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暖身心守護系列:慢慢變美+噓寒問暖(套裝共2冊)
- 佟彤 柴海強 李春芳
- 1249字
- 2025-06-13 15:36:06
1、發熱了,四種辦法幫你退熱
絕大多數人的發熱就是簡單的感冒發熱。如果沒有咳嗽嚴重、黃痰明顯等細菌感染的合并癥,一般這些發熱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醫院的處置一般都是用退熱藥對癥治療。
如果你不想吃藥,掌握下面幾個辦法,面對簡單的感冒發熱就可以自行處理了。
如果你是渾身發緊,無汗,甚至是由無汗、渾身酸痛引發的感冒發熱,可能是“風寒束表”了,這些正是它的典型表現。針對這種情況,最快的辦法就是發汗,隨著周身微微出汗,束縛在體表的風寒散了,渾身輕松了,體溫就會降下來。
生活中有以下幾種辦法可以幫助發汗。
1 泡腳或泡澡
做法:① 泡腳的時候熱水最好沒過腳踝,而且溫度要稍微熱一點兒,需要耐受一點燙把腳放進去,燙得受不了再把腳挪出來,稍微適應了再放進去,這樣反復,泡到身體稍微有點兒汗。泡腳的水里可以加幾大片姜和三四十毫升做飯用的黃酒,能增加血液循環,促進出汗。注意,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水溫最好用溫度計測試一下,因為糖尿病患者的神經受損,對熱刺激反應遲鈍,容易引起燙傷。
② 也可以泡熱水澡,在水里放姜片,同時還可以放20克左右的蘇葉。如果是孩子發熱,蘇葉也是可以用的,它是溫性的,透表發汗的效果很好。

2 喝蔥白湯
癥狀:發熱的同時咽痛。
叮囑:① 雖然蔥和姜一樣,也是溫性的,但蔥白是溫潤的,我們很少看到吃蔥之后上火,就是因為它的潤性,所以很適合風熱感冒、咽痛時退熱。
② 針對風熱感冒的蔥白湯中,還可以加點兒薄荷葉,如果是鮮的,加20克;如果是干的,加10克。薄荷在清涼的同時有揮發之性,同樣也可以微微發汗,特別適合風熱感冒的退熱。要注意,蔥白湯無論加不加薄荷,都是不能久煮的。

3 熱敷風池穴、風門穴、風府穴
做法:在洗澡的時候,可以用熱水沖澆后腦勺下到肩膀上的這個部位,這里有三個與風寒相關的穴位,分別是風池穴、風門穴、風府穴。也可以用電吹風,調到溫熱檔,對著這個部位吹熱風,幫助驅散體表的風寒。

4 喝蔥姜湯和蔥白粥
癥狀:如果你在發熱無汗的同時,沒有咽痛的問題,就是寒性感冒。
做法:① 用生姜5~6大片,蔥白一大根,切段,水開后下鍋,蓋上蓋子,開鍋3分鐘就關火,蓋著蓋子燜5分鐘,加點兒味精、鹽調味就可以喝了。喝了蔥姜湯之后可以蓋上被子躺一會兒,隨著微微出汗身體也會輕松。
② 也可以用白米熬粥,快熟的時候把姜、蔥放進去,再開鍋3分鐘,燜5分鐘,加調料后喝粥。
叮囑:因為糧食都是入脾經的,感冒發熱的時候喝粥,能增加脾的氣血津液生化能力,使身體有能量托毒外出。張仲景《傷寒論》中有33張方子后面囑咐了要用熱稀粥,其中很多都是解表散寒退熱的名方,比如白虎湯,就是借健脾的力量發汗透表。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這些退熱的偏方都是有適應證的,首先是體溫一般在38.5℃以下。同時除了發熱,沒有嚴重的咳嗽等細菌感染問題,不需要借助消炎藥。而且這個發熱一定是感冒引起的。
很多復雜疾病最初都是發熱,很容易和感冒發熱混淆,如果你判斷不清楚自己發熱的原因,而又在吃了幾次偏方后就退熱了,說明病情簡單,很可能就是感冒;但如果三五天都不退熱,一定要到醫院認真檢查,排除更加嚴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