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問佛沈青
- 西游:從天庭力士開始成就道祖
- 箭道偏左
- 2103字
- 2025-07-06 13:09:03
佛道兩門賭斗看似隨意,實際上有著不得已而為之的原因。
神石靈蘊充沛,受天地氣運庇護,乃是萬年難得奇物,但是偏偏這塊石頭幾乎同時被佛道兩門所發現。
都是三界的龐然大物,即便是微微晃身,上至三十三天,下至九幽,都要大為震動,惹出諸多爭端因果來,想讓其中一方無故放手,賭斗之法,反而是損害最小的方式。
除非是仙器之上的道器,又或者其他洪荒時代傳下來的神物,否則,佛道兩門輕易不會產生爭端。
這是千萬年亙古不移的共識。
廣誠看著沈青消失在這小世界的入口處,將懷中的沈瑞放下,使了個庇護的法訣,讓它先自行玩耍,隨即朝著金蟬走去。
兩人這幾日交往甚多,已經明晰對方所想,有了些默契。
金蟬從僧袍中取出一面小巧的古式銅鏡,輕輕擦拭兩下,原本暗淡的鏡面緩緩綻放出光華。
“廣誠道友,請看此鏡。”
廣誠靠近過來,只見鏡面上緩緩出現沈青向前緩緩摸索的圖景。
這是一件連接小世界的法寶,能夠看到沈青破關中的所作所為,既能防止沈青在破關中借助道門舞弊,同時,對于廣誠來說,也能用來避免佛門做手腳。
雖然,金蟬性子耿直,不屑為之,但借助這枚銅鏡,能夠互相坦然,任何結果,雙方都能接受。
“這是哪一關?”廣誠有些疑惑。
金蟬注視著手里的銅鏡,不時擦去鏡面中偶然出現的縷縷煙塵,避免視線受到阻礙。
“沈施主尚未到試煉之所。”
“不過,依據貧僧所設下的智,體,心,三關,想必距離智關,已然不遠了。”
廣誠點點頭,目不轉睛地盯著銅鏡中的沈青。
隨著沈青慢慢向前摸索,一座寺廟出現在他的面前。
沈青深深吸了一口氣,既不是為了穩定心神,更不是緩解緊張,而是在仔細嗅聞著眼前廟宇中傳來的檀香味。
他的內心大受震撼,在這方隨意開辟出的小空間里,不僅僅能夠幻化出眼前的廟宇,竟然連氣味都能模擬出現,這種微毫之間的細微控制,讓沈青再次認識到金蟬作為佛門大德的實力。
與之相對的,他腦海中想起廣誠那番不怎么靠譜的樣子,絲毫沒有道門大修的氣勢與風范。
與金蟬相較之下,簡直不忍直視。
都是兩脈首席,雖說,道門中菩提一支弟子數量不多,但即便如此,有這樣的大弟子作為榜樣,難以想象斜月三星的風氣會變成什么樣。
沈青緩緩向前,環顧廟宇四周。
從這方世界的精心布置中,處處可以看出金蟬的嚴謹與細致,不僅是先傳來的氣味,靠近廟宇后,沈青發現,在每個欄桿之上,都雕刻著密密麻麻地經文,部分文字出現修補的痕跡,但仍舊非常清晰,腳下的石板承載著風吹雨打的痕跡,欄桿兩側,數十個青銅制作的轉經筒上,還有著經年累月下的,信徒摩挲留下的手印。
他越過兩側欄桿,邁過門檻,大步走進深處的佛堂。
金蟬生性不喜殺戮,在這方世界中,沈青知曉自己不會無故出現危險。
走進廟宇中,整片佛堂一派素雅干凈,一座佛像立于桌臺之上。
在桌臺前,隨意擺著了一些簡單的貢品,以及一本攤開的紙頁。
沈青抬起頭來,眼前的佛像約一人身高,身形勻稱,氣度不凡,佛像手中,各有兩件寶器,一件降魔杵,一件則是一個玉如意,上面光澤暗淡,顯然并非是什么法寶,但是每件雕琢地都頗為用心。
此處的廟宇,并不像來自如來佛界,反而像是凡間處處可見的佛堂,沈青仔細看去,眼前的佛像眉宇間有幾分像是金蟬,知曉了此地來源于何處。
想必,這里便是金蟬人間傳道的地方。
雖然百千年過去,歲月打磨下,佛堂中的時光痕跡難以掩蓋,但是這也是信眾留下的痕跡。
金蟬在此次賭斗模擬中,下意識將這些信徒的痕跡模擬出來,在他的心中,信徒的重量不亞于佛法,更不次于靈山。
沈青向前走上一步,拿起桌上的白紙,上面只寫了一句話。
“何為佛。”
白紙后,一支檀香正在燃燒,升騰起裊裊青煙。
……
“這便是第一關,在這枚檀香燃盡之時,回答上此題,便算是過關。”金蟬對于廣誠解釋道。
何為佛?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可是要回答上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佛這個意向,內涵廣大精深。
凡人常說,我佛慈悲,提及諸佛無不冠以慈悲之名,有僧人常勸兇徒,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更有不少信眾向來盲目相信,慈悲即佛,佛無不慈悲。
難不成,慈悲即佛?
不對不對,金剛怒目,羅漢降魔,不也是佛相嗎?
難不成,誅惡懲邪也是佛?
據傳言,如來世尊有三十二的層相,每相皆有差異,每一層相各有所指,那佛的內涵怎么能輕易回答上呢?
總不能,一一寫盡如來法身?
可天下間,誰能完全掌握佛界界主的化身呢?
廣誠陷入了沉思。
此題,與修行無關,與天賦無關,唯有與人的智慧有關。
即便是他,腦海中也暫時沒有任何的頭緒。
眼下回答上此題,需要在一炷檀香之內,難度可想而知。
“此關,是當年我初入靈山時,師尊問我的問題。”金蟬的聲音在耳畔響起,語氣中帶著一絲追憶與懷念的氣息。
廣誠沒有繼續思索,反而好奇心大起,出言問道:“金蟬,你如何回答?”
金蟬沉默不語。
廣誠撓了撓頭,換了個問法:“總不會沒有答案吧。”
“如果,沒有答案,我道門可不認此關!”
金蟬手持寶鏡,想了想,還是回答道:“貧僧布下的三關,均有破關之法,無關個人修為,此關更是如此。”
“當年,貧僧僥幸答上,并借此題,坐上靈山首席之位。”
廣誠并不覺得意外,說道“也是,若你答不上來,靈山怕也沒有太多能答上來了。”
“只是。”
金蟬緩緩說道:“回答此題,我想了一百零八天,腳步行遍三界四洲。”
廣誠呆如木雞,盯著銅鏡中那根細小如草芥的檀香,隨即在心里開始大罵起金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