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上工
- 重生知青年代,耕田種地
- 午夜由民
- 2286字
- 2025-06-28 08:35:32
出了趙支書家,胡同生再也憋不住了。說道:
“大隊明明有撥下來的材料,為什么不把知青宿舍修一下?
還推說等上面批復,這不是逼著新來的知青自己建房嗎?”
“趙支書的準備未免太充分,連土坯都是現成的。
看來這房我們是非建不可了。”
陸行舟也覺得蹊蹺。
江流邊走邊說道:
“這些情況難道老知青會不知道?
既然決定了建房,那就不必節外生枝。”
然后停下來,回頭說道:
“來到這人生地不熟的農村,過好自己的日子,已經很不容易。
我們沒有辦法解決所有的問題。”
其他人聽完后,神色各異,五味雜陳。
在茫然黑夜中,默默地走了回去。
江流一回到知青大院,就借口上廁所。
走到黑瞎子嶺附近無人的角落,撿了一堆柴火。
來到一塊大石頭的后面,江流先把心神集中到空間里。
利用空間之力把先前買到的面粉和提前準備好的水攪和在一起,揉成面團。
揉透之后放到一個盆里,蓋上濕布。從空間取出來,放到了一邊。
然后就地生起了火。
從空間里把備用的鍋取出來架上,倒上水。把一籃子雞蛋全部放了進去,煮上。
多加了一把木柴后,江流就在旁邊開始煉化剩余的靈氣。
最終煉化了5股靈氣后,江流感到無法再繼續。就停了下來。
這時,鍋底的火已經快要熄滅。雞蛋也熟了。
江流趕緊用樹枝把鍋提起來放到地上,往火里添柴。
注意力再回到空間。
找到那條熏野豬肉,利用空間之力把它清理干凈,剁碎。
再加入各種調料。連同剁碎的白菜蘿卜,全部攪拌均勻。
然后,把醒好的面團收回空間里。控制著變成一張張餃子皮,裹上拌好的餡料。
像流水線一樣,源源不斷地在空間內生產出一個接一個的餃子。
排列得整整齊齊。
這會兒,雞蛋已經不燙手。
江流把它們放進籃子,收回空間。
換了水把鍋架上。
趁著這會兒功夫,江流把剩下的兩個菜包子拿了出來。
就著煮雞蛋和咸菜絲,吃起了夜宵。
水開后,把餃子煮熟用盆裝起來放回空間。
忙活了半天。
江流最終的收獲就是一籃子煮熟的雞蛋,一大盆野豬肉白菜蘿卜餡兒的餃子。
接下來的幾天,江流可以趁著沒人注意的時候,隨時補充能量。
把火撲滅,將痕跡消除。
已經出來很長時間的江流,忙不迭地往回趕。
感到來去匆忙的江流,此時恨不得房子明天就建好。
-----------------
第二天,林衛東再次出現。
周慧敏也來了。
老知青都陸續出門上工去了。
林衛東就把新知青集合起來,做起了崗前培訓。
“我們知識青年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學的就是干活養活自己。
或者說用勞動掙取工分。
通常情況下,一個勞力一天平均能掙10個工分。
當然活少活輕就少些,活重活累就多些。另外還要看具體的勞動表現。
我們這的活分兩種:一是農業勞動。
根據需要,有時集體行動,有時各有分工。
安排到的任務可以商量著換,換不了必須服從。
當然,如果你想好了,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可以提前向相應的隊長或組長打招呼。
二是副業生產。
比如說在農閑的時候,編筐編草席等等。
我們松樹嶺好不容易才打通了供銷社的門路。
要想多掙工分多掙錢,主要靠的就是這條路子。
如果覺得干這個累得慌,想直接回家睡大覺。
那也隨便你。
總之,農業生產的任務必須完成。剩下的副業純看個人意愿。
我就一句話。
只要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地勞動,在這松樹嶺不僅能吃飽飯,到年底分紅的時候還能攢下不少錢。
總歸讓你們不虛此行!”
林衛東話音剛落,周慧敏立刻帶頭鼓掌。
其他人也紛紛鼓起掌來。
“這林衛東看起來比趙支書還有范兒,至少挺民主的。”
陸行舟對江流小聲說道。
江流點點頭。
旁邊的胡同生看起來更加的激動,用力地拍打著雙手。
“今天我們一起去挖渠。
都跟著我走吧。”
林衛東說著就邁開大步跨出院門。
接著帶領眾人經過大隊部,在倉庫里領取了工具。沿著河岸來到地里。
老知青早到了,只是席地而坐,并未開始勞動。
林衛東給所有人分配了任務區域后,身先士卒。
揮動著鋤頭,也挖起渠來。
江流來到自己的位置,趁機運起了“鋤地式”。
不斷地將體內飲食轉化而來的精氣引導到全身。
持續地壯大氣血,強化肌肉骨骼。
擴展丹田中的內力池子。
過了半個小時。江流不得不停止“鋤地式”的運轉。
這時江流發現,自己的進度已經遠遠超過其他人。
幸好還沒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于是,停下內功心法,繼續保持原有的動作和姿勢。
悄悄地放慢了速度。
慢悠悠地揮起了鋤頭。
過了一陣子。旁邊的楊立新趕了上來。
對著江流打趣道:
“剛來的時候都是這樣的。
只知道埋頭猛干,堅持不了多久就萎了。
還好,這渠年年都挖。
任務不算太重,也不趕時間。
甚至為了避免農閑時知青無事可做,今天也只上半天工。
下午的時候你就可以休息了。
只是這工分啊,得打對折。”
楊立新接著說道:
“我剛開始的時候也是這樣。
不用著急,慢慢來。
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就行。
這農村啊,活是永遠都干不完的。
你要學會保存體力。
這樣才能堅持得長久。”
楊立新一副老鳥教育新人的樣子。
江流在臉上做出尷尬的表情。
苦笑著點頭,連連稱是。
接著江流好奇地問道:
“今天的勞動怎么沒有看到社員?”
楊立新回道:
“社員都去幫你們建房子去了。不懂技術的也可以打打下手。
年底能多分不少錢。
像咱們在這挖半天渠,能有幾個工分?
還分不到錢。”
江流驚訝道:
“這工分和工分還不一樣?”
楊立新嘿嘿笑道:
“大隊收了你們的錢,不好直接發給社員。
只能算成工分。
但是到了年底的時候會單獨結算,給這些社員換成錢。
你說這些人能不搶著干嗎?”
楊立新頗有興致地繼續說道:
“建房子對大隊來說可是大好事。
在這農閑的時候,掙上一筆。
能過個肥年。
等你們回城,房子又回到了大隊手里。
要是留下來扎根農村。
那就更好了。
城市出身的知識青年,配村里的大姑娘小伙子。
綽綽有余!
這么好的上門女婿和媳婦兒,平時你都不知道上哪找去。
這叫,人財兩得!”
楊立新顯然把大隊里的想法都摸得一清二楚了。
甚至頗為贊賞:
“你說,這建房能不是大好事嗎?
簡直是從頭贏到尾!”
江流總結道:
“贏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