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這山上可都是寶
- 重回1986東北小山村
- 松果體
- 2407字
- 2025-06-12 18:21:47
村子里面飄著肉骨頭湯的香味和糖茶的焦香味。
八百多斤的大野豬想要一頓吃完,那村里面的老人得拿拐杖抽死人。
村里不過是五六十戶人家的小村子,老小加一起也不過是四百多號人,這一大頭豬出肉也出了接近四百斤。
現在七月,天氣熱,生肉放不住,所以村里面就把那一大一小兩頭野豬都給收拾了。
豬頭、蹄子、尾巴、耳朵都給烀了,豬骨頭棒子和還有內臟也都燉上了。
剩下的精肉,全都做成了熏肉。
東北熏肉和南方不同,南方是用松柏枝冷熏,但是那肉得先用大量的鹽腌個六七天。
東北的熏肉是熱熏,要熏的肉切大條,先用鹽和香料腌兩三個小時,然后煮熟,最后掛熏鍋上,用糖、茶和切碎的玉米芯子熏半個多小時就好了。
為了熏這一大一小兩頭豬,村里的糖和茶都被掏空了。
村里面的小崽子們圍著那活捉的七頭小野豬嘰嘰喳喳的,時不時的還撥弄一下小豬耳朵,拽下小豬尾巴,把這七頭小野豬嚇得直往豬圈里面躲。
男人們分解完了野豬之后就不管了,剩下煮肉熏肉那都是女人們的活。
張軍家的院子里,一張大矮桌擺在樹蔭底下,張軍爺爺坐在正座上,周圍坐了五六個老頭子。
他們也算是這個村子里的長老了,雖然他們沒有官職在身,但是他們商量好的事,就算是他們這個叫蛤蟆溝村的村長,張軍他爹張茂才也得聽著。
“老哥幾個,剛才回來我家小軍讓我抽了一頓,這小子太不像話了,帶著一幫子娃娃就敢進大山,這要是真出了事,我就得拿我這把老骨頭去交代了。
在這我向老哥幾個賠禮了,你們也代我向后生們說句抱歉。”
說完張軍爺爺拿起眼前的大碗,以水代酒端了一下。
幾個老頭子趕緊說道:“張老哥,老村長,你這是干什么,孩子們不都是沒事嗎?
即便有事那也是命里注定的的事,咱們這大山里長大的娃娃,哪個不是從光屁股開始就在山里爬的。
再說小軍這一次也是立了大功了,那頭大野豬禍害了咱們多少次莊稼了,咱們可是一次都沒逮到它。
這小軍一回來就摸著了路徑,直接把這個禍害給除了,我們感激還來不及呢,怎么可能怪罪。
再說這打了大野豬,還弄回來了好幾頭小豬崽子,這更是大功一件呢。”
張軍爺爺也沒有再說什么,大家就是走個過場,雖然這事是有點風險,可是結果是好的,誰還能怪什么。
喝了一口水,放下了碗,張軍爺爺接著說道:“幾位老哥,小軍這從部隊回來后,那孩子還跟我說了一些別的事。
是關系到咱們村子未來發展的大事,他跟我說了,我也學不明白,還是讓孩子過來說吧,大家都聽聽有沒有道理,能不能行。”
說完張軍爺爺喊了一聲“小軍,來這邊。”
“哎,來了爺爺。”正在豬圈那邊和小崽子們逗弄小野豬的張軍應聲過來了。
來到樹蔭下邊,張軍先是給幾個老爺子問了好,然后才坐在了他爺爺給他遞過來的小板凳上。
他爺爺要是不讓他坐,他也就只有站著的份。
“給幾位爺爺說一說你的想法,看看幾位爺爺的意見,要是你幾位爺爺都覺得行,那我們就試試。”
“哎”張軍這時候可老實的很,一點脾氣都沒有。
“幾位爺爺,其實我從部隊回來的時候就在想,咱們村子以后該怎么走。
國家現在提倡搞活經濟,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可是咱們村子窮,該怎么搞活經濟,提高生活水平?
只是靠種地是不可能了,種地能混個溫飽不餓死已經是最多了。
我在城里轉車的時候,在城里停了兩天,四處轉了轉,我發現個事。
那就是咱們這大山里看著不起眼的山貨,在城里面可是賣的死貴死貴的。
就連那林子里遍地都是榛蘑,你們知道那要多少錢一斤?”
“多少錢?不會要一塊錢一斤吧?咱們賣給供銷社的好榛蘑才三毛錢一斤,不會那么貴吧?”
張軍伸出了一個手指張開的巴掌,“五塊錢,干榛蘑在城里賣到了五塊錢一斤。
市面上一兩干榛蘑能換五個雞蛋,一個雞蛋一毛錢,五個就是五毛,那一斤干榛蘑能換五十個雞蛋,那五十個雞蛋就是五塊錢。”
“什么玩意?五塊錢?一斤干榛蘑能換五十個雞蛋?這玩意怎么這么貴?
那咱們往年賣供銷售的干蘑菇不是虧大了。”
老頭子們聽到了這個價格,各個眼睛瞪得比銅鈴還大。
“這是榛蘑,要是紅松蘑,那價格比榛蘑還得貴出來一半,得七八塊錢一斤。”
聽到這個,一個老頭子差點沒一屁股坐地上。
“七八塊錢一斤,那老松樹林子里到處都是松樹丁,能賣上這么好的價錢了?”
“品相好的能賣到十塊。”
張軍又加了一句。
這下子這幫老頭子可都坐不住了。
這老農民一年到頭在地里刨食,到了秋收算一算,交了公糧后能剩個吃喝就已經很不錯了,手里要是能夠留下了一二百塊的零活錢,那就是大豐年。
可那不過就是老林子里的十多斤干蘑菇錢,這上哪說理去。
張軍接著說道:“所以我就想,咱們這想要搞活經濟就得靠山吃山,這大山里有的是寶,咱們只要弄出來,到城里賣出去,那我們的經濟不就搞活了,咱們的生活水平不就上來了。”
“有道理,說的有道理。小軍這孩子不愧是出去見過大世面的,這話說的太對了。
咱們以前是空守著寶山啥也不知道,是捧著金飯碗要飯呢。”
老爺子們這時都紛紛說道。
張軍爺爺這時磕了磕手里的旱煙斗,說道:“小軍他爸去鄉里開會回來的時候,也跟我學了。
鄉里現在開會也是天天在傳達上頭的文件,文件上說是要解放思想、搞活經濟、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所以小軍跟我說了蘑菇這個事的時候,我想著這也應該靠譜,你們覺得呢?”
“我們覺得行,既然上頭有了文件,那就算是真的還有什么反復,也落不到我們這些小老百姓頭上。
就算是真的不讓賣了,那我們留著自己吃也不虧不是,不還都是落自己肚子里頭。”
幾個老頭子紛紛表態表示贊同。
看著幾個老頭子都沒意見,張軍爺爺接著說道:“咱們老哥幾個,都是從土匪窯子里滾爬出來的。
山里的規矩大家都懂,一個人在大山里是活不下去的。想要在大山里討口食,那就得抱團,想要自己單干的,早晚都得把命搭里頭。
所以我想咱們既然要干,那就用咱們村里的名義干,大家還像當年在山上的時候那樣,有錢大家賺,有肉大家吃。
要是有想單干,自己去賺大錢的,咱也不攔著,但是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真該是在山上出了什么事,也不要在咱面前哭天抹淚的,咱也不是神仙,活不了人。
你們認這個理嗎?”
“認,老村長說咋干,咱們就咋干,咱們聽老村長的。”
“對,咱們都聽老村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