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章 稚子捧書望月明,瑯瑯聲透鐵衣營

“俺在鍋里給你煮了飯,你先坐,俺去端來。”

李娘子說完,走向廚房。

李順將信將疑的在椅子上坐下。

不到一會兒,就見娘子端起一碗稀粥走了過來。

李順越看越覺得不對勁:“這稀粥留給孩子吃罷。”

李順家里有兩個孩子,大兒九歲,小兒子七歲,都是長身體的時候。

“娃都吃過了。”李娘子將陶碗朝李順跟前推了推。

“那娘子吃罷。”李順繼續說道。

“俺也吃過了,官人莫要再推辭,趕緊吃罷。”

李娘子說罷,端起陶碗,硬塞到李順手中。

李順胡亂喝了一口,終于忍不住問道:“娘子,是不是有甚么事要跟跟我說?”

李娘子聽完一怔,旋即笑道:“只教官人吃飯,倒有一件大事忘記跟官人說了。”

“甚事?”李順問道。

“今兒傍晚,保長親自登門,給咱家兩個娃兒都錄上了學籍。”

說起這事,李娘子眼角都帶著喜色。

“何時入學?”李順急的放下碗筷。

“明日俺可帶著孩子入學,保長說了,讓孩子隨其他娃一同進學堂。”李娘子說道。

“如此便好啊。”李順聽完不禁點頭。

下午按下軍冊手印,明早娃兒就能進學堂念書,會長辦事,當真教人信服!

第二日,李順起床,和娘子溫存一會兒,一家四口走出家門。

走到路口,正好碰到李拐一家三口。

兩人相視一笑,心照不宣。

將孩子送入學堂,兩人回到軍營繼續訓練。

小李村的學堂建在祠堂旁邊,和軍營僅僅只有一墻之隔。

教書先生是個老學究,人稱齊先生,如今已年近四十。

只可惜腿腳不太好,無法經常走動,平日生活還需要家人幫扶。

上午太陽出來,學堂的院墻內,已經站滿了人。

這所學堂平日只教五六位學生,今日突然多出幾十位學子,倒是教齊先生好一陣忙碌。

不過忙碌歸忙碌,此時齊先生站在臺階上,看向下方院中的學子,卻是輕捻胡須,臉上笑容更是濃郁的緊。

昨日徐鐸帶著朱正等人到家中,當面許他每月三貫工錢!

對齊先生來說,教一個是教,教一百個也是教,他自然樂意之至,當即答應下來。

日頭升起,拜師之禮結束,學子開始入場。

齊先生在弟子的攙扶下,一瘸一拐走向講臺。

孩子們端坐在木凳上,個個睜大雙眼,眼中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

按照徐鐸指示,齊先生開始給孩子們上第一堂課。

北宋時期,學堂中已經普遍開始使用生石膏為主要原料制作粉筆進行教學。

齊先生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一首詩。

詩曰:

稚子捧書望月明,瑯瑯聲透鐵衣營。父執長戈巡阡陌,桑麻共守衛鄉情。

齊先生念一句,下方的孩童便跟著念一句。

讀書聲穿透學堂外墻,飛到軍營之中。

昨日新募六十五名的士兵,此刻正在操練。

聽到耳畔傳來稚子瑯瑯讀書聲,眾人手中長槍不由攥緊了三分。

......

......

“七三分賬?那徐鐸真是如此說的?”

窗柩下,聽完陳伯講述自己在小李村的所見所聞,陳守敬握住湖筆的手不禁一抖。

一滴墨點濺落紙面,好好的一行瘦金書被迫成了廢品。

將湖筆往硯臺一丟,陳守敬冷哼一聲:“哼!他不過是一介破皮,怎敢和本知縣討價還價!”

“知縣明鑒!”

陳伯點頭道:“那日俺去小李村,俺留心觀察過了,徐鐸強占小李村,沉迷酒色,對縣衙毫無戒備之心。”

陳伯今日才趕到縣城,并不知曉徐鐸已經開始在小李村招募兵士。

“俺打算偷偷派人將他擒住,你看怎樣?”陳守敬瞇起眼說道。

他打算把提純精鹽的秘方,強搶過來。

“不可!”陳伯搖頭,“那徐鐸雖是一介武夫,但一般人擒他不住,若讓此人遁走,便會白白失去了這許多金銀。”

陳守敬看他一眼道:“依你之見,此事該如何?”

陳伯露出一副老奸巨猾的表情:“且依了他,待募集到鄉勇,再討伐他不遲。”

陳守敬點點頭:“也只能如此了!”

“那俺再往小李村去一趟。”陳伯抱拳,準備離開。

陳知縣擺擺手:“不急,先吊徐鐸一吊,等到三日之后再去,且看他態度如何。”

“知縣英明。”陳伯抱拳。

“且來看看俺的字練的如何了?”

聊完正事,陳守敬重新蘸墨書寫。

寫完一句,便將湖筆放回到玉石硯臺上,同時側開半個身子。

陳伯抬眼往紙上去看,只掃了一眼,便趕忙恭喜道:“知縣這瘦金體,竟真有幾分官家的風骨了!”

對這手恭維,陳守敬很是受用,他摸了摸胡須道:“吾近日頗有所得,只是找不到甚么機會,給官家上書。”

古代通信方式簡陋,他一個知縣并無隨便上書皇帝的特權,一般情況下只能上報直屬上級,比如州府或路級監司。

若擅自越級上書,輕則駁回重則受罰,所以陳守敬對此也很是郁悶。

“知縣且寬心,官家慧眼如炬,早晚必能識得您這一手瘦金體的風骨。”陳伯躬身勸慰。

“但愿吧!”

三日后,陳伯乘坐一輛驢車,向小李村行去。

自打失去燕云十六州以及西北牧場之后,北宋馬匹來源受限,作為馬的替代品,驢吃的少、不挑食、不易生病,逐漸成為普通人的代步工具。

張擇端在《清明上河圖》中,一口氣畫了幾十頭驢,由此可一窺民間出行時驢起到的重要作用。

陳伯坐在驢背上,雖不用像身后的小衙役一樣,用雙腿走路,但他畢竟一把年紀,長時間趕路,也是有些吃不消。

不過只要將這番生意敲定,往后的日子就好辦了。

想到這里,陳伯不由哼起了小曲。

小李村村外。

稻田中,兩個村婦正在田間勞作。

這時,一列小隊昂首從谷口走出。

為首之人頭戴青布,手中提著一桿木制長槍。

長槍等身齊高,槍頭削尖,頂端還綁著一塊紅布,比起金屬槍尖少了幾分金屬色澤,但五個人并做一列,在田埂間行走,還是很容易引人注目。

麥田中,一個頭戴草笠的農婦,直起腰來看到田埂旁的巡邏隊,主動打起招呼:“毛栓,今日輪到恁巡邏了?”

毛栓聞聲回首,見是同村韓大娘,緊繃的肩膀松了下來:“是嘞,有甚么風吹草動記得跟俺言語一聲。”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灌云县| 新龙县| 文水县| 五寨县| 团风县| 海兴县| 衡阳市| 遵化市| 西丰县| 宜黄县| 大竹县| 公安县| 石河子市| 东平县| 华坪县| 玛曲县| 那坡县| 巫山县| 洛南县| 韩城市| 顺平县| 南昌市| 信丰县| 屏南县| 邳州市| 揭东县| 沂南县| 衡山县| 乌拉特中旗| 武威市| 当阳市| 乐东| 子长县| 安溪县| 平潭县| 安塞县| 朝阳县| 长沙县| 安泽县| 遵义市| 大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