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黃忠,一個老兵(4/4)
- 三國:從逃出曹營開始
- 雪客棲寒
- 2220字
- 2025-06-24 02:59:00
江陵縣衙。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劉備起身離席,端著羽觴來到韓玄面前,后者也連忙起身,笑意盈盈的看著劉備。
“國忠,備初來乍到,對荊南四郡不甚了解,眼下金太守已死,武陵郡群龍無首,不知國忠心中可有人選,能夠充任武陵太守一職?”
國忠是韓玄的字。
聞聽此言,韓玄連忙擺手,“此等大事,豈是在下所能置喙?”
“休得過謙。”劉備俯身端起韓玄的羽觴,遞到后者手里,與對方碰杯后一飲而盡,方才說道,“國忠在長沙多年,深受劉荊州信任,定然是有過人之處,今日你我一見如故,沒什么不能說的。”
“既然皇叔都這么說了,那在下就姑妄言之。”
席上眾人停下觥籌交錯,目光紛紛投向這邊。
韓玄說道:“劉荊州尚有一位堂侄,名為劉磐,現任攸縣令,為人正直,且驍勇善戰,深受百姓擁戴,以在下愚見,可出任武陵太守。”
劉備一邊聽,一邊點頭,等到韓玄說完,卻皺著眉頭露出一副為難的表情,“國忠此言,備深以為是,只是尚有為難之處。”
韓玄不知劉備深意,“皇叔請講。”
“劉磐侄兒年紀尚小,驟然從長沙前往武陵,不熟悉當地民情,短時間內恐怕無法安定郡縣,說不定還會引起動亂。”
聽到這里,韓玄似乎明白對方想說什么,但喝了這么多酒,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怎么接話。
卻聽劉備繼續說道:“況且長沙地接廬陵,以備之見,國忠老成持重,不如由你遷任武陵太守,令劉磐接掌長沙,一則熟悉本地情況,二則劉磐與孫氏交戰多次,也能借此構筑防線。”
“這......”
韓玄還沒有來得及說什么,劉備又開始要人了。
“另外,長沙調來的這三千人馬,也需要有一名大將統領。”說著,劉備看了黃忠一眼,“既然國忠此番是帶著漢升一起來的,我想必定是心有所指,不如就讓漢升留在江陵,統御兵馬如何?”
“這......這......”
劉備放下酒碗,上前扶住韓玄的雙手,將其扯出座位,來到大堂中央,當著眾人的面,朝后者深鞠一躬,“國忠如此深明大義,異日果真保全江陵,收復襄陽,汝當居首功!”
這一番“捧殺”下來,韓玄徹底招架不住,再加上本就有些醉意,考慮到自己和劉備的實力差距,最終低下了頭顱,答應了劉備的“請求”。
當天晚上,劉備又帶著禮品,親自來到驛館拜見黃忠。
白天的宴席上,黃忠并未喝醉,對于劉備迫使韓玄答應接任武陵太守一事,從頭到尾看在眼里。
對于韓玄答應將自己送往劉備手下執掌軍馬一事,黃忠內心里是拒絕的。
等到劉備親自前來拜訪,并且毫不掩飾的在黃忠面前吐露“匡扶漢室”的決心時,黃忠心中的惡感才逐漸消散。
驛館中,劉備與黃忠鋪氈對坐,酒過三巡,兩人的關系也拉近了不少。
劉備笑著提起三年前,自己在襄陽與劉表吃酒的事情。
“當時的情形就像現在這樣,只不過我的位置調換了而已。席間我起身如廁,發現自己髀肉復生,不禁潸然淚下。”
說到這里,黃忠已經被觸動了。
劉備口中的髀肉復生,對于他來說,更是感同身受,那種將軍白發,美人遲暮的無力感,深深的席卷了黃忠。
非只如此,劉備說著說著,竟然真的開始流淚,握住黃忠的手,用帶著哭腔的聲音問道:“漢升,你說,像我這樣的人,真的能成大事嗎?”
情緒鋪墊到這里,就算是鐵打的漢子也忍不住不流淚,黃忠被眼前這位聲名遠播的大漢皇叔深深觸動,當即跪在地上表忠心,“若皇叔不棄,忠愿為皇叔鞍前馬后,效犬馬之勞。”
劉備連忙上前扶起對方,并宣布了對黃忠的任命,即日起,從假裨將軍,正式升任偏將軍,與關羽、張飛同列。
從驛館出來,劉備并未直接回縣衙,而是打馬來到周逸的住處。
守門軍士見是劉備,沒有通稟就打開了大門,劉備卻讓士兵先去通稟,自己則站在門外等候。
不移時,周逸親自出門來迎接,“主公既然來了,為何不直接進來?”
劉備微微搖頭,“我與文直認識不久,雖然一見如故,但也不能壞了小節。”
進了宅院,劉備第一眼就看見了擺在角落的一大堆竹子。
“文直,這些竹子是做什么用的?”
這火藥做出來就是為了登上歷史舞臺的,沒必要藏著掖著,周逸便大大方方的給劉備介紹了一番。
當聽說周逸研制的東西名叫“火藥”時,劉備當即大笑,“這東西莫不又是拿來做火攻的吧?”
“主公明察秋毫,這火藥燃燒速度可比一般的火油快的多,用來火攻再合適不過了。”
“哈哈哈哈~~”劉備笑的更開心了,右手放在周逸的肩膀上輕輕拍著,“文直啊,你怎么跟火攻杠上了?都放了兩把大火了,還沒燒夠嗎?”
周逸卻一臉凜然,“世人皆以為,任何事情都是‘再一再二不再三’,但我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非要讓曹操再中一次這火攻之計!”
“好!有志氣!”
隨后,兩人來到堂上對坐,劉備便問起周逸,是如何知道黃忠的。
周逸便利用已經去世的劉先編造故事,“當年我舅舅還在武陵太守任上,我曾跟隨舅舅見過黃老將軍一面。”
“事后舅舅告訴我,說黃老將軍跟隨劉磐一起反擊建昌縣,與孫策帳下的一位名將,好像叫什么太史慈的交過手,雙方你來我往,打了一二百回合不分勝負,因此名震江南,太史慈也不敢再入寇。”
聽到這里,劉備面露恍然,太史慈的勇猛,他可是親眼見過的。
當初北海救孔融時,太史慈一人一弓一雙戟,在管亥數千人的包圍圈中如入無人之境,弓弦響處,無不應弦而倒。
后來投奔揚州刺史劉繇,太史慈還曾與孫策在神亭單挑,不分勝負。
而黃忠既然能和太史慈有來有回,豈不是說能和江東小霸王孫策打成平手?
好家伙,劉備這時候才明白,自己究竟招攬了怎樣一位大將!
......
《漢故后將軍領江夏太守棘陽縣侯贈荊州牧謚剛武黃公神道碑銘并序》有辭曰:
“惟公老當益壯,信廉仁勇,機敏神速,內和外重。受任之初,厲三軍之氣,同萬夫之力。先登陷陣,勇冠三軍。立功立事,于時之干。”
章武七年春三月朔日庚申,益州治中從事,撫軍將軍蔣琬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