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劉穆之病危,速破
- 我爹是劉裕,再續漢人骨
- 騎豬勇士灬
- 2015字
- 2025-06-23 19:36:16
信使來到劉裕面前,雙手呈上一封火漆密信,聲音顫抖:“大帥!建康八百里加急!劉穆之大人他病倒了!病勢極為沉重!”
帳內瞬間死寂!
劉裕瞳孔驟然收縮!
一把抓過密信,手指竟有些不易察覺的顫抖。
飛快地拆開火漆,展開信紙。
信是劉穆之的親信幕僚所寫,字跡潦草,充滿了驚慌和悲痛:“穆公自大帥北伐以來,總攝朝政,事無巨細,夙夜操勞,嘔心瀝血,近月來,舊疾復發,咳血不止,前日于尚書省批閱奏章時,忽嘔血數升,昏迷不醒,太醫束手,言恐傷及根本,非藥石可速愈,朝野震動,人心惶惶,望大帥早定關中速歸……”
劉裕的目光死死釘在“嘔血數升”、“昏迷不醒”、“非藥石可速愈”幾個字上!
劉穆之!
他的蕭何!
他穩定后方的擎天之柱!
竟然病危了?!
建康朝堂此刻該是何等混亂?
那些被他壓制的門閥世家,那些心懷叵測的宗室,會不會趁機作亂?
巨大的擔憂在他的心中。
帳內諸將也個個面色大變。
檀道濟、王鎮惡等人更是深知劉穆之對劉裕、對后方穩定的重要性,一時間心頭也蒙上濃重陰影。
劉裕猛地閉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氣。
將那封密信,緩緩地、用力地折疊起來,塞入懷中貼身的位置。
“知道了。”劉裕的聲音異常平靜,甚至聽不出一絲波瀾,“穆之乃國士,自有天命。建康之事,他必有安排。我等只管眼前!”
再次投向地圖上的長安城,聲音陡然轉厲,帶著一股狠絕:“傳令各部!休整一夜!明日拂曉,繼續攻城!不惜一切代價!本帥要站在長安的城樓上!”
“諾!”眾將心頭凜然,齊聲領命。
他們知道,后方劉穆之的病情,如同懸在頭頂的利劍,讓大帥徹底失去了耐心。
接下來的攻城,將更加血腥和殘酷!
諸將領命退下,各自去整頓疲憊不堪的部隊。
帥帳內只剩下劉裕和劉義符父子二人。
“父親”劉義符看著劉裕。
劉穆之對父親的重要性,比誰都清楚。
那是后方定海神針,是父親敢于傾力北伐的最大依仗!
如今這根支柱搖搖欲墜,劉裕內心的壓力可想而知。
劉裕沒有回頭,目光依舊釘在地圖上。
良久,才緩緩開口,聲音帶著一絲疲憊,說到:“符兒,你看到了,強攻代價太大。姚紹此人,是鐵了心要與我玉石俱焚。我軍精銳,不能盡數耗在這長安城下。后方等不起。”
頓了頓,語氣轉慢,“你可有他法?不拘常理,只要能破此堅城!”
劉義符心中一嘆。
破這種堅城最好的方法就是從內部來破,想辦法勾結內部打開城門。
圍困這種大城,最先死的一定是普通百姓。
劉裕沒時間了。
城墻高厚,云梯沖車難以奏效。
地道?土質堅硬,且守軍必有防備。
只能像劉裕提歷史中破長安的方法了。
“父親!強攻傷亡太大,且曠日持久!兒臣有一險計,或可破城!”
“講!”劉裕霍然轉身,目光盯著兒子。
劉義符手指點在沙盤上那條干涸的“漢漕渠故道”上:“父帥請看!此乃前漢所開漕渠舊道,早已廢棄淤塞。然其河道走向,正從渭水上游引水,流經長安城西北角!若我軍能秘密征發民夫,重開此渠,引渭水暴漲之水,灌入此故道!大水必沿故道直沖長安城西北角!彼處城墻地勢最低,年久失修,根基必不如他處牢固!大水沖擊浸泡之下,城墻極易崩塌!只要打開一個缺口……”
引水灌城!
劉裕的瞳孔收縮!
這計策太狠!也太險!
而且,大水漫灌,不僅會沖垮城墻,更會淹沒城西北大片區域,城中無數百姓將遭滅頂之災!
此計有傷天和!
劉義符看到劉裕眼中的震驚和猶豫,立刻補充道:“父帥!此計雖險雖烈,卻是速破長安、減少我軍傷亡之唯一良策!工程可分段進行。至于城中百姓……”
繼續道:“姚泓荒淫,姚紹暴虐,長安早已是人間地獄!早破一日,或許還能少死些人!大水灌入,只破西北一隅,我軍可從缺口迅速突入,控制局面,未必會全城盡淹!總好過曠日持久強攻,雙方將士尸骨如山,百姓同樣在戰火饑荒中煎熬至死!”
劉義符心中想雖然姚泓不怎么樣,但劉裕回建康后,留下來的劉義真也不怎么樣。
甚至禍害的更厲害。
大失關中民心。
劉裕的目光在沙盤上那條干涸的舊河道和長安城西北角之間反復觀看。
強攻的慘烈景象猶在眼前。
后方劉穆之病危的消息更如芒刺在背。
時間,成了最致命的敵人!
常規手段,已無法在短期內啃下這塊硬骨頭!
引渭水灌城!
這無疑是一把雙刃劍,傷人亦可能傷己。
但此刻,似乎已別無選擇。
劉裕最后一絲猶豫被冰冷的決絕取代。
猛地抬頭,:“此計可行!但需縝密!尋訪熟悉此地水文地理的老農或河工!詳細勘察故道現狀、渭水水量、引水所需工程量及確切時間!繪制詳細圖紙!符兒,此事絕對保密!更不要讓別人知道這個方法是你像我建議的。”
此計若成,長安可速破!
然此計太險太毒!
一旦走漏風聲,前功盡棄;大水漫灌,生靈涂炭,必遭天譴人怨;更關鍵的是,執行此計的任何人,都將背負萬世罵名!
絕不能讓符兒沾染上這層洗不掉的污名!
不能!
“兒臣遵命!”劉義符心頭一凜!
明白劉裕的良苦用心。
但劉裕是梟雄,知道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的道理。
劉裕獨自站在巨大的沙盤前。
但為了盡快結束這該死的戰爭,為了后方那個嘔心瀝血支撐大局、此刻可能已油盡燈枯的摯友……
他,劉裕,愿意背負這萬世罵名!
緩緩閉上眼睛,仿佛已經看到了滔天洪水沖擊城墻。
猛地轉身,對著帳外沉聲道:“傳沈林子、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