當前第一要務!著三法司,按所議條目及諸王批注,速速擬定細則,頒行天下!務求實效,使萬民咸知朝廷仁德!”

他頓了頓,深吸一口氣,目光轉向王忠:“傳旨:擢升翰林編修楊榮為文華殿侍講學士,專司《洪武寶訓輯要》編纂及新政文書事宜。擢……楊溥為都察院經歷司都事,協理刑獄監察,參與新政推行。”

這是對三楊及其路線的明確支持與重用。

“至于齊、黃二位愛卿所奏……”朱允炆的聲音低沉下去,帶著一種刻意的模糊和拖延,“削藩、推恩之事,關乎國本,牽連甚廣,非旦夕可決。著其二人,會同五軍都督府、吏部、戶部,詳議可行之方略,務求穩妥周全,萬無一失。待……待新政初定,民心稍安,再行具本上奏,由孤……與皇祖父圣裁!”

“待新政初定,民心稍安”——這八個字,既是緩兵之計,也是他最后的底線和期望。他要用這爭取來的時間,賭仁政的成效,賭人心的向背,賭那條名為“寬刑省獄”的細絲,能否在狂風暴雨到來之前,暫時維系住這搖搖欲墜的棋局。

旨意傳出,殿內陷入一種詭異的寂靜。燭火跳躍著,將朱允炆的影子長長地投射在冰冷光滑的金磚地上,隨著火焰的晃動而扭曲變形。

殿外,細雪依舊無聲飄落。金陵城巨大的輪廓在雪幕中沉默。一個更夫縮著脖子,敲著梆子走過寂靜的街道,嘶啞的喊聲在寒風中飄散:“天干物燥——小心火燭——!”

而在城市最陰暗的角落,五雙如同鷹隼般銳利的眼睛,正透過重重雪幕,死死地盯向皇城的方向。其中一人,粗糙的手指正緩緩撫過懷中一柄短刃冰冷的鋒刃,嘴角勾起一絲殘忍而期待的弧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荃湾区| 新昌县| 都兰县| 洛浦县| 福建省| 云梦县| 常熟市| 满洲里市| 襄汾县| 定襄县| 华蓥市| 化德县| 青海省| 昌宁县| 古交市| 鹿邑县| 新营市| 台江县| 阿巴嘎旗| 哈尔滨市| 吉安县| 麦盖提县| 宣武区| 东莞市| 和田县| 翼城县| 沂源县| 邓州市| 淮北市| 密山市| 江西省| 双桥区| 南川市| 巨野县| 胶州市| 文成县| 昌黎县| 泽库县| 本溪市| 凌海市| 昭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