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Lisa】的回復,張卓笑了笑。
這些天,他幾乎日日都有跟江麗莎聊天。
不過次次都是江麗莎主動聯系。
而張卓也是帶著目的性的回復。
除了聊黃金行情,還故意發散成熟男性的幽默,加上對未來趨勢的一些見解,把這位江大金融系的系花釣得胃口十足。
聊天消息的字里行間,都表現出對他身份的好奇。
女人的好奇心可不是什么好事。
尤其是,像江麗莎這種豪門千金,江大女神。
反正張卓是這么打算的。
鄂經審批這么慢,干脆就投放到江大好了。
大不了他稍微吃點虧,犧牲一下色相跟江麗莎面基。
以對方的能量和江大的體量,投個二百輛共享單車進某個系院試運行,問題應該不大。
【有點事想請教。】
張卓打字。
【江大允許校外企業進校園投放自行車嗎?】
消息剛發出去,手機就響了。
看著屏幕上跳動的電話號碼,張卓接起,就聽見個沉穩的聲音:
“是張卓同學嗎?我是校園創業辦公室的主任岳東來,你的項目審批通過了,現在來辦公室一趟。”
張卓略微挑眉,指尖在鍵盤上頓了頓。
江麗莎已經發來消息:
【什么自行車呀?展開說說?】
他回了江麗莎一句“晚點聊”,便關掉電腦,套上短袖就往外走。
看來,不用繞道江大了。
此時。
江城大學圖書館六樓靠窗位置。
午后陽光透過百葉窗,在江麗莎白皙的手臂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她穿著件香檳色吊帶裙,領口恰到好處地勾勒出精致的鎖骨,裙擺下露出的小腿線條纖細,挨著雙細帶涼鞋的腳輕輕晃著,露出涂著紅指甲油的腳趾。
桌上的冰美式已經沒了冷氣,杯壁凝著的水珠順著杯身滑下,在桌面洇出一小片濕痕。
江麗莎盯著電腦屏幕上那個突然暗下去的頭像,握著鼠標的手指微微收緊。
“搞什么?”
她輕咬下唇,語氣里帶著點被怠慢的氣氛。
飽滿的胸口隨著呼吸輕輕起伏,吊帶邊緣被蹦出誘人的弧度。
旁邊桌上的男生偷瞄過來的目光,幾乎要焊在她身上,同時也有些好奇——
是什么,讓這位江大著名的冰冷校花如此生氣?
不過。
江麗莎的氣憤情緒持續的很短。
這兩個月來,她早就習慣了這種態度。
有時候能跟她聊到深夜,偶爾蹦出的冷笑話能讓她都忍俊不禁。
可更多的時候,他就像現在這樣,聊著聊著突然消失,連句“有事”都懶得說。
江麗莎略顯煩躁地撥了下海藻般的長卷發,發絲掃過裸露的肩膀,帶來一陣微癢。
她長得漂亮,家境又好,從高中到大學,追她的男生能從櫻花大道排到珞珈山,什么時候受過這種待遇?
可奇怪的是,她非但沒拉黑這個神秘人,反而像被勾了魂似的,每天都要點開對話框看看。
無論是行情的分析,或者那些“未來趨勢”,什么“共享經濟會改變生活”,聽起來天馬行空,卻總能讓她心頭一跳。
就像此刻,他突然問起“江大是否允許校外企業投放自行車”,這背后藏著什么?
“哼。”
江麗莎端起冰美式喝了一口,冰涼的液體滑過喉嚨,稍稍壓下了那點莫名的躁動。
“我倒要看看,你能藏到什么時候。”
......
......
張卓往校創辦走時,特意繞去校門口的小超市,拎了兩盒茶葉。
雖然岳主任在電話里語氣急切,但空著手上門總歸不妥。
不管怎樣,人情世故這一塊還是要顧及的。
人在沒能力掀桌子的時候,不要想著去改變規則。
只能通過適應規則,讓自己更強大。
當你強大到可以無視一切規則的時候,那就無所吊謂了。
張卓推開校創辦的門時,辦公室的氣氛和上午截然不同。
岳東來坐在辦公桌后,鼻梁上架著副黑框老花鏡,鏡片后的眼睛透著銳利,眼角的皺紋很深,卻被那股矍鑠的精神氣撐得格外有神。
六十歲的人了,背挺得比年輕小伙還直。
他面前攤著那份共享單車報告,紅筆標注的痕跡密密麻麻。
李恒則縮在角落的椅子上,手里捏著份文件假裝忙碌,眼角卻時不時往這邊瞟。
見了張卓,臉上那點先前的跋扈早沒了,只剩下局促,像個被老師抓包犯錯的學生。
辦公室里還多了個女生,穿著簡單的白 T恤和牛仔褲,梳著利落的馬尾,正低頭整理著一摞表格,聽見動靜抬頭看了眼,目光清澈,帶著點學生氣的靦腆。
她胸前的工作證寫著“學生助理蘇曉”。
“你就是張卓同學吧?”
岳東來率先開口,聲音洪亮。
見張卓點頭,指了指對面的椅子:
“坐。”
張卓把茶葉放在桌角,笑笑:
“聽說岳主任找我,剛好老家寄來點茶葉,您嘗嘗。”
岳東來瞥了眼茶葉,嘴角微微抽搐。
另外兩人也將目光悄悄投過來。
塑料袋上“好再來超市”幾個大字清清楚楚,格外扎眼。
你管這叫從老家寄過來的?
李恒先是愣了愣,接著低頭憋笑,肩膀輕顫。
學生助理蘇曉也看到了那幾個字,清澈的眼睛里閃過一絲驚訝。
隨即像是意識到什么,慌忙低下頭繼續整理表格。
長長的睫毛垂下來,遮住了眼底那點哭笑不得。
這人也太實在了,送禮送得如此“坦蕩”,倒讓人不知該如何反應。
岳東來嘴角抽搐得更厲害了。
鏡片后的目光在包裝袋上停了兩秒,又轉向張卓,眉頭微皺,隨即又松開。
他清了清嗓子,像是沒看見那幾個字似的,指了指桌上的報告:
“茶葉放一邊吧,先說說你的項目。”
只是語氣里,分明比剛才多了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像是無奈,又像是覺得這小子有點意思。
“這份‘校園短途出行’的方案,是你獨立完成的?”
“框架是我搭的,技術細節找計算機系的同學幫忙完善的。”
張卓沒夸大。
“嗯,我看到你報告里寫了。”
岳東來翻開報告,手指點在關于共享經濟解讀的那頁:
“你這份報告里提到的一些概念,連我在燕京開會時,不少企業代表都還在摸索,你一個新生,怎么會有這么超前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