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遇見
- 重生知青年代,耕田種地
- 午夜由民
- 2593字
- 2025-06-25 08:10:47
清晨,克北縣火車站。
江流四人肩扛手提著行李,從車里陸續踏上站臺。
沒走上幾步,便被冷風激得直哆嗦。
趕緊把厚衣服翻出來穿上,一路小跑著沖進車站。
“這才10月出頭,這里怎么這么冷?!?
林曉梅把雙手搓熱,捧著凍紅的臉蛋??s頭縮腦地吐槽道。
胡同生和陸行舟也被凍得不行。
抖了半天,腰桿還是挺不直,卻不肯說出服軟認輸的話。
江流把行李放下,找到位置坐下來。
喘了一口氣,說道:
“現在還不算冷,是我們剛來,溫差太大,給刺激的。
等過段時間,或者是中午出太陽的時候,就好了?!?
眾人坐著休息了一會兒。
在克北縣下車的知青慢慢地都在車站大廳里聚齊了,原本嘈雜的聲音也跟著安靜下來。
等了好一陣子,縣知青辦的人才開始宣讀知青插隊落戶的詳細地點。
林曉梅被分到了青陽人民公社。
江流、胡同生、陸行舟都是紅星人民公社。
四人跟著大部隊一起來到火車站附近的公共汽車站。
互相約好,有時間一定要記得去探望對方。
然后坐上特別派來送知青下鄉的車輛,各奔前程去了。
公共汽車在還算平坦的公路上,行駛了40多分鐘。
在太陽升起,溫度上揚的時候,到達了紅星人民公社。
一車大概二十幾個知青,被領到了公社知青辦。
等著被安排到不同的大隊。
江流三人果真是有緣,又一起被分到了松樹嶺生產大隊。
知青辦的吳主任告訴他們說,還有幾個一起去松樹嶺的知青還沒到,可以先去食堂領一份飯。
吃完飯,就可以把行李放到大隊派來的馬車上,等人齊了再出發。
江流三人很快把飯吃完,一個人有3個饅頭,菜湯管夠。
饅頭扎實有嚼頭,頗為香甜。
胡同生同志以及陸行舟同志,均對此作出了高度的評價。
“看來這次,哥們要走起來了!”
胡同生酒足飯飽之后,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臉。
陸行舟也吃美了。
熏熏然踱著方步,手上發軟,腳下打飄。
人和行李都搖搖晃晃的,眼看著就要醉倒在地上。
“你們別高興得太早,這是下車的第一頓飯。
往后等著瞧吧,還能天天吃饅頭不成?”
江流無情地打擊道。
“嘿,只要能吃飽,不一定非得饅頭不可啊?!?
胡同生適時地表現出寬容大度。
出了知青辦,也不用麻煩。
大馬路邊上只剩下一輛板車,車把式都打起了盹兒。
“大爺,您好。
請問這是去松樹嶺的嗎?”
“誒,誒。你們好。
我說你們城里的知青就是太客氣。
我姓李,叫我李叔就行?!?
李叔笑呵呵的。接著問道:
“就你們三個人嗎?”
“吳主任說還有另外一批馬上就到?!?
胡同生出聲回應。
“嗯,你們把包裹放車上。
找個地兒歇一下。
一會兒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李叔看起來倒不像個急性子。
胡同生和陸行舟當即把行李卸下,放到板車上。
等到江流把行李放下,車把式李叔立刻發覺重量上的差異。
開口問道:
“鄉下啥都有。
帶了什么東西,這么沉?”
江流答道:
“書。”
“什么書?”
“醫書,從家里帶來的。
怕鄉下無聊就帶了一些。”
“哦,醫書~
醫書……挺好。
不管到了啥時候,人總是要看病吃藥。
這個,改不了。”
江流三人連連點頭稱是。
就在江流三人被正午的陽光,曬得不耐煩的時候,又有三個人朝板車走來。
“你們好。
你們都是到松樹嶺的知青吧?”
打頭的男青年率先打起了招呼:
“我叫葉逸山。
是從廣州來的。”
胡同生和陸行舟的目光卻越過他,看向了身后的兩個女知青。
其中一個身材相對嬌小的女知青也自報了家門:
“我叫顧蕓。
來自上海?!?
另一個女知青身形高挑。
似乎也是來自南方,身量頗高卻仍然給人纖細靈巧的感覺。
仔細端詳了一番。
江流暗暗察覺到她清冷沉靜的外表之下,收斂起來若隱若現的風姿綽約。
“白汀澈,蘇州?!?
話音剛落,胡同生幾個箭步就沖到顧蕓身邊。
熱心地說:
“這包袱很重吧。
我來幫你拿!”
接著作勢去撈她手上的行李。
陸行舟也不甘示弱,幾乎同時啟動。
只是剛跨出兩步,看到白汀澈一臉淡然的表情,就不敢再上前。
訕笑著搓搓手。
顧蕓及時伸出另一只手,把胡同生擋開。
努力擺出嚴肅的表情,說道:
“不要小瞧勞動婦女。
我們自己能拿得動!”
胡同生帶著受挫的神情,摸了摸頭,默默地回到原來的位置。
李叔看人齊了,便走到不遠處把馬牽過來。
江流忽然提醒道:
“你們在知青辦領飯了嗎?
有白面饅頭。”
并用手指了指方向。
聽到這話,剛放好行李的三人急急忙忙地往食堂沖刺過去。
在李叔剛把馬車收拾妥當的時候,風塵仆仆的三人組也順利地加入前往松樹嶺的隊伍。
“這里的人真熱情啊。
剛才領饅頭的時候,炊事員說原本每人只有一個。
看我們大老遠的過來不容易,還多給了一個。
足足兩個大白面饅頭!”
葉逸山走到江流身邊。
一臉感激地說道:
“多謝你剛才提醒,要不然我們就錯過了?!?
附近的胡同生陸行舟,都憋著不敢笑,更不忍心告訴他真相。
“沒事,不用謝。
對了,我叫江流。
戴眼鏡的叫陸行舟,樂于助人的那個叫胡同生。”
江流介紹道。
眾人通了姓名之后,又互相打起招呼來。
馬車堆滿了知青的行李,緩慢地在彎曲小路上前進。
端坐車首的李叔,不時輕輕揮舞馬鞭。
也沒真個落下。
在徒步行走了一個小時之后,兩個女知青漸漸堅持不住。
落在隊伍后面,艱難地前后搬動兩條腿。
男知青也沉寂了下來,在沉默中努力堅持著。
江流見狀,朝車把式喊道:
“李叔,咱們快到了嗎?
要不休息一下再走?”
“還沒走完一半哩!
前面有條小河,到那再歇歇腳。
讓馬也喝點水?!?
李叔回答道。
到了地方,葉顧白三人拿出中午領的饅頭。其他人也找出干糧。都吃了起來。
有覺得口渴的,拿著杯子就走到還算清澈的小河邊上,打了水喝。
胡同生捧著杯子,卻來到了女知青這邊。
“顧蕓同志,這天氣太熱了。
你喝點水吧。”
說著就把水杯往前一遞。
顧蕓沒有理會,側身從包里拿出一個綠色的水壺。
拿在手里晃了晃。說道:
“我自己有。
你的好意我心領了。”
胡同生收回懸在半空的杯子,緩緩地轉身離開。
陸行舟看著完全喪了氣的胡同生,忍不住打趣道:
“你這不行啊。
才碰兩回壁,怎么就一副被打趴地上的樣子。
正所謂,苦心人天不負,百二秦關終屬楚。
要想闖這美人關,你得先學會死皮賴臉?!?
胡同生沒好氣道:
“說得好聽。
怎么沒見你行動起來?”
陸行舟昂起頭,扶了扶臉上的眼鏡,傲然道:
“哪用得著親自出馬?
美人兒都是自己往我懷里鉆!”
“誒、誒。說話注意著點兒。
省得別人把我當作跟你們一樣的流氓?!?
江流不得不制止越來越離譜的對話。
葉逸山最后發表了總結陳詞:
“你們省省吧!
這倆小祖宗,一路上跟我說的話不超過五句。
不過~不要在兩棵樹上吊死。
畢竟,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嘛!”
“我算是看出來了。
我們這,就沒一個是好人!”
江流在無意中把自己也罵了進去。
休息了一會兒,大伙重新上路。
在江流六人幾乎感到絕望的時候,終于到達了此行的目的地——松樹嶺。
家鄉已在身后,
世界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