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虛實
- 重生知青年代,耕田種地
- 午夜由民
- 2153字
- 2025-07-31 09:13:08
1月5號這天,剛好是晴朗的天氣。
連風都停了。
正午的陽光明媚得讓人渾身上下產生溫暖的幻覺,或者也不是錯覺。
太陽本來就在不斷地放射熱量,只不過有時因為各種原因,我們感覺不到。
總之。不管其他人的感受如何,江流在這寒氣逼人的冰天雪地里,頗為愉快地享受著日光的燦爛。
吃過了午飯,江流便打算找些瑣事來做,聊以消遣時日。
一下子,就注意到了院子里已經積得很厚的冰雪,隨即興起了向掃地僧學習的興致。
之前落了那么多雪,江流只顧著不讓它們影響到平常的走路,結果有些地方已經凍成了硬實的冰塊。
實在因為江流已經很久沒有掃過雪,根本就忘了這回事兒。
這次稍微花一點時間,也都打掃干凈了。
在這個過程當中,江流一邊清理著冰雪,一邊在心里想著——
以后還是多多留心,日常生活的各種細節。
所謂,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畢竟,不管是爭強斗勝,還是問道長生,江流全都體驗過了。
也就那么回事兒!
來來去去也不過是人的那點欲望。
與凡夫俗子的平常日子相比,并沒有什么不同。
……
如果有外人在場,就會看到此時的江流動作逐漸慢了下來,接著突然變得一動不動,好像被人施展了定身術。
就這樣過了很久。
忽然之間,江流的腦袋猛地搖了幾下,接著全身松懈下來。
思緒的鎖鏈終于被掙斷。
等到完全清醒之后,江流連連在心中感嘆剛才的驚險。
原本自己只是掃掃地,心里隨意抒發一些無關痛癢的感慨,卻不承想——
自己的心神在不知不覺之間,差點墮入空寂虛無的深淵。
江流可沒想著泯滅欲望,出家為僧。畢竟在他看來,如果連欲望都沒了,那還能算是人嗎?
最終,不管身處哪個世界,江流還是想做個人的。
經過這么一遭,感到后怕的江流在心里作了簡短的總結——
以后可不能再多想……
孔夫子也早有啟示。
所謂,再思可矣!
不敢再胡思亂想的江流,重新將自己投入到真實的日常當中。
抬頭看了看屋頂的積雪,江流走回柴房里找出錘子釘子,接著從空間里挑了兩根長度大小適中的木頭以及幾塊木板。
叮叮咣咣地,很快就造出了一把梯子。
正準備著架梯上房,江流忽然發現院外有人在迅速靠近,便停了下來,靜待來人。
看看他究竟有何要事?
敲了幾聲得到主人的許可,一踏進院子楊立新便左右環視起來,接著連連點頭。拿腔拿調地說道:
“我們松樹嶺生產大隊,正需要像你這樣手腳勤快的好青年!”
經驗豐富的江流一聽到“勤快”兩字,就暗道不好。
果不其然,魚肉豬肉的分配已在上午的時候完成。此時的曬谷場上,中午才剛休息了一會兒,大伙便開始為年末的村宴忙活起來。
于是楊立新被派來抓新知青的壯丁,教育他們深刻領會“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個至理名言。
江流簡單收拾一下院子,就走到不遠處的路口處,等待著其他人的匯合。
先被通知到的顧蕓白汀澈,在江流站了一會兒后才姍姍來遲。緊跟著,胡同生陸行舟就趕到了。
眼看著楊立新就要帶領眾人出發,胡同生連忙制止道:
“還有葉逸山呢。不等他嗎?
對了,剛才你都沒去叫他!”
其他人也感到疑惑不解。
楊立新聞言便回頭看了眾人一眼,臉色奇怪地問道:
“你們不知道嗎?他已經回家了。”
“回家了可以把他叫出來啊?”
“我是說,昨天他已經離開松樹嶺,回廣州老家去了。”
胡同生瞬間呆滯,仿佛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江流陸行舟,顧蕓白汀澈,有一個算一個,也全是目瞪口呆的模樣。
楊立新沒理會他們此時此刻的震驚。一邊邁開步子走在前面帶路,一邊補充著說道:
“我還以為他跟你們說了。他是請假回家過年去了。年后還會回來的。”
眾人趕緊快步跟上。
與此同時,都各自在心里消化著這突如其來的驚人信息。
“前兩天我還碰到他來著,一臉高興的樣子。我還以為是快過年的原因,沒想到是因為要回家。
或者這兩件事根本就是一起的……”
胡同生喃喃地說著。
平時不愿勞心費神的他,現在也不禁開始把事情往深處去想。
白汀澈的疑問倒是直截了當:
“不是說剛下鄉的第一年,原則上不能回家過年嗎?”
“政策早改了,各地的情況都不一樣。而且以前也僅僅是提倡而已。
只是知青們都搶著要積極表現,害怕被當成逃兵,影響將來的前程。
久而久之,也就很少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打破這個潛規則。”
陸行舟倒是侃侃而談,顯然有研究過其中的門道。
緊接著說話的江流雖然面色平靜,卻揭示了冰山在水面之下的崢嶸頭角:
“要大隊批假條,要縣知青辦開介紹信,還要買到幾乎是從最北到最南的長距離火車票,來回一趟還不知道需要多少的花銷……
這樁樁件件的事情背后可都是關系,都是實力。這葉逸山平時不動聲色,卻也讓人捉摸不透啊。”
聽到這里,走在后面的顧蕓瞟了一眼江流的背影。
心想,令人看不清虛實的又何止是葉逸山,你江流也不遑多讓。
只希望自己的小姐妹白汀澈時刻睜大了眼睛,千萬別被什么妖風迷了心智。
因為楊立新在側,眾人的議論只是淺嘗輒止,沒有繼續深入。
專心趕路之下,大家很快就來到了曬谷場。
此時正是熱火朝天的場景。
江流等人當然輪不上掌勺做菜等工作,主要是幫著從各處搬來桌子板凳,或者其他的什么雜物。
女知青則是洗菜切菜,清洗碗筷。
現場工作分別由幾個小隊長主持,吆五喝六的。其他大隊里的老少爺們也是一邊干活一邊高談闊論,大都是關于今年的豐收、豬肉的肥瘦。
大娘大嬸的八卦對象可就豐富多了,各種的張家長李家短。
說完隊里的事情就瞄上了在各處忙活的知青,一個個的評頭論足起來。
甚至從大隊男女青年之中挑出認為適合的對象,與相中的知青倆倆搭配,在中間牽起了紅線。
不一會兒,江流忽然聽到了她們對新人知青的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