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陽官寺前一番耀武揚威后,五千并州軍隨著丁原回轉大營,而被董卓派來做說客的何犁,也一同來到了丁原的帥帳之中。
“恩帥,釐鄉侯已經答應我,讓我從恩帥帳下挑選精銳,補充滿我麾下的四百軍士。”
丁原捻須輕笑:“那董仲穎是打算讓你在沙場建功,稍時他發兵去解離石之圍,說不得會給你一樁美差。”
何犁將溫酒送至丁原面前,詢問道:“那恩帥的意思是?”
“滑頭!”
丁原呷了一口溫酒,笑罵一聲:“既然董卓舍得出六百匹涼州大馬,我又怎會吝嗇二百并州精銳。”
說著,丁原贊嘆一聲:“一人三馬,董仲穎好大的手筆。”
得到丁原的許諾,何犁喜不自勝:“謝過恩帥,這樣一來我這‘別部司馬’麾下盡數都是并州人了。”
望向喜笑顏開的何犁,丁原旋即為他戳破了董卓的盤算:“那董卓之所以肯將軍權盡數交予你,還不是因為眼下大戰在即,他害怕我會從旁掣肘,對你施恩也是在向我,乃至整個并州軍示好。”
先前在中陽官寺面對董卓時,何犁就隱隱覺察到了董卓、李儒好似有什么顧慮,如今經丁原一番點撥,這才明白了其中奧妙。
見丁原神色憤憤不平,顯然是對董卓積怨極深,何犁不禁揣測起了丁原會不會因私廢公,若他真的打算算計董卓,憑借休屠各胡的驍勇,以及白波黃巾的人數,董卓僅憑麾下的涼州軍恐怕難以穩操勝券。
因關系到自身的前程與安危,于公于私,何犁自認為都應該摸清丁原的真實想法。
一念及此,何犁試探道:“既然恩帥已經看透了釐鄉侯的軟肋,不知恩帥對離石之圍有何看法?”
“有何看法?自然是相忍為國了!”
丁原捉刀站起,慨然道:“我與董卓、并州軍與涼州軍,都只是私怨而已,如今叛賊當前自然要勠力同心、為國平叛。”
丁原心知董卓對何犁的苦心安排,是有意讓何犁來做自己與他、乃至并、涼二軍之間的中間人,旋即便將自己對離石戰事的安排說了出來:“此番與董卓攜手平叛,他既然是并州刺史、釐鄉侯,那我自然以他馬首是瞻。”
何犁沒想到丁原如此豁達,正要開口夸贊,卻被丁原堵住了話茬。
“但并、涼二州兵卒積怨太深,若強敵當前尚能勠力同心,可一旦賊軍潰逃,到了追亡逐北之時,難保不會因為戰功而產生摩擦。”
何犁深以為然:“恩帥所言極是,不知恩帥有何打算?”
“此番發兵解離石之圍,董仲穎自引涼州軍為主攻,我率并州軍為策應,如此兩軍便不會因戰功而產生分歧了。”
丁原做出這樣的安排,就相當于將首功讓給了董卓,既然何進的大將軍府已經有明令,叫董卓率大軍平叛,且在朝堂諸公盡皆對并州戰事矚目之時,丁原自然不可能去做與董卓爭功的傻事。
說完對自己麾下并州軍的安排,丁原旋即又對何犁勸說道:“董卓麾下的飛熊軍乃是涼州精銳,放眼涼、并、幽、冀等邊地重鎮,也是數一數二的驍騎,等到離石戰事一起,賢侄不可與飛熊軍爭功,只要保住自家麾下,看在大將軍與伯求公的面上,董卓自然會給你一份戰功的。”
面對丁原言辭懇請的忠告,何犁唯有俯首稱是而已。
等到放何犁去向董卓回話后,丁原又從并州軍中劃出了二百名驍騎,叫他們攜帶自己戰馬、甲胄等一應具裝去到何犁營中聽用。
做完這一切后,早已命人將何犁近日動靜探查清楚的丁原旋即冷聲道:“將呂布喚來!”
親兵稱喏而去,不一會便引著呂布來到了帥帳之中。
呂布甫一入帳,便看到了面色不悅的丁原,心下一突的他正準備拱手行禮,卻聽丁原冷笑道:“你做的好事!”
聞言,呂布心知自己聯合牛輔陷害何犁一事已然事發,情急之下呂布竟狠下心來,一頭跪倒在了丁原面前。
“恩帥,呂布一時糊涂,只因嫉妒何司馬的戰功,這才……”
丁原連連冷笑,呂布所說的嫉妒,乃是人之常情,丁原對此并不以為意,真正讓他難以容忍的,是呂布竟然暗通牛輔,打算借涼州軍之手將何犁除掉。
“你身為并州人,又在老夫帳下任職,為何去暗通牛輔陷害何犁?難道不知何犁是你并州同胞!”
說著,兀自憤怒的丁原一腳將呂布踹倒:“你若是嫉妒何犁的戰功,自當在沙場上立下功勛,如今你暗通牛輔一事若是傳揚出去,并州九郡的軍士該如何看你?你又如何在并州軍中存身!”
此言一出,立時戳到了呂布的痛處,正如丁原所言,如今的并州軍對涼州軍滿是怨恨與敵視,若是讓并州軍士知道呂布暗通牛輔,意欲置何犁于死地,依照何犁如今在并州軍中的聲望,呂布此舉定然會引起眾怒,不說性命難保,但也不要再想著于并州軍中立足了。
而這樣的結果,自然不是滿心想著要將并州軍整合,從而助力自己成長為一方諸侯的呂布所能接受的。
一想到自己的雄心壯志頃刻間便要化作泡影,呂布不禁慟哭流涕,對丁原不住叩頭道:“恩帥,呂布一時不慎鑄成大錯,還望恩帥搭救!”
丁原本是縣吏出身,如今能官居太原郡守,兼之并州軍宿將,完全是靠一刀一槍殺出來的,而他的成長經歷注定了會對同樣出身,且勇武遠超自己的呂布生出憐才之意,如今先是將呂布一通訓斥,而后又見其叩頭認錯,丁原的心登時便軟了。
如果沒有何犁的出現,愛惜呂布驍勇的丁原絕對會將他當做首要培養對象,但恰恰是因為何犁在平陶、中陽的耀眼表現,以及他與何顒、何進曖昧不清的宗族關系,這才讓丁原將重點從呂布轉移到了何犁身上。
在何犁被董卓征辟為別部司馬后,眼見木已成舟的丁原在無可奈何之下,便準備對呂布傾心培養,可如今出了暗通牛輔一事,丁原對呂布的信任便少了幾分,連帶著對他的栽培之意也一同淡了。
“此子心術不正,不如再磨礪一番,等到……”
雖然對呂布的為人感到不滿,但在愛才之心的作用下,丁原卻還是不打算放棄呂布,可還不等他做出決斷,便看到呂布已經跪行至身前,雙手抱住自己大腿痛哭道:
“呂布飄零半生,未遇明主,只因缺了尊長教導,這才鑄成大錯……
公若不棄,愿拜為義父,從此追隨恩帥左右,日夜聆聽教誨!”