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生銹的人生:102歲的哲代奶奶從不內耗
- (日)石井哲代 日本中國新聞社
- 2826字
- 2025-06-13 15:34:47

序言 每天都要哄自己開心呀
啊,真舒服。我剛從午睡中醒來。從早上就到田里干活兒,吃完午飯,睡了一會兒。我獨自一人生活,無須顧慮他人,悠然自得。經常有人問我,晚上睡得好不好?其實,不用擔心。我只要一躺到床上,就能酣然入夢。
趁著頭腦清醒,我介紹一下自己。我叫石井哲代,今年(本書中的“今年”指2022年)已經102歲了。小時候,我以為只有童話故事里的老奶奶才能活到100歲,沒想到我竟然超過了這個年紀,連我自己都感到驚訝。
我住在廣島縣尾道市的山間小鎮,自26歲嫁到這里,一邊在自家的田地里幫忙,一邊當小學老師,直到56歲。我和丈夫沒有孩子,20年前他去世后,我一直獨自生活。照看菜園,和鄰居聊天,這就是我的日常。
100歲那年,我的生活突然變得忙碌起來。當地的《中國新聞》1報開始以連載的形式介紹我的日常生活。菜園里的大蘿卜長勢喜人,或者我在新年吃了3塊年糕,《中國新聞》報把這樣的瑣事都寫進文章里,后來收到了許多讀者來信,他們在信中抒發感想,表示鼓勵。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文章竟然能集結成書。哇,我真是太開心了,簡直難以用語言形容。我能活到這個年紀已經很幸福了,還奢求什么呢?
年紀大了,做不到的事情越來越多,有時候心情也會沮喪。但是,抱怨沒有用,我成為激勵自己的專家,每天都能保持心情愉悅。雖然我無法改變別人,但至少可以掌控自己。這本書收集了我的自言自語。我相信我的丈夫在另一個世界讀到這本書,也會非常開心。

1 中國新聞社(報紙為《中國新聞》)1892年于日本廣島市創立并發行報紙。此處的“中國”為日本的一個區域概念,位于日本本州島西部,由鳥取縣、島根縣、岡山縣、廣島縣、山口縣5個縣組成。——本書腳注均為譯注

哲代奶奶——是怎樣的人?
在哪里出生
1920年出生于廣島縣府中市上下町。

從事什么職業
20歲成為小學教師,56歲退休后在田間干活兒,鄰居們至今仍然稱我為“老師”。
什么時候結婚的
26歲時嫁給同為小學教師的良英先生,搬到尾道市美之鄉町。我們沒有孩子,丈夫83歲去世后我一直獨居。侄女、鄰居和學生們經常來看我。
身高、體重是多少
150厘米(現在可能變矮了一點兒),45公斤。
鞋碼是多少
22.5厘米。

住在什么樣的房子里
能從照片上看出來嗎?位于長長的坡道的盡頭那座兩層的日式房屋。一進門就是廚房,沒有鋪地板,我經常在那里和鄰居聊天。我有三片水田,但是一個人種水稻太辛苦,現在已經轉給熟人了。我在一個小菜園里種一點兒蔬菜。

喜歡的茶飲
熱的日本茶。

喜歡的食物
我愛吃肉,也愛吃拉面,什么都喜歡,要選一個最喜歡的食物太難了。如果給最喜歡的食物排名次,感覺對不起食物,可能因為我是在食物匱乏的年代長大的吧。
養動物嗎
養過雞,養了很多年,數量在4只左右。它們的名字都叫“小蒄蒄”,每天早上都下蛋。直到兩三年前,它們被鼬鼠盯上了,無一幸免。我感到非常難過,從那以后我再沒有養動物。
有兄弟姐妹嗎
我們兄弟姊妹4個。哥哥剛民、弟弟悟示、妹妹桃代。哥哥和弟弟都去世了,妹妹桃代現在95歲,住在神戶。
愛車
紅色的鈴木電動老年代步車,89歲那年買的。
特長
吃、聊天。在地里拔草,我是“專家”。
座右銘
我要做一把不生銹的鋤頭。
在菜園里種些什么
我一年四季都會種蔬菜,不一定種什么。粗略地數了一下,我種過21種蔬菜,也會種供佛或掃墓時用的花。


活到百歲的日常小歡喜
我有幾個習慣,讓我能夠舒適地度過每一天。我重復著這些習慣,不厭其煩,樂在其中,就這樣活到這么大年紀。我將特別珍視的8個習慣介紹給大家。
1. 被褥疊好,心也整整齊齊的
我每天早上六點半左右起床。從2020年夏天開始,我租了護理床。雖然現在在床上睡覺,但是我仍然保持著和以前睡榻榻米時同樣的習慣。起床后,我會把被子疊好,收進走廊的柜子里。這就是我早上起來做的第一件事。我覺得,早上能醒過來,把被褥收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天冷的時候,我會鋪褥子,蓋三張毛毯。羽絨被雖然又輕又暖,但是占地方,所以我寧愿多蓋幾層毛毯。這樣一來,即使到我這樣的年紀,也可以輕松地取放。無非是分成幾次拿,來回多走幾步路罷了。我就當是鍛煉身體,省得特意去健身房了。

2. 味噌湯每天都在說:“早安,今天也很好喝”
自從26歲嫁到這里以來,我每天早上都會做味噌湯。用沙丁魚干熬出湯汁;沙丁魚去頭以后,可以放在湯里吃掉;它還可以和撕成小片的青菜、茄子一起炒,或者和蘿卜一起燒,可以說是萬能食材。我家的動物性食品就只有沙丁魚干。它是我的必備食物。我早飯必不可少的三樣東西就是味噌湯、米飯和咸菜。
3. 每一口都吃得滿足,是活著的秘訣
我從小就不挑食,而且飯量大。一日三餐經常炒蔬菜,炒的菜都是菜園里種的。米飯一次能吃兩碗。什錦壽司飯能吃一大盤。為了表示對食物的尊敬,即使飯桌上只有我一個人,我也會說“我開動了”“謝謝款待”。下午3點鐘左右我會泡一杯熱茶,吃一些點心。這時候我也會自言自語:“下午茶時間到了哦。”說完,心情也會不由得高興起來。
今天第一次吃漢堡包。很好吃。到我這個年紀,還是吃什么都覺得好吃,這要感謝我嘴邊的這顆痣。小時候,大人曾經告訴我,這叫“富貴痣”,不愁沒有飯吃。這是我的寶貝。

4. 草拔干凈了,心情也亮堂了
天氣好的時候,我一般會在房子周圍或菜園里拔草。如果雜草叢生,房子和菜園就會顯得荒涼。
我的婆婆生前一有空就去除草,連房子前面的路邊和石墻的縫隙都不放過。也許是因為她給我做了示范,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也變得沒有辦法任由雜草瘋長。草拔干凈了,心情也會變得舒暢起來。
直到四五年以前,我還會在每年元旦這天,提著鋤頭去菜園。我會向鋤頭和菜園致以新年的問候:“請多關照。”祈禱今年也能保持身體健康,有力氣干活兒。最近沒再做這樣的事了。天氣太冷了。
5. 剩下的,也能變得有用
我會把橘子皮、丟棄不用的菜葉放進肥料袋做堆肥。婆婆曾經教我:“除了石頭和金屬以外的東西,都可以埋進土里做肥料。”從那以后,我一直保持著這個習慣。

能回歸土壤的東西,全部讓它回歸土壤。我家院子里也擺著肥料袋,收集拔除的雜草和落葉。一年大約能收集60袋。稻子收割以后,就把這些肥料混進土壤里。這樣一來,垃圾的量就會大大減少。

6. 忙一點,心就不會生銹
從很久以前開始,我就時不時地做夾在報紙里的健腦傳單上的謎題。因為我想多做幾次,所以總是把答案寫在另外的紙上。目前我基本能得100分。今天我也要挑戰一下。
7. 和他說“晚安”,就不算孤單
我的丈夫良英去世20年了,但是我仍然把他的照片擺在枕邊。我把床邊柜子的抽屜稍微拉出一點兒,把照片立在上面,這樣我們的視線就能對上。我總覺得他在看我。大概他也會夸我:“干得不錯!”
睡前,我會對他說“晚安”,仿佛他仍然在我身邊一般,讓我有所依靠。每天早晚共兩次,我會倒兩杯日本酒,供在他的靈位前。供完的酒我會一飲而盡。我酒量還不錯。

8. 讓身體松一松,心也軟下來一點
想起來的時候,我會做柔軟體操。我用腿用得比別人多,但是它依然靈活。我想對它說聲“謝謝”。我坐著伸直雙腿,身體前屈,頭可以貼在腿上。我還會做分腿或站立前屈,然后把雙臂向上伸直,大幅度地旋轉上半身。拉伸身體的各個關節以后,感覺很舒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