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不滿,徐鐸走到廂房。
前日打架刮傷了衣裳,此時徐王氏正在幫他縫補,瑞珠在一旁給她打下手。
“呀,是叔叔來啦?”徐王氏放下針線活,起身迎接。
“嫂嫂,有件事想請你幫忙。”徐鐸進門之后說道。
“叔叔盡管說罷。”徐王氏一雙美目看向他。
“俺想讓你用麻布做成三層濾布,外層裹細沙,中層鋪炭灰,最里層墊上搗爛的蘆葦,此物對俺來說有大用。”徐鐸沉聲說道。
這個年代,沒有什么太好的過濾方式,徐鐸只能退而求其次。
“這有何難,叔叔稍等片刻。”
這些材料都不難找,爐灶底下就有碳灰,滄州地區百姓皆有把蘆葦當做柴火燒的習慣。
徐王氏和瑞珠兩人只用一個時辰,便把縫制好的濾布送到徐鐸手中。
徐王氏到底還是用了心,三層布料填充的過濾材料非常足,過濾幾十斤食鹽應該沒什么問題。
他將濾布蒙在陶缽口上,系上草繩,然后和張達兩個人把陶缽倒放在木架上。
濾布將雜質過濾,透明的鹽液緩慢流淌進下方的陶罐。
等到傍晚時分,徐鐸和張達把過濾之后的鹽水架在火爐上熬煮。
如此進行到第二天中午,吃完午飯,朱正過來了。
“小郎君,這是俺們村的魚鱗圖冊,請你過目。”朱正說著,遞出一沓冊子。
所謂“魚鱗圖冊”,乃是一種形狀酷似魚鱗的地圖。
上面清晰標注每一畝田地的面積、位置、土質等級等信息,各家各戶有多少田產,看一眼便知。
“辛苦你了。”
徐鐸說完,打開魚鱗圖冊看了起來。
小李村雖然帶個小字,卻一點都不小,兩百三十戶,卻有八百多人口。
其中,考過科舉的,唯有朱正一人,村中還有泥瓦匠一名,被裁撤軍人一個。
除此之外,還有良田一千二百畝,鹽堿地六百余畝。
嘉佑年間,北宋為防遼國騎兵,強推“回河東流”,迫使黃洪水沖入滄州,結果“壞田逾三十萬頃”,致使“千里蕭條,間無人煙”。
不光是小李村,整個海豐縣的良田數額都要大打折扣。
不過鹽堿地的問題徐鐸有解決辦法,可以等以后再做打算。
起初聽說徐鐸要看魚鱗圖冊,朱正以為他只是做做樣子。
結果徐鐸一臉認真,反倒讓他內心局促起來。
開始反思自己是否有哪里做的不好的地方,萬一被徐鐸發現,搞不好會留下壞印象。
“嗯,整理的還算細致,就是缺少了李員外家貪墨村民的田產。”
過了一會兒,徐鐸合上書本,端起茶盞灌了一口。
他看了賬目,知道李員外在整個小李村,占有二百九十七畝良田,一家就占了全村四分之一的土地。
不用問,這其中,肯定有不少土地是他強買強賣得來的。
沒有看到這部分相關數據,徐鐸心里有些不滿。
朱正連忙解釋:“會長既然替俺們殺了李員外,其名下田產自當全部劃歸會長所有。”
徐鐸笑了:“俺現在管著小李村沒錯,但你們要是把俺當成李員外就過分了。”
朱正嚇得連忙擺手:“俺沒有那個意思。”
徐鐸點頭道:“這樣吧,等會我寫一個告示,你張貼出去。”
對于土地,徐鐸看的沒有那么重要,畢竟他又沒時間親自耕種,解放生產力才是當務之急。
徐鐸說完,走到前廳,提筆蘸墨,開始書寫。
朱正趕緊跟上。
徐鐸先寫下“告示”兩個字。
朱正看了一眼,覺得徐鐸的字體有些意思。
他寒窗苦讀十載,在書法上雖然沒什么造詣,可說到底,也算見過不少。
但從未見過有如徐鐸這般的字體。
“小郎君這字體倒是有些奇怪,撇筆如匕首,捺筆似切刀,竟別有一番美感。”
徐鐸微微一頓:“此書法名為瘦金,我也只學到些皮毛。”
前世,家里老爺子酷愛瘦金體,徐鐸隨意學了兩筆,沒想到穿越到古代,正好用上了。
朱正只當他在謙虛,徐鐸筆下的文字體態自然,已臻至化境,何來皮毛一說。
片刻間,一篇告示寫成。
讓朱正拿出去貼了,徐鐸繼續回到后院。
經過長時間過濾,此時陶罐內已經收集大半罐鹽水。
緊接著,再撒上草木灰,很快便見到鹽水表面逐漸浮起一片白沫。
見狀,徐鐸見狀臉色一松。
這一步完成之后,鹽液中的鎂離子算是徹底除去了。
“去找幾個陶甕。”徐鐸朝張達說道。
“會長你要煉丹?”張達越來越疑惑了。
“別問,快去找,對了,把魯方喊來。”徐鐸揮手。
先前查看魚鱗圖冊的時候,徐鐸便注意到這個人才,魯家在小李村做了三代泥瓦匠,手藝想必不會差到哪里去。
“我現在就去。”張達點頭,轉身去了。
不到一會兒,魯方就過來了。
“會長,你喊俺?”
魯方走進院子,朝徐鐸抱拳。
昨日聽說朱正每個月能從會長領五百文錢,魯方心里暗自羨慕不已。
一聽到傳喚,魯方立刻就趕了過來。
魯方這家伙人如其名,個頭不高,方頭方腦的。
徐鐸打量他一眼,指向陶甕:“我打算把這幾個陶罐用泥漿壘起,工錢按照一日一百文算,你可愿意?。”
魯方心中一喜:“全憑會長吩咐。”
平日給村里人蓋房子,每日最多能賺三十文。
聽到會長一出手就是一百文,他就知道自己這趟沒白來。
徐鐸點點頭,遞出他剛剛畫好的草圖。
魯方接過來仔細審視片刻,胸有成竹道:“只需三天就能做好。”
“三天有點太慢了。”徐鐸皺眉。
“如果有人愿意給俺打打下手,速度還可以更快點。”魯方說道。
“這個你不用操心,俺和張達都會在這里。”徐鐸說道。
提純精鹽關乎小李村以及日后造反的發展大計,他必須得在場。
而且提煉精鹽的過程需要技術手段,僅憑一張草圖無法呈現各種細節,他得在旁邊指導,才能免出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